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刘备手下战力最强的五虎上将,谁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

    2023.04.29 | 历史网 | 次围观

    “以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埠”,这里是荆州。

    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北临荆门,拥有着四通八达的交通,自春秋战国时起,便是战略要地,一度是楚国都城。

    到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纷争不断,荆州虽不再作为都城使用,但其连接吴会、巴蜀要地,战略意义重大,依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也正如此,《隆中对》中,诸葛孔明在当先提出的必争之地,便是荆、益二州。而刘备自得到卧龙的助力,真如鸟上青天、鱼入大海,脱去一身藩篱。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军,荆州七郡被三方瓜分,而这也为刘备得手荆州埋下了伏笔。

    荆州七郡中,刘备原本占有江夏郡,后来又得到江南四郡,剩下两郡由曹军和孙吴各分一郡。

    在这样的形势下,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当时的孙刘联军还处在“蜜月期”,或许是孙吴的南郡位置尴尬,需要刘备一方去正面抵抗来自曹军的压力。

    也因此在当时孙吴方面,便将南郡以“出借”的名义,匀给了刘备一方,自此,刘备可以说是实际上掌控了荆州。

    面对这得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派谁驻守荆州就成了刘备心中的难题。

    荆州兵凶战危,群敌环伺,因此在这里镇守的将领, 凶猛果决,战力首先必须是一流的,不然,根本无法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除此之外,智谋、机变等亦是不容忽略,这样看下来,能做的选择倒也不多,麾下五虎上将都可以纳入考量。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此五人谓之五虎上将。

    镇守荆州,既要守,保境安民;又要镇,威慑四方,在同时期的将领之中,此五人都是当世英杰,武力超绝。

    然而这样的镇守任务,注定有些将领并不合适,有些时候,武力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比如张飞。

    刘关张三人,义结金兰,情同手足,在这一点上,此二人相比其他人,有着天然的心理优势,更受刘备信任。

    自黄巾起义到荆州入手,三人一同作战,所经战役不下百场,这样的情谊,说是同生共死丝毫不为过。

    而张飞的勇猛,军中将领谁人不知,每战必身先士卒,斩将夺旗,轻而易举,一手丈八蛇矛,令人闻风丧胆,攻城略地不在话下,不论是当阳桥上的一声怒吼,吓退曹军;还是在宕渠大败张郃,都让人津津乐道。

    因此在镇守荆州的选择上,武力一道,张飞自然是合格的,然而他的性格缺陷也很明显。那就是过于勇猛激进,这样的性格,战阵上自然无往不利,无坚不摧,然而放在镇守城池之上,那就有些束手束脚,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而且张飞在与下属、同僚间的交往存在着相当大的纰漏,对于下属动辄打骂、过于严苛,也因此导致许多人暗中生恨,刘备也曾告诫他要善待军伍之人,然而张飞却并不放在心里,也因此使得他最终在这一方面上,吃了大亏,丢掉了性命。

    这样明显的缺陷,自然是难以镇守荆州,一旦派驻过去,即便另派他人辅佐,刚入手的荆州,也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张飞被优先排除掉了。

    第二位被排除的便是,老将黄忠。这里的原因有三,却不是因为黄忠的武力。

    事实上,黄忠的武力值在五虎上将之中,也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能以老迈之身与关羽交战百余回合,而且犹如弯弓满月,这样的身手放在以为将近古稀之年的老人身上,实属罕见。

    当然,在后来的定军山上,阵斩夏侯渊足可见其宝刀未老,老而弥坚。

    然而不选他作为镇守荆州的一个因素,避无可避的还是他的年龄,毕竟依靠一位苍颜白发的老者,驻守如此重要的一座城,即便其精神矍铄,斗米肉十斤,依然很难令人信服,此其一。

    其二,黄忠是在建安十四年,跟随韩玄,才向刘备投降。也就是说归降日短,而且在此之前,荆州陷于曹军,黄忠也是跟随韩玄归降。

    这样的履历可以说是相当不妙。

    其三,黄忠在荆州各郡任职多年,有人脉,有关系,这样的一个本地降将,即便了刘备再怎么放心,也难以挡得住他人众口铄金。

    也因此,有以上三点原因, 老将黄忠自是难以担当镇守荆州的重任。

    提及子龙,众人的耳边,犹自能够想起那句感叹: “子龙一身是胆也”。

    诚然,作为一名武将,战阵之上七进七出,救得少主脱身,这样的一员猛将,深得刘备信任。

    然而回顾荆州以前的战役,很多时候所做的都是卫队地工作,不是保护甘夫人和阿斗,就是担任各种营守,比如牙门将军,指的就是主公外出作战自己要承担起留守中央,以及率领亲兵拱卫防护的职责,必要时候还要承担起突围断后的责任。

    这样的一类岗位,有些像首长身边的警卫团团长,非是亲信心腹不能担任,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出来,这么多年,赵云一直跟在刘备左右,刘备对他是非常信任的。

    然而,对于赵云来讲,一来赵云有着自己的任务职责,贸然换掉,谁来替代他的岗位,来人能否胜任,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二来,赵云,没有远征领兵、驻守一方疆域的经历,这样的履历缺失,放在荆州这样的战略性城守之间,显得尤为致命。

    因此, 显然赵云在镇守荆州的这一选择上,也是无奈落选。

    “狮盔银铠玉面郎。目如星,体赛狼。跋扈飞扬,报仇反西凉”,这是西凉锦马超,狼背蜂腰,战力惊人,而且在当时被冠以“玉面”,可见其相貌体态也是风流倜傥。

    自年少时,便已经步入沙场,每战必先,在早期与曹军作战之时,曹操就曾感慨道,马超不死,永无宁日,再后来,更是差点被马超所擒,多亏许褚拼死相救。

    像曹军阵营的曹洪、夏侯渊等人都曾落败于马超,足可见马超武艺之高强,战阵搏杀的本领。

    然而在镇守荆州这一选择上,马超却有着难以回避的硬伤。首当其冲还是信任问题,其一,马超归降日短,没有足够的认同感让其归心。

    其二,马超有着多次的背叛经历,曹操、马腾、张鲁,马超都曾效忠也都背叛,这样的履历,也使得上位者很难真正对其重用,担心某一天对方就会突然反叛,更别提在镇守荆州这样的任务委派了。

    其三,马超在西凉,同当地的外族,例如羌、氐等族,纠缠过密,既有着对抗,私下也有着往来,这样的一位枭雄,若是将其放在了荆州,难免会出现监守自盗的现象,到时候荆州姓马还是姓刘,也就犹未可知了。

    而且马超性格冷傲,在刚归降时,常直呼刘备名讳,后来关、张二人故意不设自己的座位,以暗示其需要尊重主公,马超才开始对刘备尊敬。

    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马超在刘备一系中,并未能够得到足够的信任,也因此其未被派往荆州镇守,也是情有可原。

    问题回到最后,选来选去,还是关二爷最合适。

    作为刘备一系的核心人物, 关二爷在其中,更像是糅合了大哥刘备,三弟张飞的一些优点。

    既有着忠义无双的品格,又有着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勇猛无铸,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至今仍是说书人口中长盛不衰的名篇。

    因此首先上,关二爷出席镇守荆州,身份上的地位足够,不会有人背后非议。这也就解决了至关重要的信任问题,其次,关二爷的战力,在同一时期的将领中,站里也是独一档的高手,不必担心扣关,难以自守。

    因此, 最后选择关羽镇守荆州,也是基于当时状况的最优选择。

    虽然最后的结果,荆州最终还是丢失,关羽也身陨,在这其中,有着性格的缺陷,但也有着当时时局的风云突变,战略性决策失误。

    若是庞统未亡,与关羽共同镇守荆州,此二人一文一武,都是当世顶尖人才,或许荆州无恙,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夷陵之战,白帝城托孤,推到后期,卧龙凤雏同在西蜀,或许北伐东征的结果都会不一样。

    然而一切都是假设,这世间,哪有十全十美,万无一失的安排。成功与否,既有决策,也看天意。

    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单字解释: 刘 备 手 下 战 力 最 强 的 五 虎 上 将 谁 才 是 镇 守 荆 州 的 最 佳 人 选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