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刘备临终前,提拔一员虎将,不但为关羽报了仇,还为诸葛亮出了气

    2022.08.17 | 历史网 | 次围观

    细说刘备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仁义之君”还是占到了大多数。

    论出身,刘备是魏蜀吴三国创立者中最低的一个。

    有人说他是汉室后裔,但和平民根本没有什么差别,另外两个人一个祖上是大官,一个是继承哥哥的天下,这有可比性吗?

    论影响力和实力,刘备还是三国势力中最弱的那位。

    孙权曹操都有自己的势力队伍,刘备虽然有,但很长时间都依附于其他诸侯,真正拥有话语权的时候并不算多,可就是这样他后来也能成为争夺天下的“佼佼者”。

    当然,最具争议的还是“纵横家”的名号是否属实。

    你说他不是纵横家,刘备却能凭借个人才能,在当时仅有的天下中拥有一方话语权,这样的逆袭之举值得每个人深究;

    你说他是纵横家,可刘备在关羽被杀后,不顾他人劝阻,执意发动讨伐东吴之战,最终落得满盘皆输的局面。

    心志愈发憔悴的刘备在白帝城大病一场,无力主持大局,只得白帝城托孤。

    其实,刘备早已在暗中下好了“一盘大棋”,临终之际他提拔了一员虎将,不仅为二弟关羽报了仇,还为军师诸葛亮出了一口气。

    王平其人

    最初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相信诸位脑海中出现的都是魏延,但这个人却犯了大忌:不忠。

    一次不忠终身不用,封建时代下这是对待君主的底线和原则,诸葛亮早已看出了他的真实目的,在将想法告诉刘备后,这才暗中提拔了另外一个人。

    没错,这个人的名字叫王平。

    回到鼎力初期,王平最早依附的是曹操,没想到建安二十四年于刘备征战时败下阵来。

    作为败将,自己无非两个选择:要么坚贞不英勇就义,要么保全性命投靠对方。

    思来想去,王平选择了后者,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比较欣赏刘备的为人,另一方面自己也有心志尚未完成。

    刘备十分了解王平的性格,刚刚归顺就对其进行封赏,同时给予他打天下的机会。

    王平刚刚加入,急需一场胜仗证明自己,刘备早已猜到了他的心思,便将汉中委任给他。

    因为王平本来就是益州人,对这里的地形自然是再熟悉不过,多次谏言后,刘备持续对他进行提拔。

    战乱时期职位越高,则代表着自己拥有更大的兵权,心中抱负就更有机会实现,后来更是凭借一己之力大破曹军。

    这可是自己的“老东家”,别提王平的内心有多痛快。

    这场胜仗后,刘备对此人愈发欣赏,每次与诸葛亮的交谈中,都会对其进行叮嘱,表示王平这个人一定可以用下去。

    讨伐东吴之战失败后,刘备在白帝城大病,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久,开始交代后事,其中就包括对王平的提拔。

    后者并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表明了“效忠”的决心,至于坐什么位,还要对他进行考量,一切都在接下来的行动中体现。

    扬名立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刘禅虽然成为了帝王,但实权还是掌握在诸葛亮手里。

    为了完成光复汉室的伟业,诸葛亮集结兵力进行北伐,王平被任命为先锋。

    镇守街亭的马谡大意失守,王平却率剩余的士兵平安归还,只因自己预料到了对方有诈,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形中也抬高了王平的能力。

    诸葛亮想起了刘备对自己的叮嘱,随即对其进行提拔,封亭侯。

    手中的兵权越来越大,王平却从来没有丢掉初心,诸葛亮因为积劳成疾不幸离世,魏延借此机会在军中作乱。

    王平得知后,随即率军征讨魏延,后者的军队得知实情后纷纷选择了归顺,魏延最终被斩,王平的地位再一次得到提升。

    川蜀之地易守难攻,曹魏政权觊觎了许久,于延熙七年集结十万兵力发动进攻。

    要知道,蜀汉镇守汉中的兵力只有不到三万。王平得知这个消息后,没有丝毫慌乱,拒绝了大臣们以退为进的作战策略。

    既然占领着地形优势,那就要将优势发挥到最大。

    王平下令汉中的士兵以拖延时间为主,等待援兵的到来,最终成功击败了曹魏大军,替刘备报了关羽被杀之仇,借此威名远扬。

    从这个时候起,汉中就一直被他们镇守,行事谨慎的王平确实没有辜负刘备的赏识和重托。

    当然这也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毕竟自己是归顺而来,什么事情都会考虑全面。

    奈何诸葛亮的离去让蜀汉丢掉了主心骨,在刘禅的带领下,只能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笑侃人世间

    说到底,还是刘备的善于辨识。

    如果没有对王平的提拔,就不会有镇守汉中的胜利,更不会有蜀汉政权的延续。不足三万兵力大破十万魏军,不但为关羽报了仇,还为积劳成疾的诸葛亮出了口恶气。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有为之士不轻为,好事之徒不懂事,人活着一定要谨慎,王平的一生恰恰诠释了这个真理。人生不可不“慎”,用谨慎的态度对待人生,什么事情都考虑周全,相信你也会成为胜者。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

    单字解释: 刘 备 临 终 前 提 拔 一 员 虎 将 不 但 为 关 羽 报 了 仇 还 为 诸 葛 亮 出 了 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