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随刘备入四川的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结局会如何?

    2023.11.22 | 历史网 | 次围观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备受关注与喜爱。里面的人物与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很多学者与三国爱好者也都喜欢研究与探讨。但是小编却发现一个问题,许多学者和爱好者们总是拿《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事件与历史真实做比较,寻求其中的不符合历史细节而夸夸其谈,殊不知《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就必然会有一些夸张的艺术手法,文学作品应该更多的用文学角度去欣赏,而要审视其历史真实性应该去研究《三国志》,而并非纠结《三国演义》中的一些细节了。

    说到这小编有点跑题了,话说回来吧。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是以刘备的蜀汉阵营为中心,明显的亲刘抑曹,读过《三国演义》读者们往往会因为刘备不能统一三国而感到遗憾,所谓看三国流眼泪,更多的是对蜀汉阵营里人物的感慨。今天,小编就要来说说一个决定三国刘备阵营命运走向的一个人物。

    庞统,作为《三国演义》中唯一与诸葛亮齐名(后期司马懿其实更多的是被吊打),得卧龙与凤雏其中可得天下的第二人物,出场却比较晚,而且早早的便领了饭盒,让很多读者都非常痛惜。而读者们也会发现,取益州是诸葛亮早就给刘备定下的三分天下之计,在卧龙岗草庐中,诸葛亮就给刘备看了益州的地图,而且当时张松出川去许昌试探曹操,一切行踪诸葛亮都了如指掌。为何作为准备充足的诸葛亮没有随同刘备一起入川,反而是事先没有准备的庞统和刘备入川了,而且去了便死于落凤坡。读者们不禁会想,如果去的是诸葛亮不是庞统,那么结局会怎么样呢?三国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局面呢?

    首先小编先聊下,为什么是庞统随刘备入四川,而不是诸葛亮。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作为新来者的庞统急切需要立功的机会。庞统由于其其貌不扬相貌,让其在孙权的面试中没有通过,因此来投刘备,刘备一开始也并没有重用他(可想而知古代也有外貌协会),只是给他做了一个县令,直到后来张飞去巡查才发现庞统的才能,刘备才留在身边重用。但是庞统一直没有机会展现他军事和治国方面的才能,因此迫切的需要这次机会能够在刘备的阵营里立住脚。所以在后来刘备犹豫是否入川时,庞统为动员刘备说了许多厉害道理(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刘备才下定决心入川取益州。

    第二.为了稳定后方。首先,诸葛亮作为庞统的推荐人,不好与庞统争此功劳。其次,当时刘备收复荆州不久,东有孙权窥伺,北有曹操欲报火烧赤壁之仇,而荆州是刘备当时唯一的落脚之地,肯定要慎之又慎。再看随刘备入川的将领,黄忠、魏延、刘封、关平,其中黄忠、魏延新降,只在三气周瑜中展露头角,况两军并没有交战。刘封、关平为第二代新生派武将,没有独自领兵作战的经验。而当时的嫡系武将关羽、张飞、赵云都留守荆州,可见当时刘备对荆州的重视。而能管理好这些嫡系武将的,只有诸葛亮了。为了保证后方的稳定,诸葛亮只有留守荆州。

    因此,庞统成为辅佐刘备进入四川的不二人选,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人选了。

    而入川之后,一来庞统不能劝说刘备席间暗杀刘璋,又对益州地形、将领不熟,而为刘备出的上中下三策,刘备选了中策,就这样,迫切立功的庞统,功名未成,就被万箭穿心于落凤坡了。

    其实在小编看来,如果入川的是诸葛亮,那么益州应该不会那么艰难的拿下来。首先,诸葛亮对刘备比较深入的了解,要不他就能劝服刘备暗杀刘璋(估计应该不会去劝),要不他就会有其他的方法拿下荆州,即使到了后面,诸葛亮会劝服刘备实行上策,更不会冒失地陷入埋伏。在这里,小编不是要说诸葛亮比庞统有多厉害,只是在取益州这件事情上,诸葛亮确实是准备完全,早有打算,而庞统也只是见机行事,将计就计。因此,在入川的时候才会被动了许多。

    而如果诸葛亮随刘备入四川取益州,庞统留在荆州,辅佐关羽镇守荆州,那么荆州也不会被吕蒙偷袭,关羽也不会败走麦城,三国的格局真的要改一下了。刘备真的很有可能统一三国了。

    然而历史不会改写,剧情不会重演,更多的都是后人的感慨与叹息而已,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随刘备入四川取益州的,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结局会如何,大家有啥其他的看法,可以和小编一起讨论讨论。

    单字解释: 随 刘 备 入 四 川 的 不 是 庞 统 而 是 诸 葛 亮 结 局 会 如 何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