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巨鹿之战后,韩信逃过一劫,此后三次战役,让韩信名声四起

2024.05.02 | 历史网 | 次围观

兵法上常说“骄兵必败”,其实,很多历史剧都是这样演的,比如濮阳一战,项梁战胜以后便开始滋事,项梁这个时候开始骄傲。

因为项梁觉得秦军大势已去,全军上下非常松懈,这才让秘密集会的秦军偷袭定陶,让项梁命败定陶。

虽然项梁兵败,但是聪明的韩信侥幸逃过一劫,但是当时的将士已经溃不成兵,战友们也被秦军追杀的不成样子。

这次战败让楚军将士个个痛哭流涕。定陶兵败以后,楚怀王在彭城亲征,重新整编楚军,韩信与众多溃散的将士一样,被重新汇编,没想到竟然到了项羽的帐下。

韩信在项羽帐下并不安分,因此结识了钟离昧,钟离昧也是一个惜才之人,钟离昧对于韩信的战略眼光非常赏识,几次把他介绍给项羽,可是项羽根本不把韩信放在眼里。

秦二世二年后九月,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统领楚军的主力北上救助被秦国将要打败的赵国。可是宋义和项羽在起兵过程中迟迟不肯动兵,宋义想让秦军和赵国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

这样的策略在当时看来并不错,可是从道义上来讲,项羽一定不会这样做,于是项羽气氛的杀死宋义,自己带兵去救赵国。

也就是这次战争中,项羽打响了决定秦国命运的巨鹿之战。

在巨鹿之战中,韩信任命项羽的执戟郎中,也就是项羽的亲近侍卫,也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但是韩信在巨鹿之战中的行为,在任何史书里面都没有记载,也就是说,当时韩信可能没有在巨鹿之战中出多大力。

因为项羽本身就是战士,项羽作战的时候,往往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身材高大、自幼佩剑习武的韩信,当然是不离左右的陪伴在项羽的身边。

比如说围魏之战中,韩信在在临晋(今陕西大荔)渡口陈船为疑兵,奇兵从夏阳(今陕西韩城)用木制水缸渡过黄河,一举灭魏。

在灭赵国的时候也有背水一战,韩信让全军将士在井陉口绵蔓水边布阵,这样的目的就是将战士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样一来就可以大破赵军。

攻齐之战,在高密阻断潍水,诱使敌军涉河道追击,中途放水大败楚齐联军。

放眼望去,韩信这一生打过很多次仗,然而每次取胜都会有一定的技巧存在。韩信作战喜欢用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韩信善于总结地理知识,勤学好练的精神。

感想:

1、如果一个人要想成名,一定要有过硬的本领,而历史上韩信想要展现自己,就首先提升自己的本领,这样时代才不会埋没英雄。

2、韩信每次作战都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肯出兵,这也得益于自己平时的善于总结,所以,我们也应该多多善于总结,这样才能拥有一份匠心独具的体会,这样自己的生活、工作才会生发绚烂的色彩。

3、韩信虽然没能善终,但是韩信曾经打过的仗,为世人留下的财富却是无比宝贵的。韩信的美名还是被我们流传了下来,令人敬仰与崇拜。

单字解释: 巨 鹿 之 战 后 韩 信 逃 过 一 劫 此 后 三 次 战 役 让 韩 信 名 声 四 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