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亲王谋反被赐死,临终前最惦记两个爱妾,气得公主们边哭边骂

    2024.05.02 | 历史网 | 次围观

    接着上一回讲。

    北魏的咸阳王元禧谋反,但他的策略十分混乱,行动过程中又迟疑反复,泄密是迟早的事情。

    不久,朝廷方面得知消息,宣武帝派兵前去捉拿元禧。元禧当时住在一个叫洪池的地方,前一天夜里风狂雨骤,树木摧折,部下提醒元禧说:“殿下图谋大事,举而又停,很容易泄密,只怕灾祸不远。”

    元禧不以为然,“我知道如何爱惜自己,你们不必多言。”

    官兵赶到洪池来抓人,元禧带着几个随从匆忙出逃,身边的将领只有一外名叫龙武的人。元禧和龙武一路狂奔,朝廷的大批军士在他们身后紧追不舍。

    如果被追上,二人必定会被处以谋反之罪,面前只有死路一条。

    两个人跑得辛苦,元禧又慌又怕,他想要消解心中的压力,使用的办法很独特,就是让龙武给他出一个谜语,他希望动一动脑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便暂时忘记眼前的愁苦。

    龙武想了半天,想出以前听过的一个谜语,谜面是:“眠则同眠,起则同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

    单从谜面上看,很像是讥讽贪财受贿的元禧。两个人此时都顾不上理会这些,龙武没有意识到对元禧的冒犯,元禧自己也没发现这一点,苦苦想了半天,认为谜底应该是眼睛的“眼”。

    元禧解谜的功夫不错,这个解答是说得通的。

    龙武摇头,他知道的标准答案应该是“箸”,也就是筷子。

    元禧猜对猜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谜语帮助二人度过了一段难捱的时光。两个人渡过洛水,奔到柏坞。元禧其实也知道,这样跑下去毫无希望,他提醒龙武做好最坏的打算,说:“也许这一次,你要和太尉一起死掉了。”

    龙武是一个讲义气的人,很真诚地回答说:“能和殿下同生共死,虽死犹生。”

    两个人一路狂奔,依靠猜谜来缓解情绪,最终还是被擒获,押送到华林都亭。

    龙武的身上戴着上千斤的刑具,元禧的处境比他稍好一些,但宣武帝下令,不许给他水喝。当时的天气异常炎热,元禧又热又渴又闷,生不如死,终于有人端给他一升奶,被他一饮而尽。

    图谋弑君,当然是不容赦免的死罪。死到临头,元禧与自己的姐妹们做最后的告别。人生最后时刻的话语,字字如珠玉一般珍贵,也最见一个人的性情。结果元禧没说几句,话题就转到他最惦记的两个爱妾身上。

    几位公主一听,气得边哭边骂,说:“你吃亏就吃亏在这些女人身上,为了她们贪财贪物,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生死离别之际,你竟然还好意思再提她们!”

    一番斥责,搞得元禧好不羞愧。

    景明二年五月,元禧被赐死在家,儿子们从皇亲中除名,女儿们象征性地获得一点财物。剩下的全部家财由高肇、赵修两家取了大头,其余的分赐给朝中官员。

    据说,分得最少的人,也能拿到十匹绸布,可见元禧一世经营,聚敛的财物有多么丰厚。

    元禧被赐死,二十九岁的李伯尚和李仲尚也因此丧命。元禧身边的人感叹他的一生,编了一首流行歌谣,听来令人垂泪,歌中唱的是:可怜咸阳王,奈何作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眠,夜蹋霜与露。洛水湛湛弥岸长,行人那得度!

    于左撰

    单字解释: 亲 王 谋 反 被 赐 死 临 终 前 最 惦 记 两 个 爱 妾 气 得 公 主 们 边 哭 边 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