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男子和妻子生两女一子,又领养邻居两个儿子,死后却无人安葬

2024.05.02 | lishimi | 次围观

向阳村的赵德,活着的时候是个风云人物。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他年轻的时候是队里的大队长,后来又下海经商成了大老板。他和妻子一共生了两女一子,又领养了邻居两个儿子,死后留下大笔遗产,却没想到,亲生儿女和两个养子都不愿意给他办丧事。了解这事来龙去脉的村民们都说,赵德是活该。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四十多年前说起。

四十多年前,赵德在父母的张罗下,和同村的张凤成了夫妻。张凤是个包子性格,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在家听父母的话,成了婚后就事事听公婆和丈夫的,让干啥就干啥,从来不张嘴说个“不”字。开始的时候赵德还挺满意的,时间长了,他就不把张凤当回事了,反正张凤好欺负,他想发脾气就发脾气,在外面抽烟喝酒打牌胡来,张凤也从不敢说他。

那时候大伙在打谷场打稻子打小麦,用的是老式的脱粒机,农村人称“小老虎”。“小老虎”很重,得三四个男人一起抬,用它脱稻麦,也有风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伤到手。那时候,这活都是家里男人干。可是赵德不仅不帮张凤的忙,还不许村里别人帮忙,要是哪个人看张凤可怜想去帮忙,赵德就把张凤骂一顿,说她不安分,久而久之,也没人帮张凤的忙了。每次农忙,都是张凤一个人,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要说赵德不帮自己媳妇的忙,干嘛去了呢?原来他去给隔壁邻居家帮忙去了。隔壁邻居人称“阿红嫂”,阿红嫂自己有丈夫,可是丈夫年轻的时候就因意外瘫痪在床了,那时候除了瘫痪的丈夫,就只有阿红嫂和两个年幼的儿子,不顶事。阿红嫂是个泼辣的性格,长得也漂亮,赵德看了心痒痒的,两个人一来二去,就搭上了。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从此以后,赵德连家也不回了,就住在了隔壁阿红嫂家。那时候他和张凤已经生了两个女儿,赵德就这样抛弃了自己的妻女,和阿红嫂搭伙过日子,帮阿红嫂养育孩子,阿红嫂的丈夫也没办法。张凤天天在家以泪洗面,求了赵德无数次,赵德也没有回心转意。

就这么过了七八年,村里人都不把张凤和赵德当两口子了。那会,村里有个木匠,喜欢上了老实的张凤。他跟张凤说:“赵德对你不好,你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苦了这么多年,你还守着他干嘛?你跟他离婚吧,我娶你,我会好好待你的。”木匠每天帮张凤挑水、干农活、做家务,这样的举动打动了张凤。张凤就去跟赵德说,你既然不喜欢我,那我们离婚吧。

却没想到,几天后的一个下午,赵德喝醉了酒,回了家,将张凤拖进了房里。十个月后,张凤生下了一个男孩,她和木匠的婚事自然也就吹了。而赵德,却跟个没事人一样,依旧回了隔壁,和阿红嫂过日子。

赵德成了大老板后,找了个律师,和自己的三个亲生子女断绝了关系,又认阿红嫂的两个儿子做了养子。四十多年来,张凤一个人将三个孩子抚养长大,她去世的时候对三个子女说:“以后不管你们爸爸多有钱,都不要去找他,他跟你们也没有关系。”

又过了几年,赵德生病去世了,他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两个养子。然而没想到,两个养子却不愿意给他办丧事,而是要把他送到张凤家去。面对村里人的指责时,两个养子振振有词:“我们自己亲爸还活着呢,怎么能给别人办丧事?他跟我家没有关系,我们没有义务给他办,要是给他办了,老祖宗不答应的。”村里人暗地里都骂,你们拿人家钱的时候,怎么不说跟人家没关系呢?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张凤的两女一子自然也不愿意,说我们早跟他断绝关系了,法律上承认了的,他没养过我们,他跟我们也没关系。

最后,赵德由村里负责草草安葬。

单字解释: 男 子 和 妻 子 生 两 女 一 子 又 领 养 邻 居 两 个 儿 子 死 后 却 无 人 安 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