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光绪皇帝为何将自己的老师翁同龢勒令回乡?

    2024.05.02 | lishimi | 次围观

    光绪皇帝本是个重情重义的帝王,翁同龢又是同治、光绪两代帝师,深得慈禧的信任。可以说对光绪是亦师亦父都不为过,但在晚清时期,成为光绪改革过程中的绊脚石才是他被勒令回乡的根本原因。如此位极人臣的翁同龢被开缺,如果得不到慈禧的支持,万万办不到,所以,拿下他的应该是光绪的提议,慈禧的首肯。

    一、翁同龢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

    作为晚清状元出身的翁同龢可谓是个大师级的儒士,他官居协办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职务,执掌户部数十年,是个朝廷内外举足轻重的人物,敢在朝堂之上和李鸿章分庭抗礼,可见他在朝中的重要性和皇帝心中的地位。但是这位状元大学士却不是个积极的改革派人物。随着晚清时期,国家社会全面落后于西方,光绪皇帝亲政后急于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作为帝师的翁同龢在许多政策上和光绪皇帝是有分歧的。

    翁同龢本身并不反对光绪皇帝的改革,但在改革措施推进的过程中,翁同龢却不是个有力的推动者。比如:光绪要重用张荫桓时,想让翁同龢极力推荐,翁就跟不上光绪的改革步伐,认为群臣反对,还坏了规矩,就是不干,以至于激烈顶撞光绪皇帝。当初,外国使节去见大清皇帝,都得走路进紫禁城,光绪为了一些外交上的事务,特许使节驱车入禁门。翁同龢极力反对,几乎触怒光绪皇帝。其实,这个保守派的儒士没有什么坏心眼,只是一心为大清着想,但他的思想跟不上他这个年轻的皇帝学生。时间长了,光绪皇帝发现改革新政的推行,他的老师翁同龢已经成为了绊脚石。

    二、光绪和慈禧的矛盾,让翁同龢成为牺牲品

    要说罢免翁同龢,绝对不是光绪一个人说了算的,他还没有敢绕过慈禧的胆量。那为什么慈禧会同意拿下翁同龢呢?其实,这里还另有缘故。首先,翁同龢的帝师身份,决定了他和光绪的关系绝对不是一般的关系。从小光绪被慈禧收拾的跟个犯了错的小猫一样,能一直未光绪开脱的只有皇帝的老师。皇帝犯了错,帝师代为领罪,可以说,亲爹没在身边,这翁同龢就是干爹。所以,光绪皇帝从小就对翁同龢言听计从。

    光绪皇帝亲政后,翁同龢位极人臣,处处为皇帝着想。在关键时刻,他知道他自己和皇帝的命运是绑在一起的,皇帝出事儿,他一定逃不掉干系。皇帝要改革,要变法,他也要和皇帝站在一起,只不过替皇帝看着点,如果势头不对,他也极力阻止。偏偏这个时候是慈禧搬到颐和园,光绪皇帝开始亲理国是的关头。要知道,慈禧那个时候可没有想真正还政给光绪。光绪和慈禧之间正在经历着悄无声息的权力之争。翁同龢是个老臣了,慈禧没有指望一直控制他,况且知道这个老头在关键时刻一定会站在光绪一边。道理很简单,这对师生是个命运共同体。于是当光绪皇帝决定开缺的时候,慈禧首肯了这个决定。

    三、“明定国是”诏书是压垮翁同龢的最后一根稻草

    学习西方国家,开启改变大清国运的变法,是当时包含慈禧在内的朝廷形成共识的。不过,怎么变才是关键的争议点。无论动到谁的利益,都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而翁同龢恰恰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科举出身,读遍天下卷,深谙传统治国之道,让他完全抛弃现有体制,那不就是对他本人的否定吗?等于说他的满腹经纶都是一袋草料。所以,翁同龢经常掣肘变革的各项措施。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这个诏书由翁同龢起草。光绪皇帝本来要想改变天下读书人的思想导向,号召学习西学,力图强国。本应在诏书上导向性的做出号召。但翁同龢认为不能不提传统的圣贤学说。于是,诏书上就写成了这样:

    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

    光绪皇帝本意是宣扬西学,结果翁同龢自己改成了以“圣贤义理之学为根本”。翁同龢为什么敢如此大胆,在于他说服了慈禧太后。这个从翁同龢本人日记“上奉慈谕”可以得到证实。这老头为了掣肘皇帝的脚步,也够拼的。但正是这次,让正值年少轻狂欲有作为的年轻皇帝选择了放弃他。

    《明定国是诏书》颁布后第四天,光绪皇帝罢免了翁同龢,将其开缺回籍。因为他既得罪了皇帝,又没有讨得太后认同。两朝帝师、枢廷重臣翁同龢开缺回乡时,两袖清风,囊无余资。他的品行堪称人臣楷模,但时代的洪流已经让这位拖着风残之躯的老人无法屹立在时代的前沿,光绪皇帝罢免其职位,开缺回乡,也让他避开了戊戌变法失败给他带来的灾难。

    单字解释: 光 绪 皇 帝 为 何 将 自 己 的 老 师 翁 同 龢 勒 令 回 乡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