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身为丞相的李斯,为何会被赵高算计,落得腰斩灭族地下场?

    2024.05.02 | 历史网 | 次围观

    李斯,向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制订国家政策,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他和赵高一起策划了沙丘之变,扶胡亥登基,使得秦朝二世而亡,罪恶涛涛。就是这么富有争议的人物,却死于赵高之手,确实有点匪夷所思,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何李斯会死在赵高手里。

    李斯与赵高

    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便为秦朝丞相,位列三公,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赵高只是个中车府令,为九卿之一的太仆下属官位,官职不算低,但也说不上高。可以说,他们之间的身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应该没有多少交际才对,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中车府令这个官职,主要掌管的皇帝的交通出行事宜,相当于秦始皇的专职司机。可以预想,一个时刻伴随在皇帝左右的人,尽管职位不高,但也绝对不容小觑。更为关键的是,秦始皇还十分喜欢这个专职司机。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李斯是秦始皇外政的好帮手,而赵高则是秦始皇内事的好帮手,尽管两人身份有所差距,但都算是秦始皇身边最贴近的人。这也就不难解释,秦始皇死亡之时,只有他们二人知道。

    赵高对李斯的劝说

    沙丘之变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赵高对于李斯的劝说。

    首先,赵高分别从五个方面对蒙恬和李斯进行了对比。即“谁的本事大,谁的功劳高,谁更加深谋远虑,谁更受百姓爱戴,谁和扶苏的关系更好。”此时李斯说:“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可以看出,李斯还能暂守底线。

    赵高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最后一步做铺垫。《史记·李斯列传》里这样记叙赵高之言,

    “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

    不得不说,赵高的劝说手段很高明,先抑后扬,先言弊再言利,一步一步的瓦解了李斯的心理防线,使得李斯既不愿,又无奈,只得仰天长叹一声:“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讬命哉。”

    赵高利用职务之便,行欺骗之实

    实际上,从李斯同意赵高修改诏书开始,李斯就已经完全在赵高的掌握之中了,取而杀之,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沙丘之变,参与者一共为三人,即胡亥、赵高和李斯。而这三人中,赵高很早便是胡亥老师,又身处内廷,因此胡亥对赵高十分亲近。反倒是李斯,在沙丘之变之前,一个为丞相,一个只是不成器的皇子,交集甚少。这就反映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沙丘之变重要参与者之一的李斯被孤立了。而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李斯惨死。

    李斯等众大臣由于见不到胡亥的面,想要奏请国事,就只能通过赵高,这样一来,只要操作得当,很容易就能杀死李斯。

    云轩君说

    李斯身为丞相,权力仅次于皇帝,怎么会死在赵高手里?我们可以看见,赵高虽身份地位比不上李斯,但却是皇帝身边最为贴己之人,论优势,李斯反而还比不上他。同时,赵高还擅长揣摩人心,如果不是他成功地劝说了李斯,篡改了遗诏,也就没有后来那么多事了。

    因此,李斯尽管身份尊贵,却也比不上皇帝身边最亲近之人,而李斯之死,完全也是因为赵高利用了职务之便,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等。

    单字解释: 身 为 丞 相 的 李 斯 为 何 会 被 赵 高 算 计 落 得 腰 斩 灭 族 地 下 场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