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廖化跟关羽学到了什么?让他看不起姜维用兵,结果还被他看对了

    2024.05.02 | lishimi | 次围观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即便是没看过《三国演义》的,也想必都会听说过,这本是形容蜀汉后期人才凋零,让年龄老迈的廖化还要担任先锋,廖化最初仅仅是作为关羽手下的主簿,一个文职,是如何成长成一名大将的呢?而又是什么原因,让他看不起姜维用兵,结果还被他看对了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解析一下。

    01《三国演义》中的廖化

    一般来说,我们最先了解到廖化其人大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在《三国演义》中,廖化登场是在第二十七回,当时,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封金挂印护送者二位嫂嫂前去河北寻兄,结果廖化同伴杜远半路上却将刘备二位夫人劫掠上山,并想跟廖化一人分一个当作妻子,廖化得知是刘备的夫人后,想要放他们回去,杜远不从,廖化便将其杀了,后送二位夫人回到了关羽身边,并请求关羽能够让他跟随,而关羽却考虑到他是黄巾余党而婉拒了。

    后来再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刘备入主益州之后的事情了,他投靠刘备后,被派往了荆州辅助关羽,并担任先锋,屡建战功,直到吕蒙白衣渡劫,荆州丢失,廖化奉命突围回成都报信。

    关羽死后,他又被刘备带着一起伐吴;刘备死后,则跟着诸葛亮伐魏,基本都是担任先锋,还差点抓到司马懿;诸葛亮死后,他跟着姜维继续北伐,最终因刘禅投降而跟随姜维诈降钟会,后因谋划复国事败,忧愤而死。

    在《三国演义》中,廖化始终是个武将身份,虽然当过黄巾军,当过土匪头子,但是却心有正义,向往光明,始终对刘备、关羽等人有着崇拜之情,为蜀汉江山抛头颅洒热血,不愧是一名好汉。

    02正史中的廖化

    但在正史上,廖化则有着不一样的一面,首先他不是什么黄巾军,更不是什么土匪头子,反而是一个出身豪门的有身份的人,一直在关羽帐下当一名主簿,也就是类似文书的官职。

    当关羽荆州兵败被杀,廖化没有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成功突围去成都报信,而是成了俘虏,但是他对蜀汉的感情完全不逊色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他选择了诈死,成功金蝉脱壳,带着老母亲日夜西行,一走就是两年多,直到碰到了率军伐吴的刘备。

    刘备见到如此忠心耿耿的廖化,属实十分感动,当即任命他为宜都郡太守,并让其为别督,跟随刘备伐吴,不过这一次,廖化又经历了夷陵之败,几年间两次惨败,也算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了。

    刘备郁郁而终后,刘禅对廖化也很是照顾,一路升官,但是大权在握的诸葛亮并没有怎么重用他,从诸葛亮推荐蒋琬为茂才,而蒋琬却退让给廖化等人一事来看,廖化作为文官还是很有一套的。

    等诸葛亮去世之后,廖化却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期,开始带兵打仗了,并且屡立战功,但是当他看到姜维用兵后,却十分看不上,并且预言了姜维的失败。

    据《汉晋春秋》记载,姜维率军出狄道伐魏,廖化直言“姜维用兵不收敛,必遭恶果,智谋也没超过敌人,实力还比人家弱,但是却穷兵黩武,这怎么能生存下去?”结果被他言中了,姜维被邓艾击败,无奈退回沓中。

    廖化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诸葛亮厉不厉害,尚不敢用“子午谷奇谋”,而姜维智力也没有超过敌人,完全就是一瓶不满,半瓶子咣当。狄道易守难攻,强攻必要遭受重大损失,事实也正如他所料。

    03廖化跟关羽学到了什么?

    我们都知道关羽为人高傲,廖化看不起姜维用兵,是因为他跟关羽学到了高傲吗?其实不然,廖化开始虽然仅仅是作为一个主簿跟随在关羽身边,但是对于行军打仗来说,依然可以耳濡目染,关羽在荆州经历了巅峰也经历了低谷,都在廖化眼中。

    关羽失败在于低估了敌人,调走了荆州守军来围攻樊城,而这也为他兵败身死埋下了祸根,廖化清楚的知道,即便是关羽这样的万人敌,依然会在阴沟里翻船,凡是除非有绝对的把握,贸然用险必将遭受灾祸。

    非要说廖化跟关羽学到了什么,那可能就是失败的经验,因此,当他得知姜维用兵强攻狄道之后,就看出姜维必败。

    单字解释: 廖 化 跟 关 羽 学 到 了 什 么 ? 让 他 看 不 起 姜 维 用 兵 结 果 还 被 他 看 对 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