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朱元璋为何要选朱允炆成为继位者?

    2022.08.28 | 历史网 | 次围观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发生了一件对明朝影响非常深远的大事件,朱元璋的儿子被称为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朱标意外病逝。这个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部署,也深远的影响了明朝后面的走势。

    首先太子病逝,朱元璋首先就要重新考虑后继之君,按理说朱元璋除了太子朱标,还有20多个儿子,这些儿子当中也有不少能力出众深受将士拥戴的。但是选儿子有个很致命的问题,就是朱元璋创立明朝后,实行的是分封制,把自己的儿子都分封到了各地当藩王。也就是说这些儿子都手握重兵,权力不小,他们相互制衡,对皇权当然也是有威胁的。朱元璋很清楚分封制的弊端,但在当时来说,是他不得不选择的策略,比起其他跟着他打天下的骄兵悍将来说,他更信任他的儿子。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子朱标为人仁厚,对兄弟非常好,他在位是肯定可以震慑住他的这些弟弟,也能让大明朝稳步发展,逐步削弱藩王的势力。

    可惜朱标的意外病逝,让朱元璋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而分封制缺少了朱标这个最重要的砝码,天平开始失衡,让藩王成为了大明朝之后发展的很大威胁,所以朱元璋在选择后世之君就要变得格外谨慎。

    最终,朱元璋出人意料选择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成为了皇太孙,其实也就是继位者。这个决定让很多人都想不通,其实细细想来,朱元璋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儿子必然会引起其他儿子的不满,当时权势最大的就是九大藩王,其中尤以宁王朱权、燕王朱棣、晋王朱棡最被朝臣推崇,而且这些儿子都有极为强大的外戚势力。朱元璋在他们当中不管选谁,都有可能引发其他势力的不满,甚至在后面都有可能引发权力斗争,兄弟相争。

    出于这些考虑,朱元璋就把目光放在了孙子身上,选择朱允炆一个是考虑他没有强大的外戚势力,还有就是朱元璋认为他仁厚善良,聪明孝顺,有朱标身上的一些特质,是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继位者成为一个对百姓好的皇帝。

    确定了后继之君后,朱元璋开始为朱允炆扫清障碍,他借胡惟庸案铲除了大批淮西功勋,一大批开国功臣和骄兵悍将被株连,斩杀殆尽。而且他还废除了存在了几千年的宰相制度,进一步加强皇权,把所有藩王都赶回封地,让他们恪守自己的己任,为皇帝守卫好大明朝的江山。

    只可惜,年轻的朱允炆最终还是辜负了朱元璋的良苦用心和一切布局,不够稳重毫无政治斗争经验的朱允炆葬送了好局,他过于急躁的处理藩王,让燕王朱棣有了借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取了皇位。

    单字解释: 朱 元 璋 为 何 要 选 朱 允 炆 成 为 继 位 者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