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项羽屠杀了20万投降的秦军,刘邦胜在了哪里?

    2024.05.02 | 历史网 | 次围观

    “布兰,有朝一日你会成为罗柏的封臣,为你哥哥和国王治理属于自己的领地,届时你也必须执掌律法。当那天来临时,你绝不可以杀戮为乐,亦不能逃避责任。统治者若是躲在幕后,付钱给刽子手执行,很快就会忘记死亡为何物。”

    《血与火之歌》中艾德·史塔克这段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关于对生命的尊重,或许是近百年来才被大众关注的话题。在古代,底层百姓都是“命如草芥”,若有人谈论一句“生命都是平等的”,必然会受到肃然起敬。

    然而,对生命的不那么看重,反而是古代的常态,譬如,项羽战后屠杀了20万手无寸铁投降的秦军。

    古代也有个说法:“杀降不祥。”项羽屠城、屠杀降军,最后他也落得个四面楚歌、无奈自刎的下场。而刘邦却作为胜利者,笑到了最后。

    那么,相比于项羽,刘邦究竟胜在了哪里?

    01

    抛开别的不谈,单说屠城杀降军这一件事,项羽就输给了刘邦。

    项羽和刘邦出身不同,项羽身为项燕的后代,从一开始就享有与别人不同的号召力,有叔父项梁在旁帮忙,再加上项羽本人又孔武有力,据说能够举鼎,而“力量”本身就是胜利者的象征,因此在反秦路上,他走到哪里,都能一呼百应。依靠起跑线上所具备的资源,项羽就已经跑在了前面。

    而刘邦“草根”出身,四十多岁了还是个街头混混,好不容易弄了个亭长当当,可惜在左邻右舍眼中,仍是那个吃白饭的“无赖”。走上起义之路,刘邦算是一点点白手起家。

    当项羽已经拥有雄厚的军事实力,刘邦还在谋划着怎么起家,所以项羽有足够的实力和战斗力去屠城,一把火烧了阿房宫,甚至毫不眨眼就杀掉了投降的20万秦军。

    而与此时的项羽相比,刘邦早期没有屠城,而是以仁义来收编降军,其根本原因在于,刘邦即便是想要屠城,实力也不够。

    而这样对比之下的“弱”,对刘邦来说却恰到好处。

    动不动就杀人的人,哪怕他能力再强,说得再天花乱坠,百姓也会觉得不安。所以项羽是楚霸王,他不可能成为“皇帝”。

    刘邦没有屠城的“仁义”,让许多追随者觉得他才是众望所归。

    值得一提的是,刘邦并不是一辈子都没屠过城的,他的战斗力逐渐强大,为了入关称王,也曾两次屠城——

    刘邦经过颍阳,大肆屠杀城中军民;攻陷武关后,男女老少都不放过,第二次屠城。

    只是相对来说,项羽的屠城杀降军事迹太有名了。

    楚霸王的威风与杀气,人尽皆知,也让人皆不安。

    02

    在历史的争权夺利战争中,很多人都屠过城。

    譬如三国时期,无数英雄好汉群起,在形成魏蜀吴的鼎立局面之前,各大主公都曾或多或少的屠城。

    据说三国里唯一一位没有屠城的主公,就是刘备。

    在《三国演义》里,有人将刘备刻画着只会“哭鼻子”的形象,为人特别仁义,却没什么本事,甚至有“阴谋家”说他虚伪,故意以仁义为手段。

    可不管那些“阴谋家”们怎么恶意抹黑,刘备就是没有屠过城。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其他人的屠城都有明确记载,孙策攻打王朗时屠城东冶,孙权打黄祖时派吕蒙为先锋屠城,而曹操更狠,至少有5次屠城的记录。

    我时常在想,为何诸葛亮不选曹操或孙权当主公,而一生为刘备奔走谋划。或许,刘备的三顾茅庐,确实体现了刘备的“过人之处”。他的仁义,他的心怀,是其他三国成功者所并不具备的。

    能力虽然很重要,但若是心中没有仁义慈悲,任凭喜怒或一念之差,就可以随便夺人性命,那百姓就随时都很危险。将无辜的生命示弱草芥,这样的人,要是掌握着天下至高的权利,掌控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天堂与炼狱,不过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03

    屠城与杀降,只是简单的两个词,上嘴唇和下嘴唇一碰,就可以发号施令。

    紧接着,就会有无数的鲜血四溅,染红土地,生命之花在那一瞬间枯竭。

    自古以来难的都是,从心底始终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又或许,从对生命的冷漠与蔑视,到对生命的尊敬与看重,本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参考资料: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渤海小吏《楚汉双雄》

    单字解释: 项 羽 屠 杀 了 万 投 降 的 秦 军 刘 邦 胜 在 了 哪 里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