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从知书达理的皇长孙到男女通吃的荒淫皇帝,汉成帝为何变化这么大

    2023.11.06 | 历史网 | 次围观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之中,哪一朝的皇帝们综合水准最高,个人觉得西汉的皇帝们应该是当仁不让的。

    西汉皇帝的成材率之高在历史上是独一档的存在,从汉高祖到汉成帝之前几乎每一个当政的皇帝都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恰如《大汉王朝》中汉武帝说的那句话“我们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

    西汉的皇帝之中,最让人感觉格格不入的便是在位26年的汉成帝。虽然海昏侯刘贺也比较作,但是他毕竟只是在皇位上走了个过场,不像汉成帝在皇位上呆了26年之久却毫无建树。汉成帝堪称西汉皇帝中的最大败家子。

    但其实汉成帝在小时候还是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明君潜质的,却不料长大成人之后,却成了一个荒淫无度的败家皇帝,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的人生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从汉成帝的人生之中,我们又应该反思到什么呢?

    汉成帝反差极大的一生

    汉成帝的出生其实还是颇为幸运和传奇的。因为他爹汉元帝在当太子时是妥妥的一个痴情种子,在痛失宠妾司马良娣之后,一度悲伤逆流成河,难以自拔。汉宣帝和王皇后看着这孩子也是怪可怜的,便亲自选了5名美女前去表示慰问,言下之意却是告诉刘奭同志:儿女情长虽然很重要,但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贵为帝国的接班人,沉湎于逝者已矣的感情之中,而不努力开枝散叶,有点不合适。

    后来,刘奭极为应付地选中了王政君。王政君也算比较争气,以超高命中率为刘奭怀上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便是后来的汉成帝。

    汉宣帝看到自己的老刘家终于迎来了传承的火种,再加上隔代亲的特殊感情,对于汉平帝这个长孙那是视若珍宝,亲自命名为刘骜,期待他长大以后能够成为一批奔驰的骏马,只不过刘骜后来奔驰倒是奔驰了,但是似乎奔错了地方。

    汉宣帝对刘骜这个皇长孙寄予厚望,所以不光重赏了“生产大功臣”王政君,将其提拔为太子妃,还把刘骜这孩子带在身边抚养教育。

    如果刘骜的人生不平添什么变故的话,按照这种稳定的、优质的培养环境,他大抵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遗憾的是,最疼爱他的爷爷汉宣帝在他两岁多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爸汉元帝继位后,他的生活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

    汉元帝刘奭是一个多情而又敏感、仁善而又软弱的皇帝,他因为爱妃司马良娣临死前那一番煽风点火的话而对身边的女人产生了极深的误解,他把身边的女人都当成了居心不良、别有用心的心机女,所以很难真正接受和认可一个人,包括为他生下长子刘骜的王政君。

    也就是说,王政君虽然被刘奭立为皇后,但是其实在刘奭心中,王政君并不怎么受待见。

    问题就来了,如果父母之间貌合神离,那么孩子在性格上一般都是比较敏感多变、叛逆放纵的,原本一直谨慎好学的刘骜渐渐地变得骄纵荒淫起来。

    早期的刘骜在父亲面前是这样的:有一次汉元帝急诏刘骜,他不敢横越驰道(皇帝专用道路),绕了一圈迟迟才面见汉元帝。汉元帝知道了事情始末之后,非常的高兴,下令太子可以直接穿越驰道。

    后来的刘骜在父亲面前是这样的:建昭四年(前35年),中山哀王刘竟去世,太子刘骜前往吊丧。刘竟是汉元帝的幼弟,和刘骜既是叔侄又是一块长大。谁知道,汉元帝看到了儿子又想起了弟弟,触景生情,悲伤得难以自已。但刘骜却根本就无动于衷,好像去世的人与他毫无干系。这在以孝治国的汉朝简直就是大忌,气得汉元帝大骂:“这个不仁不孝的家伙,以后凭什么当天下百姓的父母呢?”得亏刘骜的监护者之一史丹向汉元帝解释,说刘骜心里其实很悲伤,只是怕刺激汉元帝,所以没有表露出来,才慢慢消除了汉元帝的心头之火。

    总而言之,因为长期生活在一种得不到足够的关爱的环境之中,刘骜慢慢开始终日沉湎于玩乐,以致于汉元帝后来甚至动了废太子的念头。好在汉宣帝当年的喜爱之情和史丹等人的忠心护主救了他,汉元帝终究没有狠下心来。

    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汉元帝刘奭驾崩。六月,皇太子刘骜继承皇位,史称汉成帝,从而开启了长达26年的败家之路。

    刘骜这孩子其实是没有什么定力的,也就是因为家庭气氛不太好,母亲不受宠,自己不受待见,慢慢变得迷茫和放纵。这种人一旦掌握了权力,那将是一场灾难。因为权力一旦用于放纵私欲,势必会泛滥成灾。

    汉成帝上位之后,首先是表现出了过度的“听妈妈的话”。他觉得他妈王政君这辈子不容易,现在到了苦尽甘来的时候了,要好好孝敬一下老母亲及母亲的娘家人。所以,导致王政君家族迅速席卷政坛,把持了朝政。

    王政君以太后至尊干涉朝政,汉成帝的七个舅舅全部被封侯,大舅舅王凤更是为所欲为,铲除异己,大司马这个至关重要的职位更是成了他们王家的垄断岗位。先后由王凤、王音、王商(成都侯)、王根和后来的王莽担任,直至王莽篡汉、西汉终结。

    王家专权势必会引起天怒人怨,但是汉成帝帮亲不帮理,即便有时候觉得母亲及其家人做得实在过分了,也是在母亲的眼泪攻势下瞬间沦陷。

    汉成帝的不作为与纵亲专权,甚至导致了在他的任期内多次出现苍天示警的情况。汉成帝本来也心有警惕,但最终还是采用了让时任丞相翟方进来背锅的方式把事情掩盖过去了,他把翟方进说成不作为的佞臣,以致政事紊乱、天灾不断,逼得翟方进自杀谢罪。

    那么,汉成帝在正经事上如此不作为,他的精力转移到哪里去了呢?自然是那些让人欲仙欲死的荒淫之事上面去了。

    汉成帝在当了皇帝之后,下定决心要把及时行乐发扬到极致,要两手抓两手硬,俊男美女通吃。

    史载汉成帝曾有一个男宠叫张放,"少年殊丽,性开敏"。啥意思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既长得好又玩得开的那种小鲜肉。

    汉成帝对他十分宠爱,平日里"与上卧起,宠爱殊绝",还将张放提拔成中郎将,两人还经常一起微服私访,类似于去宫外度蜜月。出了宫门,汉成帝就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自称是张放的家人了。

    汉成帝越玩越没底线,作为家长,王政君和他的弟弟们终于要出面管管这孩子了,否则皇室的颜面将荡然无存。于是王政君便随便找了个理由,把张放给流放了。

    这下可算是挖了汉成帝的心头肉,难耐相思之苦的他多次把张放召回京城团聚,然后在迫于压力把张放流放。"故常涕泣而遣之",这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分别之苦让汉成帝还对张放"玺书劳问不绝",把异地恋进行得如火如荼。

    直到后来举世皆知的赵氏姐妹出现,汉成帝才慢慢喜新厌旧地遗忘了张放,而张放则"思慕哭泣而死"。

    汉成帝和赵飞燕、赵合德的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太耳熟能详了,所以就不过多介绍了,就说说他和其他女人的那些始乱终弃的故事吧。

    首先是他少年时的结发妻子许皇后,刚开始的时候,汉成帝还挺喜欢她的,但随着许皇后生下的一儿一女均夭折之后,且许皇后逐渐年老色衰,汉成帝就就坡下驴,找其他人去耕耘了。

    许皇后之后是班婕妤,也就是班超、班固的姑姑,班婕妤也很争气,曾为汉成帝生了一个男孩,但也夭折了。而且班婕妤美而不艳,丽而不俗,又博通文史,知书达礼,她没有一般女子"好妒"的毛病,在看着汉成帝无以为继之后,又把侍女李平进献给汉成帝。

    李平得宠之后,也被封为婕妤。汉成帝说:"当初孝武帝的卫皇后也从微贱而起。"因此赐李平姓"卫",她就成了卫婕妤。但是后面还是因为性价比和新鲜感逐渐降低,而慢慢边缘化。

    看看汉成帝上述所谓的人生大事就知道,汉成帝其实就是玩崩了,是所谓的败家玩意。这里顺便提一句,这个败家玩意为了讨赵合德的欢心,甚至不惜亲手弄死自己的亲生骨肉,简直就是禽兽不如。

    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汉成帝最后绝后不是没有原因的,包括他立为太子的侄儿刘欣,老是和他妈王政君家族不对付,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大汉的秩序在他手里已经乱得一塌糊涂。

    该好好批评一下汉成帝

    先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批评汉成帝?其实并不是因为他那些男男女女的事情,而是因为他忘记了一个男人、一个领导者的使命和责任是什么了!

    男人的肩膀在很多时候是不能空置的,文人用铁肩担道义,丈夫用双肩托家庭,领导用一身担责任……如果一个男人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不敢去直面人生,那将是怎么做怎么错的一条路。

    汉成帝在家庭关系不合适、得不到父亲的认可的情况下,慢慢地开始自暴自弃,这是很致命的。

    如果你不是当仁不让的接班人,你可以选择逃避生活,逃避现实,反正就这么得过且过一辈子,将就将就也就完事了。但是你作为一个帝国接班人,你身上有很多东西是责无旁贷的,结果你撒手不管,就安心当个甩手掌柜,这能行吗?这不是典型的没有担当吗?

    我经常会跟人说,这个世界什么样的人最可怕?其实就是只管自己吃饱,不管其他人死活的人!像汉成帝这样一心只想自己快活的人其实破坏力是远超常人所想的。

    举个例子,但凡汉成帝有点底线,对她的母亲和那些舅舅们适当地说一下“不”,王氏家族敢那么嚣张吗?西汉的政局会崩得那么快吗?

    再举个例子,但凡汉成帝在赵飞燕姐妹面前能保持一点理智,他难道就不能理解“到底是自己骨肉重要还是以色侍人的女人重要”?赵飞燕和赵合德就真的是举世无双吗?但是你的孩子却是错过了就再难有机会了!

    种种迹象表明,汉成帝其实一直游离在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之外,嗨起来就容易脑袋短路。

    再来说说汉成帝有哪些应该批评的地方,其实就是这个人有点分不清轻重主次。

    首先说说他对自己的结发妻子许皇后的方式,你作为一个皇帝可以某些时候给自己一点幻想,比如什么家花不如野花香,比如什么“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但是你也要明白在男女利益关系上与你捆绑得最深的永远是你的原配夫人呀,你至少要保证“外面彩旗飘飘,家中红旗不倒”,结果汉成帝自己就把许皇后这面红旗给拔了。

    再说说汉成帝对班婕妤的态度背后说明了什么?班婕妤这个人其实应该是满足了汉成帝所有幻想的。第一长得好;第二能生养;第三性情温和;第四真心为他好。结果人家的孩子夭折了,为了让汉成帝能续上香火,甚至不惜把自己侍女都奉献出来了,你以为人家真的就不会吃一丁点醋吗?还不是全心全意地支持“你好大家都好”吗?结果汉成帝喜新厌旧地把班婕妤给冷落了,说明他根本就不懂谁是真正为他好的人。

    然后说说汉成帝对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的行为方式暴露了什么问题,其实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玩的是什么套路,不是一目了然吗?不就是那些民间庸脂俗粉的套路吗?这种人有什么建设能力?能为你创造什么价值?她们巴不得你沉沦火海,在她们的温柔陷阱里永远不要上岸。汉成帝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呀!说明他根本不敏感谁是真正在害他的人。

    总而言之,汉成帝如果放在今天,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

    当然,人家就是觉得自己家里有矿,就是要使劲作,这也是让人徒呼奈何的一件事情。关键是,汉成帝作为一个皇帝,身系天下安危和百姓福祉,这么不顾一切地自娱自乐确实有点让人鄙视和寒心了。

    关于汉成帝的反思

    其实关于汉成帝的反思也没有太多可以说道的东西,归根到底,就是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权力和荣誉背后往往都离不开义务和责任的。

    现实之中有这么一句话“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这句话实际上是再说什么?是在说两个人一旦恋爱了,不管合适不合适,都必须要结婚吗?而是在强调恋爱双方都必须尽力去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责任和义务,去努力实现双向奔赴。

    现在有很多朋友还一直活在“狗熊掰棒子”的逻辑思维里,狗熊掰棒子,是因为狗熊真的看中了某个棒子吗?其实只是因为狗熊喜欢掰棒子这个行为而已,掰棒子让它快乐,一直掰一直快乐,一直掰一直扔,它不会对任何一根棒子负责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狗熊是最遭种棒子的人痛恨的。所以,我们做人千万不要学“狗熊掰棒子”,因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们终究会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付出代价的。

    其实,我在写历史的过程之中,一直在传递一种善念、一种因果。有很多朋友不能理解,然后冷嘲热讽地说我装神弄鬼,说什么“我对别人善良,谁对我善良呢”之类的偏激语言,这其实就是在逻辑上犯了一个“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但我为什么一般不反驳,因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叫醒一个一心装睡的人。

    像汉成帝这样从小就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和期待的人,能指望谁叫醒他?骂醒他?甚至打醒他?他为了讨一个狐媚女子的欢心,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可以弄死,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干的?

    如果不是他的祖祖辈辈帮他积淀了一定的家业,像他这么作的,几乎没有不家破人亡的。即便汉成帝的基础好,但是西汉王朝在他折腾过后,也支撑不了十年了,王莽这个道德伪君子要横空出世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但凡我们衍生出一丁点类似于汉成帝这种作死的病,首先就冷静地想一想自己有没有汉成帝的命。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三思而后行”吧,也是我们粗俗的说法“心里得有点逼数”。

    单字解释: 从 知 书 达 理 的 皇 长 孙 到 男 女 通 吃 的 荒 淫 皇 帝 汉 成 帝 为 何 变 化 这 么 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