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战国策说赵高是嬴政族人,为登基大杀四方;清史学家悄悄为他翻案

    2024.05.02 | 历史网 | 次围观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最后败坏在最信任的宦官赵高手里。

    对于赵高的身份,史学家一直在追索。原因就在于,曾有史书记载,秦始皇一直认为赵高是他的本家,所以才信任他。

    可到了清朝,史学家却发现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有考证发现:赵高竟然是赵国的王族,他祸害秦国是为赵国报仇!

    这到底是,还是有人存心为赵高“洗地”呢?

    《战国策》的作者刘向认为,秦之所以灭国在于始皇帝信任同宗同姓的赵高。

    《战国策》:“秦信同姓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而鄙视赵高为人的司马迁,虽然没有为赵高在《史记》中立传,但在秦始皇、李斯、蒙括等人的传记中,也断断续续补全了赵高的身世。

    他的结论是:赵高是赵国王族的后人。

    汉朝之前,“诸”的意思是诸侯国。

    比如“诸葛”就是诸侯国中姓葛的姓氏,在汉朝演化为“诸葛”这个姓氏,也就是诸葛亮的祖先。所以,“诸赵”就是六国之一的赵国,赵高乃赵国王族远支的后代。

    赵高有兄弟数人,其母亲因家族犯了事被处罚,流落到做“手工活”为生。所以,司马迁才说他的出身世代卑贱。

    虽然太史公没有交代赵高的父亲是何人,但他既然是赵国的后人,其父亲又在秦国娶了他母亲。那么,基本可以推测出,他父亲曾在赵国服侍过嬴政或其父亲。

    赵高的父亲既然服侍过他们父子(或母子),那么赵高就是嬴政亲信的后代。

    在古代,一国之主想要提拔某个不知名的人,必然对此人很熟悉。而赵高刚出仕就被提拔为中车府令,掌管着王宫大人物的乘與出行,显然这必须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

    因此,秦始皇对赵高本人应该比较了解,这才把大内总管这样的位子给了他。

    那么,通过这几处记载,我们基本可以找出赵高的身世脉络。

    赵高原本是赵国王族后人,嬴政在赵国为质子时,赵高父亲服侍过他们父子(或母子),后被吕不韦接回秦国。赵父到了秦国后,娶了秦国败落家族的女子为妻,生下了赵高。

    据赵高向李斯透露,“余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

    显然,赵高深得秦始皇的信任,在秦始皇身边呆了20多年。所以,秦始皇才会把“扶苏接任皇位”的诏书给赵高保管。

    赵高不希望扶苏登上皇位,毕竟,他是胡亥的老师,与胡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他会扣押诏书,逼李斯与他合谋传位给胡亥,理由很简单:扶苏不喜欢李斯。

    胡亥登基后,赵高先杀扶苏,后戮秦始皇其他十几个子女,最后以“指鹿为马”为由骗胡亥神经错乱,在他离开皇宫后杀害。

    到了这里就有点诡异了!

    赵高杀扶苏和其他男性还说的过去,可为何要杀秦始皇的女儿?杀了女儿也就罢了,可胡亥已言听计从只顾享乐了,赵高为何又要杀了他呢?

    子婴愤恨赵高残害赵氏一族,诱骗他到家里,一刀把他砍了,并下令夷灭他三族。

    在古时,“三族”是父族、母族和妻族。

    如果赵高真的是秦朝皇室的赵姓,子婴岂非把本族也要全杀了?

    既然不是秦始皇的“赵”,那么,以赵高的聪明才智,一定明白他想登基难比登天,应该没必要多造杀孽呀?

    而且,当时项羽等人已造反,如果赵高真的登了基,他岂非就是秦朝最大的替罪羊?

    作为一个把李斯都玩弄股掌之上的人,赵高有这么蠢么?

    赵翼称:“《史记索隐》谓高本赵诸公子,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乃自宫以进,卒至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

    赵翼是清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史学家,他认为:赵高是赵国的后人,因为心中痛恨秦始皇灭了赵国,所以进宫报仇。

    赵翼为人谨慎,考证严肃,虽然名气和袁枚齐,但却很为人却很低调。所以,他的观点抛出来后,在当时只是引起了史学界的热议,并没有造成轰动。

    不过,他说的这一点也不是没可能!

    如果赵高痛恨秦始皇灭国,或者杀了他在赵国的族人,倒有可能从小在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

    又或者,他的母族因为触犯了秦国的律法而被贬,生活凄惨,也可能是在母亲的影响下起了报复之心。

    从这两方面看,也许能理解他为何残暴到把秦始皇所有的后人都害死!

    历史上,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数不胜数,他不仅统一了中国,而且制订了对后代影响深远的货币、交通、军制体系,至死都坚持防范北方狄夷之族。

    到了后世,汉武帝、王莽等也深受他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喊出了华夏民族的最强音:“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所以,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毫不夸张!

    不过,他在位期间耗费国力、施行暴政也是事实!他建长城、建阿房宫、建骊山行宫、建秦陵,国力损耗严重;再加上酷刑当头,大大地动摇了立国根基。

    【历史的回顾,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丰功伟绩】

    所以,即便赵高没有杀害他的后人,秦朝的统治也很快会土崩瓦解。

    不过,对赵高为报仇而杀人的论点至今看还有很多疑点!

    比如,父辈的仇和出生在秦国的他有何关系?他如何确信能被秦皇选进宫?为何不留下胡亥做傀儡以窃其国?为何在大仇得报后不立即逃走......等等。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它却很顽皮,经常跟你藏猫猫。

    对赵高和秦始皇,大家怎么看?

    单字解释: 战 国 策 说 赵 高 是 嬴 政 族 人 为 登 基 大 杀 四 方 ; 清 史 学 家 悄 悄 为 他 翻 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