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霍光率先发难,刘贺只能坐等被废吗?一段对话揭晓了答案

    2024.05.02 | 历史网 | 次围观

    在中国历史上,海昏侯刘贺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虽然霍光为他编织的诸多“罪行”并不可全信,但他屡屡不听下属的劝诫,肆意妄为,尽显纨绔之性,也是最终被废的重要原因。从另一方面来讲,霍光拼了“老命”也要将其“置于死地”,则恰恰证明:两人之间一定进行过一场针尖对麦芒的交锋!那么,作为一个没落的藩王,刘贺有什么底气跟权倾朝野的霍光开战呢?当尘埃落定,刘贺就只有坐等被废,而没有反戈一击的机会吗?

    两个人的战争在刘贺从昌邑国出发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因为他坚信:此去长安要想有一番作为,必定要跨过一座大山,那就是霍光。所以,他带了一支二百人的团队,有最勇猛的武将,还有最优秀的智囊团。

    1、霍光的威胁人尽皆知,他的部下已经向其警示

    对于刘贺而言,霍光虽可以说是伯乐,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更是一只躲在暗中的饿虎,随时都有可能发起致命的一击。这一点,刘贺会不清楚吗?他当然清楚!根据《汉书王吉传》的记载,刘贺在去长安之前,当时的名儒王吉让他一定示弱于霍光,并意味深长地说:“臣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一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王吉为什么会在未来天子面前,说出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呢?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霍光的权力太大,初为天子的刘贺应该低调行事。第二,王吉很可能知道了刘贺集团下一步的相关动作,他希望用自己的言论给刘贺起到警示作用。毕竟,上官桀等人谋反被诛一事就近在眼前。

    事实上,刘贺的确有下一步的动作,而且占据了师出有名的“制高点”,这是他公然向霍光宣战最主要的原因。

    2、汉文帝被群臣拥立一事,成为刘贺的“杀手锏”

    当年陈平、周勃平定诸吕之乱后,选立了远在代国的刘恒为皇帝。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刘恒即位后,将六名跟随自己的老部下悉数任命为九卿之职,接着迫使周勃辞掉了丞相之位,一步步掌控了朝堂的话语权。现在,刘贺与当年刘恒所处的形势是何等的相似,他有足够的理由和信心效仿汉文帝,走向权力的巅峰。

    根据《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六》的记载:“昌邑官属皆征至长安,往往超擢拜官。相安乐迁长乐卫尉。”得感谢司马光把这么重要的信息写到史籍里。昌邑国的官员都被破格提拔,这是在打破平衡!长乐卫尉是什么官衔?那可是太后寝宫的安保工作。这证明刘贺随行的二百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武将,他做好了准备,做好了武力解决纷争的准备。刘贺的这些举动势必触动到了霍光在朝堂上的利益,那么,两个人也就没必要“他好,我也好”了,一场大战即将上演。

    3、刘贺败得极其窝囊,他本有反戈一击的机会

    史书上并没有过多地记载刘贺集团是如何进行这场“战争”的,只是说他败得极其窝囊。帝位被废不说,昌邑国二百多名官员除了王吉、龚遂等少数人外,悉数被诛。但是,在这些官员赴死的路上,却留下了一条非常重要的证据。根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记载,他们临死前喊出了一句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是什么意思?刘贺及其下属一定在危难之时,有过其他破釜沉舟、鱼死网破的计划。而且,这番言论也在多年后,刘贺与他的旧部孙万世的对话中得到了证实:他本有反戈一击的机会!

    根据《汉书武五子传》记载,孙万世问刘贺:“前见废时,何不坚守毋出宫,斩大将军,而听人夺玺绶乎?”贺曰:“然。失之。”这段对话已经显而易见了,刘贺已经在后悔了:当初如果斩杀霍光,坚守皇宫,可能会有另外一番天地!那么,真如孙万世所言,刘贺有获胜的可能吗?有,绝对有!

    第一,刘贺的所有“罪行”均为霍光的一面之辞,并非所有人都认同。根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的记载,当霍光准备废黜刘贺时,群臣的反应是:“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如果刘贺真是倒行逆施、人神共愤,群臣用不着这么惊讶,更用不着这么害怕,连大声说话都不敢。

    第二,霍光能编织刘贺的罪状,刘贺就不可以声讨霍光的逆行吗?说他擅权专政、排队异已,恐怕没人会觉得是假的。况且,在最后关头,他还有二百人的武装力量,如果以霍光为人质坚守皇宫,并喊出“清君侧,斩霍光”的言论,未必没有获胜的机会。

    所以,多年之后孙万世旧事重提,刘贺才有如此懊恼之情。这段对话已经说明:他们当年真可能有反戈一击的机会,而不是坐等被废。

    结语

    霍光凭借多年辅政积攒的影响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皇权玩弄于手掌之中,刘贺只不过是他支配的一个玩偶罢了。在整个事件中,刘贺绝对没有那么荒淫无道,只是他最终输掉了这场争斗;霍光也没有多么心系汉室,他只是想找个更听话的工具。双方没有谁对谁错,都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权力!

    参考书籍:《汉书》、《资治通鉴》

    单字解释: 霍 光 率 先 发 难 刘 贺 只 能 坐 等 被 废 吗 ? 一 段 对 话 揭 晓 了 答 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