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职场中,信任的力量

    2024.05.02 | 历史网 | 次围观

    “士为知己者死”,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道理。对于下属,要细心的考察,考察好了,就要给予充分的信任。一来可以展示你广阔的胸襟与忠实的人品,换取下属对你的信任与尊重。二来可以作为一支兴奋剂,刺激下属竭尽全力办好事情,从而达到获取最大人才效益的目的。

    信任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是对人才的极大褒奖和安慰。信任能让下属对领导更忠诚,更能促进他们死心塌地地为你努力工作,能极大限度地去发挥其才能。

    三国时期的孙策,十几岁就统帅千军万马,横扫江东,为吴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用人上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信任。他对下级的信任,换取了下级的忠勇。可以说,如果没有信任,他是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的。

    孙策属下有一名勇将,叫太史慈,原是扬州刺史刘繇的属下,可是刘繇不太信任他,始终不肯重用。刘繇与孙策交战,派太史慈出战,太史慈兵败被孙策所俘,受其诚意所感,归顺了孙策。孙策打败了刘繇,刘繇部下幸存的一万多人马逃到各地。

    孙策急需扩大自己的力量,他派太史慈去招降刘繇的部下。有人担心太史慈会借此机会不再回来,孙策自信地说:“你们放心吧,太史慈不是那种无信之人。”太史慈临行前,孙策给他践行,问他多长时间能完成任务,太史慈说,需要两个月时间。结果五十多天太史慈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此后太史慈跟随孙策南征北战,忠心耿耿,为孙策的大业立下汗马功劳。直到临死的时候,还满怀深情地说:“孙策将军对我恩重如山,而我却报答不够,非常遗憾。”

    用人而不予相应的信任,处处猜忌,处处掣肘,使人才无法开展工作,很难想象被任用的人还会心情愉快地工作,还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去完成工作。当他感受到你的不信任后,很难苛求他对你很忠诚,会为你尽心尽力地办事。

    对人才信而不疑,关键是领导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不信谗言,除诽去谤,保护好人才。古今中外都有这种现象:因为谗言流布,传进了用才者的耳中,或者有人写来一封匿名信,而动摇了对人才的信任感。领导者要做到对下属信而不疑,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不听信谗言,有识人识事的慧眼,识破谗言。

    ▹对谗言者要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绳之以法。

    ▹对受害者要澄清事实,在没有查证落实之前,不能轻易地怀疑处置受谗言所害的人。

    用人不疑,让下属放手去干,不是毫无章法。设立监督、赏罚机制,不能让下属借此机会为私谋利,使他们为自己的行动方案负责,以督促他们谨慎行事。

    单字解释: 职 场 中 信 任 的 力 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