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真正原因,最主要的并不是因为虞姬之死

    2023.01.15 | 历史网 | 次围观

    朱东润《史记考索·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书后》讲到项羽败亡时说:"其间堂邑侯陈婴已定豫章、浙江都浙自立为王,羽虽渡江,天下事已无可为者,此则时势所趋,不特愧见江东父老已也。"连千年后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都感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宁不苟延做一方诸侯而舍身,也不为八千子弟无一生还而残喘,大丈夫也。自从固陵战败后,项羽就连连败退,一路退到垓下,垓下突围又逃往东南,一直逃至乌江边。由此可见,他早有退守江东之意,并且是一路逃奔。到了江边,"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这时项羽本来是"欲东渡"的,他跑到江边也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原来的计划。但最后项羽在江边自杀了,什么原因让他放弃过江东?

    因为他知道即使过了江东,也已经没有力量东山再起。江东主要指吴越故地,秦末汉初,仍处于半开发状态。人口较少,经济落后,难以和占据了中原、关中、巴蜀、江淮地区的刘邦相抗衡。当时中国经历了秦末连年大战,全国的总人口不超过800万,而江东之地,人口不过数十万,当年项羽从江东带出去的一众子弟兵,已经将江东的元气一扫而空。秦末汉初多年的战乱,江东英才,人力物力,损耗殆尽。地疲人皮疲,已经难以再支持大战。此时全国形势已变,绝大多数的地盘都已经是刘邦的囊中之物,天下大势已定,即使项羽渡过大江,江东父老也未必会支持项羽。项羽深知自己已经没有任何机会翻盘,自然会有绝望懊悔之心。在深知翻盘无望的情绪下,末路英雄项羽选择了自尽。他就是不自尽,又能如何呢?

    现如今大势已去,刘邦可是穷追猛打、不留后患之人,只要项羽不死,走到哪里就会殃及到哪里的百姓。起兵时,项羽从江东带出了八千子弟兵,这些子弟兵跟着他披坚执锐,东征西讨,一度霸有天下,是何等辉煌光耀。末了垓下一战,荡然无存,实在是不能再让本已有亏欠的江东父老雪上加霜了。再有爱妾已死,项羽受到最后精神上的重击,心里防线崩溃。项羽深爱虞姬,两人生离死别,对项羽精神上的摧残,特别明显,他已无求生的强烈欲望,求死反而是一种解脱。

    而且项羽贵族世家出身,一生顺风顺水,一生都没有遇到过大的失败,心高气傲。垓下之围,惨败而归,心理羞愧难当,接受不了这样的失败现实。项羽是一个悲剧英雄,虽然他的失败是咎由自取。项羽本来打下了一片崭新天地,拥有无敌的精兵强将,进而大封诸侯,自称霸王,相当于天下盟主。无奈妇人之仁,赏罚失当,逐渐在逐鹿天下的战争中由强转弱。他的江东铁骑,曾经所向无敌,也慢慢的被消耗殆尽。项羽一人匹夫之悍勇,终于难敌宇内英雄之离心共伐,在乌江以至于一败涂地,自尽身死之际,尚且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认为他的失败是天意,而不是他一系列战略失败导致的恶果。项羽是一个天下无敌的勇士,曾经兵强马壮,但麾下没有什么真正的人才。一个范增算是他的保护人,但猜忌心重的项羽没有与他善始善终,以至于范增含恨离世。反观项羽的对手刘邦,韩信张良陈平,都是五百年一遇的超级神将谋士。

    单字解释: 项 羽 不 肯 过 江 东 的 真 正 原 因 最 主 要 的 并 不 是 因 为 虞 姬 之 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