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蒋介石在三个关键时刻,处决了三个人,从此走上不归路_下野_王天培_邓演达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原标题:蒋介石在三个关键时刻,处决了三个人,从此走上不归路,蒋介石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只要谁得罪了他,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比如蒋介石三次下野,就迁怒于人,每次下野都会秘密处决一个人,都有谁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第一次下野,处决的是王天培。,王天培是北伐名将,1927年被任命为第三路军前敌总指挥,只用14天就攻下了重镇徐州。,就在这时,王天培突然接到蒋介石的紧急命令:一是停止北伐,火速回师“讨逆”;二是捕杀军中的共产党员。,原来,蒋介石眼看北伐即将成功,就开始抢夺胜利果实,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向共产党员举起了屠刀。,王天培向来支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不愿同室操戈,就把麾下的共产党员都转移到安全之地,并发表《告本军全体武装书》,呼吁:“亲爱的武装同志们,我们已经消灭了北洋军阀大部主力,北伐成功的日子已为期不远。而在此大好形势下,我革命阵营内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权力之争,致使北伐停止。对此,我全体同志务必要有清醒认识: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出卖中华,荼毒民众,乃为中华民族之死敌,我们应该坚决消灭之,而不应该回头打内战。”,,王天培的做法,激怒了蒋介石,就故意克扣王天培的军队粮饷,导致徐州军心不稳,北洋军阀趁机反攻,王天培孤掌难鸣,致使徐州失守。,不久后,宁汉合流,蒋介石带兵攻打徐州,惨遭失败,恼羞成怒,就把徐州失守的责任都推给王天培,并把他扣押在南京。,与此同时,早就对蒋介石不满的李宗仁等人借机发难,逼其下野。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被迫下野。,但是,蒋介石不甘心下野,仍然在积极准备复出,为了清除反对势力,就暗中密令南京军事委员会将王天培处决,时间是1927年9月2日,王天培年仅38岁。,第二次下野,处决的是邓演达。,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以铁腕手段掌握了国民党的军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能成为独裁者,党内还有胡汉民等人与他抗衡。,,1931年2月26日,蒋介石以开会为名,把胡汉民软禁起来,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汪精卫、李宗仁、孙科等人纷纷联合起来反蒋。,蒋介石倍感压力,他知道,只有下野才能平息众怒,但在下野前,他还要处决一个人,就是邓演达。,邓演达是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也是孙中山先生的拥护者,对蒋介石践踏三民主义、三大政策的行为深恶痛绝,多次撰写文章抨击他。,“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邓演达与宋庆龄等人联合反蒋,结果被逼出国避难。,1930年,邓演达回国,组织了“黄埔革命同志会”,再度进行反蒋活动。,1931年8月17日,邓演达被叛徒出卖,在上海租界被捕,蒋介石多次派人劝降,都被邓演达严词拒绝。,11月29日,蒋介石在下野前夕,下令将邓演达秘密杀害。,,邓演达被害后,宋庆龄公开发表通电,说:“中国国民党早已丧失其革命集团之地位,至今已成为不可掩蔽之事实。亡国民党者,非其党外之敌人,而为其党内之领袖!”,第三次下野,处决的是陈仪。,1949年1月,“三大战役”已经步入尾声,解放军横扫千军如卷席,解放全国已经势不可挡。,这时,桂系首脑李宗仁趁机逼宫,美国人又对蒋介石的表现过于失望,就转而支持李宗仁。,蒋介石知道已经无可挽回,就再次以退为进,宣布下野,隐于幕后,为自己谋求后路。,这次下野,又有一位大人物栽在蒋介石的手里,就是陈仪。,,陈仪早年在日本留学时,与蒋介石是同窗好友,回国后的发展也很不错,担任过第25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大学校长、台湾省行政长官、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1948年11月,浙江省警保处处长毛森准备处决10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但是,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陈仪不仅拒绝,还下令放人。,这个举动,无疑让蒋介石非常不满。,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后,陈仪在李济深等人的劝说下,想学傅作义起义,就找到以前的老部下汤恩伯,想拉拢他一起起义。,但是,汤恩伯是蒋介石的铁杆拥护者,转头就向蒋介石告了密,蒋介石极为震怒,立即下令逮捕陈仪。,陈仪被捕后,始终拒绝向蒋介石认错,最终被蒋介石下令枪决。,,纵观蒋介石的这三次下野,每次都会借机除掉阻碍自己的人,以为只要除掉了这些人,就没有人再跟自己作对了。,但是,蒋介石始终都没能明白,到底如何才能真正赢得民心。,王天培在被扣押时,曾当面对蒋介石说:“得道者得天下,失道者失天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总司令好自为之!”,可惜,蒋介石不会听他的,在“失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只能逃往台湾,客死他乡。,(参考资料:《蒋介石传》《蒋介石年谱》《蒋介石历史真相》) ,

    原标题:蒋介石在三个关键时刻,处决了三个人,从此走上不归路

    蒋介石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只要谁得罪了他,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比如蒋介石三次下野,就迁怒于人,每次下野都会秘密处决一个人,都有谁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第一次下野,处决的是王天培。

    王天培是北伐名将,1927年被任命为第三路军前敌总指挥,只用14天就攻下了重镇徐州。

    就在这时,王天培突然接到蒋介石的紧急命令:一是停止北伐,火速回师“讨逆”;二是捕杀军中的共产党员。

    原来,蒋介石眼看北伐即将成功,就开始抢夺胜利果实,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向共产党员举起了屠刀。

    王天培向来支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不愿同室操戈,就把麾下的共产党员都转移到安全之地,并发表《告本军全体武装书》,呼吁:“亲爱的武装同志们,我们已经消灭了北洋军阀大部主力,北伐成功的日子已为期不远。而在此大好形势下,我革命阵营内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权力之争,致使北伐停止。对此,我全体同志务必要有清醒认识: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出卖中华,荼毒民众,乃为中华民族之死敌,我们应该坚决消灭之,而不应该回头打内战。”

    王天培的做法,激怒了蒋介石,就故意克扣王天培的军队粮饷,导致徐州军心不稳,北洋军阀趁机反攻,王天培孤掌难鸣,致使徐州失守。

    不久后,宁汉合流,蒋介石带兵攻打徐州,惨遭失败,恼羞成怒,就把徐州失守的责任都推给王天培,并把他扣押在南京。

    与此同时,早就对蒋介石不满的李宗仁等人借机发难,逼其下野。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被迫下野。

    但是,蒋介石不甘心下野,仍然在积极准备复出,为了清除反对势力,就暗中密令南京军事委员会将王天培处决,时间是1927年9月2日,王天培年仅38岁。

    第二次下野,处决的是邓演达。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以铁腕手段掌握了国民党的军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能成为独裁者,党内还有胡汉民等人与他抗衡。

    1931年2月26日,蒋介石以开会为名,把胡汉民软禁起来,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汪精卫、李宗仁、孙科等人纷纷联合起来反蒋。

    蒋介石倍感压力,他知道,只有下野才能平息众怒,但在下野前,他还要处决一个人,就是邓演达。

    邓演达是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也是孙中山先生的拥护者,对蒋介石践踏三民主义、三大政策的行为深恶痛绝,多次撰写文章抨击他。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邓演达与宋庆龄等人联合反蒋,结果被逼出国避难。

    1930年,邓演达回国,组织了“黄埔革命同志会”,再度进行反蒋活动。

    1931年8月17日,邓演达被叛徒出卖,在上海租界被捕,蒋介石多次派人劝降,都被邓演达严词拒绝。

    11月29日,蒋介石在下野前夕,下令将邓演达秘密杀害。

    邓演达被害后,宋庆龄公开发表通电,说:“中国国民党早已丧失其革命集团之地位,至今已成为不可掩蔽之事实。亡国民党者,非其党外之敌人,而为其党内之领袖!”

    第三次下野,处决的是陈仪。

    1949年1月,“三大战役”已经步入尾声,解放军横扫千军如卷席,解放全国已经势不可挡。

    这时,桂系首脑李宗仁趁机逼宫,美国人又对蒋介石的表现过于失望,就转而支持李宗仁。

    蒋介石知道已经无可挽回,就再次以退为进,宣布下野,隐于幕后,为自己谋求后路。

    这次下野,又有一位大人物栽在蒋介石的手里,就是陈仪。

    陈仪早年在日本留学时,与蒋介石是同窗好友,回国后的发展也很不错,担任过第25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大学校长、台湾省行政长官、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

    1948年11月,浙江省警保处处长毛森准备处决10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但是,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陈仪不仅拒绝,还下令放人。

    这个举动,无疑让蒋介石非常不满。

    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后,陈仪在李济深等人的劝说下,想学傅作义起义,就找到以前的老部下汤恩伯,想拉拢他一起起义。

    但是,汤恩伯是蒋介石的铁杆拥护者,转头就向蒋介石告了密,蒋介石极为震怒,立即下令逮捕陈仪。

    陈仪被捕后,始终拒绝向蒋介石认错,最终被蒋介石下令枪决。

    纵观蒋介石的这三次下野,每次都会借机除掉阻碍自己的人,以为只要除掉了这些人,就没有人再跟自己作对了。

    但是,蒋介石始终都没能明白,到底如何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王天培在被扣押时,曾当面对蒋介石说:“得道者得天下,失道者失天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总司令好自为之!”

    可惜,蒋介石不会听他的,在“失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只能逃往台湾,客死他乡。

    (参考资料:《蒋介石传》《蒋介石年谱》《蒋介石历史真相》)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