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谈钟承达知友对天机之解:从儒家和易理分析,名不正则言不顺

    2022.10.12 | 历史网 | 次围观

    钟承达知友在“天机不可泄露,「天机」是哪一类东西?泄露了会怎样?怎样算是泄露?”问题下的篇章,颇有点趣味:他是从玄学角度谈“天机”,从而提及历史上谈“天机”者,如袁天罡,许负,刘伯温三人,前两者看出天机,到底寿终正寝,而最后一者,刘伯温却因被诬陷而亡,虽有相术而谋士,助朱元璋得天下,最后竟导致此结局!……不禁让我想到张良,他作为谋士出身,助刘邦取得天下,最终隐退,可以说是深谙“功成身退”之理。

    (图1)

    (图2)

    在我近日看的一本书,《化学博士穿越后的开挂人生》(作者:燕窝鹰)当中,叶小丰作为穿越达人进入一个架空王朝,不料意外得知建安皇帝原来是假的,即便他帮助建安皇帝除去灾祸,但仍遭忌并且不断有性命之忧,导致叶小丰最后不得不公开真相……

    此事当中,建安皇帝是假的这件事,应属“天机”,那是否可以泄漏?……正常情况下,按照架空设定,处于封建皇权时代,是不能够泄漏,泄漏一定有危险,所以即便叶小丰努力不让皇帝忌惮自己,但建安皇帝无能且无耻,严重缺乏安全感之下,对叶小丰以痛杀的心态而对之,甚至可以取得叶小丰本为化学博士之后取得一系列成功后的财富等等,充分说明了建安皇帝“狡兔死,走狗烹”的心态。

    最终建安皇帝倒行逆施,又是个假皇帝,终被拆穿,此“天机”因建安皇帝作恶多端,事实上是令叶小丰在一系列成功防卫当中,获得主动权,而终于获取胜利而保命。

    这时候,所谓“天机”被公布后,自然也就不再成为天机,因为它失去了真正的皇权性和神秘性,关键是,在朝堂之上,除了建安皇帝之外,尚且有其他力量,自然在制衡之中……至于此后发展,除了看叶小丰的能力之外,自然也看民心所向。

    (《寒门骄子》,又名《化学博士穿越后的开挂人生》,作者:燕窝鹰,架空历史网文,写得不错,跟如今架空类我是朱元璋第几个儿子这种相比,也有点相映成趣。)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网文,但从这本网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生当中一些事情,怎么样才算“天机”呢?……你对付得了的隐私,一旦泄漏可能有危险,但你说出来,对大众是好的,这种天机,不少人会去泄漏,而帮助社会更好。

    而你对付不了的隐私,比如说有的人做了天大的坏事,但你去提醒或者予以揭露,哪怕资料不全,仅仅予以提醒,但对方捕风捉影,草木皆惊,又怎能放过你?……于是将你彻底扼杀在“摇篮”里,以避免一切风险。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一旦涉及到一些事情,去进行说明以及揭露或者揭发,或者恶行当中受害者,一旦想说明自己被害,便遭到剧烈报复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钟知友另外一篇文章,是对“在三国的乱世中,司马懿为什么能够笑到最后?”的回答,则充分予以说明:有时候,正确不重要,时机很重要。

    那到底什么是“天机”呢?……

    钟知友以司马懿和杨修举例,司马懿是在该闭嘴的时候闭嘴,比如他曾建议曹操在汉中攻下后,夺取西川,但因为曹操不同意,于是他不再说话,即便后面此事被证明是对的,但他并未就此继续发表意见。

    反之,根据钟知友的举例,谈及当时两年后,汉中争夺战中,曹操带上杨修,却因为鸡肋问题,杨修被杀……是鸡肋问题吗?……这问题还真尴尬。

    (备注:历史上的曹操与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当中的曹操是有区别的,特别说明。

    但这里以司马懿与杨修为例而说明做人态度之变化,可能引起的祸患,以《三国演义》中流传下来的故事作为一种譬喻,进行理解与对比。)

    当时是什么事情呢?……

    杨修因多次看破曹操心中之意,在曹操问人当中予以揭露,而表现自身之聪颖,从而令曹操忌惮,最终其人被曹操所杀。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哪里说的只是曹操不再守班师,而是说曹操对杨修之心态,进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地步,这个故事隐隐也借喻了杨修今后的结局:是杨修不够聪明吗?为何会令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要知道,太容易得来的,便不懂珍惜,也觉得平常,故而无味;弃之可惜,要知道,杨修聪颖,本为助力,但锋芒毕露而盖过曹操主将,自然又令曹操感到忌惮,因有忌惮之心,而想到弃之,岂不可惜?……

    足见职场上,过于锋芒毕露而令上司忌惮,在封建时代,往往不是明哲保身的做法。

    所以,这又回到一个问题上来了?……到底什么是天机呢?

    天机,就是你看破了的道理,但不应该在一些时候说;天机,就是你知道一些事情,不到时候,是不可以做的,所谓时机不合适。

    故《易经》第一章,“乾。元亨,利貞。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以乾卦而说明主动性,天地间万事万物,一切在人的主动权中,故名为乾。

    而每一爻是为“数”,也就是不同的人生阶段,或者不同的现象阶段,人之一生应该做什么事情,如果逾越了“数”,也就是不讲道理和场合,在不确定或者错误的时机做事情,一定会错,孔子说“名正言顺”,所谓名正,说明时机足够成熟,从名义上定下来了,那么一切好的政策可以予以推广,如果名不正,说明你道理上就是不对的,那一定事情也不顺利。

    儒家经典与道家典籍,仍可互解,易经作为卦相至理,不少人以为风水之变,更多可以关心其中道理,而解析与获得,切勿沉迷于迷信。

    因此,在《易经》第一章中,以“乾”卦而说明一切事物皆有主动权而掌握在人的手中,但是,你又不能因此乱来,一切事情,都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场合,由合适的人来做。

    这样,就可以得到孔子所说的“名正而言顺”之境界。

    而人生当中,或许如张良时代,为何隐退?……因为明白刘邦作为汉高祖,其人猜忌之心,君心难测,“伴君如伴虎”尤其在帮助打江山而灭掉前朝的事情上,如此有能力的谋士,又怎能不忌惮呢?……因此韩信一代猛将,最终被杀,因此张良明哲保身,从而终老玄黄。

    所以,什么是“天机”呢?天机就是不可说之事!……但你不可说,未必他人不可说。

    也许他人不可说,但到了一定时候,又可说。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人与人之间的命运,有时候有它的人生的道理在,如果错综复杂的形式,不能“因势利导”而力量不足,必定事败。

    故而,此“天机”又怎能泄漏呢?……

    所以乱世当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又显得尤为重要,在不断探索当中,拨冗见正,而明白事物之理,找到那条人生当中的主线,作出自己的贡献,又显得格外伟大了!

    (当然,为名利而倒行逆施之辈,那是另当别论。)

    单字解释: 谈 钟 承 达 知 友 对 天 机 之 解 从 儒 家 和 易 理 分 析 名 不 正 则 言 不 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