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高开低走!项羽能力远远强于刘邦,为何最后还是被迫自刎身亡?

    2024.05.02 | 历史网 | 次围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在诗中表达了对项羽深切的惋惜,并将其比喻为英雄。

    实际上,不仅是李清照,现在很多人对于项羽都怀着深切的惋惜之情。

    论出生,刘邦只是籍籍无名的平头百姓,而项羽则是身份显赫的贵族;

    论带兵打战的能力,刘邦虽然不弱却也不强,而项羽则凭借巨鹿之战成功载入史册;

    论地盘,刘邦曾只能偏居一隅苟延残喘,而项羽则是坐拥一大片的江山。

    似乎从方方面面来看,项羽比刘邦优秀太多,可是为什么他最后却落了个自刎的下场呢?

    笔者认为这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刘邦举贤任能,项羽嫉贤妒能。

    纵观历史,没有哪一位皇帝能够优秀到凭借一己之力直接推翻过去的政权,他们更多的是依靠麾下文臣武将的帮助,汉高祖刘邦也不例外。

    尽管刘邦的个人能力远不如项羽,但是他有着突出的人格魅力——懂得慧眼识英才以及任用贤才,吸引无数的贤人志士前来投奔,乃至最后韩信、萧何、张良这样的绝世人才都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最终夺得天下也在情理之中。

    反观项羽,一直以来都极度自负,他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对所谓的贤才嗤之以鼻,唯一能给他提供谋略上的范增最后也被他气走,那时项羽已经等同于孤家寡人,哪怕他一个人再优秀,也无法同时对抗那么多贤才,这也是他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了刘邦这样一段话:

    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可见在刘邦看来,自己能够战胜项羽夺得天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比他善于任用贤才。

    二、刘邦心狠手辣,项羽心慈手软。

    成大事者,万万不能有妇人之仁,而正是因为妇人之仁项羽最后才落了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创下了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奇迹,他的势力和威望也一下子达到了顶点,那时候他想要杀刘邦易如反掌。

    一番整顿以后,范增建议设下鸿门宴邀请刘邦前来一聚,并借机在宴会上杀死最后的大敌刘邦。

    项羽虽然听从了范增的建议邀请刘邦参加鸿门宴,可是最后却因为自己的妇人之仁而放弃了这个铲除竞争对手的绝佳机会,最后养虎为患使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

    反观刘邦,从始至终都相当心狠手辣。在自己势力薄弱的时候,他对项羽唯唯诺诺;而一旦自身的实力壮大起来,他对项羽可一点也没有客气,直接奉行赶尽杀绝的理念,逼得项羽最后自杀。至于两人昔日的情分在他眼中根本就毫无意义。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开国大功臣韩信造反,刘邦甚至放任吕后诬陷杀害韩信,使得韩信还没有好好享受荣华富贵就含冤而死。试问一个连自己人都敢杀的狠人,有妇人之仁的项羽如何能与之抗衡?

    三、刘邦爱民如子,项羽残暴不仁。

    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一个国家的兴衰创覆都与民心的归属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项羽最后失天下就是因为失了民心。

    巨鹿之战后,项羽以多胜少实现逆袭,成功打败秦国第一将章邯,并且成功俘虏二十万的秦国士卒。对于这些帝国士卒,项羽是一点也没有心慈手软直接全部坑杀,使得全国各地的百姓都惶恐不安,生怕杀人恶魔项羽会对他们动手。

    这件事情传出去以后,世人对项羽的崇拜和尊敬逐渐演变为畏惧与愤怒,不知不觉中项羽和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

    反观刘邦,在率先入驻函谷关以后,他下令自己的将士必需严守纪律,不能影响到当地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违令者严惩不贷。凭借这条命令,刘邦硬生生营造出军士对百姓秋毫不犯的局面,这为他笼络了无数的民心。

    作为百姓,当然希望追随那种能够给自己带来切实好处的君王,而不是那种残暴不仁的暴君,所以在刘邦项羽两人之间,他们选择着了前者,这也是项羽最终失败的原因。

    综上所述,项羽能力远远胜于刘邦最后却痛失天下是因为他嫉贤妒能、心慈手软、残暴不仁最后失了民心。事实证明,一个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想要成大事必须依靠其他人的帮助,诸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单字解释: 高 开 低 走 ! 项 羽 能 力 远 远 强 于 刘 邦 为 何 最 后 还 是 被 迫 自 刎 身 亡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