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判断一个领导者是否高明,就看其是否深谙这一策略

    2024.05.02 | lishimi | 次围观

    刘邦用人、诸葛亮观人、李构识人、拿破仑选人方法可能不一,但道理如一

    江苏有一家大型民营企业。老总在用人上总是怪招百出。他提拔人时有一条是犯错误。犯一次错误提拔一次,三次提拔再来看看部下到底是不是金子,这种选人方式成功率高达80%。这也给企业出了一个命题:如何用人?

    善用人才是一个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企业领导人能否将企业“引航前行”,在市场经济的汹涌波涛中驶向胜利彼岸的关键条件之一。

    古人云: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

    企业不在大小,员工不在多少。凡重用众才之能者必兴,凡善聚众智之光者必明。这方面,刘邦是一个榜样。据史书记载,刘邦登上皇位后,在述其战胜项羽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

    由此可见,领导人不一定样样都行,样样才干过人,但他必须善于识人、选人、用人。否则,任何雄才大略难以实施,任何宏图伟业都不能成功。

    善用人才首先要知人,善任以知人为前提,不知人不可能善任,不知人只会盲用。

    知人之道很多。三国时的诸葛亮将知人之道概括为“七观”: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目的在于通过其对是非的判断来了解其志向;

    二、穷之以辞辩观其变。目的在于通过一连串的追问来了解他的应变能力;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通过征求其谋略意见来了解其知识水平;

    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通过从事复杂困难的工作情况来了解其胆识;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通过其酒醉后的表现来观察了解他的本性;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给其以得到财物的机会来观察是否廉洁;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嘱咐其办事来证明他是否守信用。

    战国时期的李构提出了“识人五法”。即: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第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第四,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第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虽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知人、识人方面,现代社会倡导的德能勤绩廉与古人的标准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单字解释: 判 断 一 个 领 导 者 是 否 高 明 就 看 其 是 否 深 谙 这 一 策 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