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中国的古城有多美:大同之藩卫、太原之锁钥的代州城

    2024.05.02 | 历史网 | 次围观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代州,其治所在今天的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可能今天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地方,但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至今仍被大家所津津乐道、击毁击伤飞机24架的夜袭阳明堡战斗就是发生在代县县城西南不远处。为何侵华日军的机场要建在这里?就是因为那一带有着易守难攻的地形。

    忻州代县位置图

    其北部为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被誉为“中华第一关”的雁门关,南部则为五台山山脉,高耸的南北两列山脉中间则是较为宽阔的谷地。正是这样的地形才被侵华日军选择在这里建设机场。而在雁门关的正南方就是本文的主角——代州城。

    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的代州城卫星图

    先来看代州的历史

    代州于隋开皇五年(585年)置,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代县,八年(1375)复为代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民国初1912年废府州存县时改为代县。

    明朝《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的代州城

    代州城为后魏文帝所筑,据光绪《代州志·城池》记载:

    州城,古上馆城也,后魏明帝自广武城东移于此,为雁门郡治。后周置肆州,隋改代州,历唐迤元并因沿,而兴修无可考。

    明洪武六年吉安侯陆亨、都指挥使王臻因旧城甎甃之,周八里一百八十五步,高丈五尺,池深二丈一尺,门楼四,角楼亦四,铺舍五十。月城也建四楼,规制与门楼称。

    月城外又为罗城,高及城之半,各设暗门。南无关。西关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六步,濠深丈许,景泰元年参政王英筑。东关城周三里,濠深二丈,成化二年都指挥同知张怀筑。北关城周二里许,旧有濠,今为沙河所淤,三关悉土城也,万历中并甃以砖石。

    清朝乾隆时期的代州城

    代州城最早为古上馆城,其城池有无已不可考。明朝洪武六年时在古城址上建城,城池周长8里零185步,城池有四门,门上建有门楼,另外在城池四个角也有角楼,城墙上建有50个屯兵的铺舍。城门外建有月城(瓮城),月城门上建有城楼,规制和城门门楼相同。

    在瓮城外还建有关城,除南城没有建,其他北、东、西三面均有,其中西关城周长三里一百九十六步、东关城周长三里、北关城周长二里许。

    代州城之所以建设得如此坚固,是因为它距离有着“中华第一关”之称的雁门关仅咫尺之遥。

    雁门关在《吕氏春秋》中被誉为:

    天下九塞、句注其一。

    而在《晋地道记》则记载了雁门关的功能:

    北方之险,有卢龙、飞狐,句注为之首,天下之阻,所以分别内外也。

    以雁门关划分了内外。

    明末清初的顾祖禹对雁门关及代州有个总体的评价:

    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柢三关,咽喉全晋。

    意思就是大同的藩卫,太原城的钥匙,是三关的基础,整个山西的咽喉。

    明朝《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的代州城与雁门关示意图

    正是这里有着如此险要的地位,才在明清时的一州之地,今天的一个县城所在,建设了其规模远超普通州县的城池。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单字解释: 中 国 的 古 城 有 多 美 大 同 之 藩 卫 太 原 之 锁 钥 的 代 州 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