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消失五百年的僰人,在云南再次出现!僰人悬棺的真相又是什么?_洞穴_进行_灵魂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原标题:消失五百年的僰人,在云南再次出现!僰人悬棺的真相又是什么?,秦汉时期,在今四川宜宾地区有一个僰(bó)人聚集地,被称为“僰国”,僰人首领因跟随周武王伐纣立功而被封为“僰候”,在今川南和滇东北建立起“僰候国”,直到明朝万历年间,僰人遭到封建王朝围剿,数量骤减,清朝时有关僰人的信息已经无法在任何史书中找到了,他们好像突然人间蒸发了一样,难道这个民族已经消失了吗?,历史学家却认为僰人并没有消失,猜测或许是因为某种原因他们不敢再沿用僰这个族名,改名换姓成别的民族分散居住在云贵川地区。,,最开始研究人员认为白族是僰人的后裔,依据的是元代李京《云南志略》:“故中庆、威楚、大理、永昌皆僰人,今转为白人矣。”,不过元代距今也已有一千年左右了,中国文字的读音和意思都发生了不少变化,尚未发现确凿证据能证明僰人是白族祖先。反倒是居住在云南省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的白泥塘村村民在风俗习惯上出现大量和僰人的相同点。,,首先是当地妇女所穿着的华丽民族服饰上太阳和大海的纹饰,镶嵌着海贝的鸡冠帽与历史记载的僰人装束相同。,另外研究人员发现当地村民都有两颗闪闪发光的金属牙齿,这难道是一种特殊的时尚吗?村民们解释说这个风俗是组上流传下来的,为了防止人染上瘴气,因牙关紧闭无法灌食汤药而毙命,先将牙齿拔掉,关键时刻可以救命。,,这也完全符合《新唐书》中对僰人的描述:“又有乌武僚,地多瘴毒,中者不能饮药,故自凿齿。”不过凿齿并不是僰人独有的习俗,在越、僚、乌浒等古族甚至是东南亚,美洲等许多国家都曾盛行过,严格来说,这并不能证明当地人是僰人的后裔。,为了进一步解开这个疑惑,研究人员决定采用最稳妥的方式—DNA检测,将村民DNA进行比对后发现他们身上流着百越族的血液,而当地方言僰与白的发音碰巧也相同,这是不是意味着百越族有可能是僰人的后代呢?,,另外研究人员在村里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小的“祖棺”,将樱桃树或者桦桃树的树干凿成高30厘米直径40厘米的筒状,从取材到凿刻都需要保持祖棺全程悬空的状态,祖棺并不是用来放骨灰或者尸体的,而是用来装“留有”祖先灵魂的铜片,之所以需要全程悬空,就是为了不让灵魂接触大地,他们认为这样死去的人才能进入极乐世界。,祖棺需要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族长一人保管,平时由族长存放在只有自己知道的隐蔽的天然洞穴里,每当祭祖时再取出供后人祭拜,每次祭拜完后需要转移到新的洞穴里,再将洞口封起来。,,这种丧葬方式与史书记载的僰人洞穴葬的方式也很相似。,僰人深信人是有灵魂的,在死者临死记即将咽气之时,会取一块薄铜片在死者脸上方剪出一块宽4厘米的半身侧像,再刻上五官,这样就等于把死者的灵魂留在了铜片里,铜片上还要蘸上后代的手指血,并妥善保管,意味着血肉相连,世代相传,在祭祖时交由族长实行洞穴葬。,而在这种洞穴葬出现之前,悬棺葬才是最普遍的丧葬方式,由于当年僰人战败逃亡,无法携带沉重的棺木,便改成了洞穴葬的方式。,,1974年四川博物馆发掘出10具悬棺,其中几具尸体上颌侧牙有被凿掉的痕迹,因此初步判断为是僰人的悬棺,除了尸体外,棺材里还有镶金边的华丽丝麻织品,瓷器,骨质装饰品等陪葬物,在当地的山谷悬崖上像这样的悬棺有两百多具,这些重达半吨的棺材分布在20-100米的绝壁上,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通过在岩壁上打孔插入两根木桩后将棺材平放在木桩上,另一头放在天然岩穴里。,,在这样陡峭的悬崖上进行这样巨大的工程,对于当时落后的古人来说绝非易事,至于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众说纷纭,最可靠的一种猜想是通过身缠藤索的“蜘蛛人”从崖顶悬吊而下,类似于现在城市里的水泥工,在峭壁上凿孔,放上木桩,再用绳索吊着空的棺木放置在木桩上,再将尸体以及陪葬品用同样的方式放入棺木中,最后盖上沙子防止尸体腐蚀,然后盖棺完成安葬。,据统计僰人死亡人数至少有几万,而这样的悬棺只有不足一万,说明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悬棺葬,史书记载表示僰人中只有身份显赫的人才有资格用悬棺葬。,研究人员将村民棺内的铜片进行分析后发现,根据其氧化程度推断约有五百年左右历史,这正好与僰人洞穴葬替代悬棺葬的年份相符,这是否也是当地人是僰人后代的有力证明呢?,,白泥塘村交通不便,几乎完全与外界隔绝,虽然落后,却也将不少古老文化风俗传承地很好,除了民族服饰和丧葬方式外,每年一度的“清洗灵魂”祭祀仪式也非常有趣。,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属蛇日,全族人聚集在一起杀猪宰羊,再由族长带领携带祭品前往祖棺安放地,族长从洞穴中取出祖棺后,会对里面的铜片数量进行清点,如果出现增减,族长会查明原因,并进行增补或减少保持原有数量,再用清酒清洗装有“灵魂”的铜片,最后摆上祭品供奉先祖。,,祭祀结束后,族长会用新的白麻布包好这些铜片并放回祖棺内,再寻找新的安放点。,此外还有一种将新生儿放在水里“过江”的风俗,据说是因为祖先是渡江逃难到这里来的,这也是对祖先的一种特殊纪念方式。,虽然白泥塘村的村民信息闭塞,在文化传承这一块做的确实非常好了,近几十年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不少古老的传统文化都渐渐被人类摈弃,如果不是有白泥塘村这样与世隔绝的地方存在,或许僰人文化现在已经踪迹无循,永远成为历史书上的传说,如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丢下我们瑰丽的民族文化,或许能让我们精神上更富足,你认为呢?,作者:荒诞猫 校稿:川川,,

    原标题:消失五百年的僰人,在云南再次出现!僰人悬棺的真相又是什么?

    秦汉时期,在今四川宜宾地区有一个僰(bó)人聚集地,被称为“僰国”,僰人首领因跟随周武王伐纣立功而被封为“僰候”,在今川南和滇东北建立起“僰候国”,直到明朝万历年间,僰人遭到封建王朝围剿,数量骤减,清朝时有关僰人的信息已经无法在任何史书中找到了,他们好像突然人间蒸发了一样,难道这个民族已经消失了吗?

    历史学家却认为僰人并没有消失,猜测或许是因为某种原因他们不敢再沿用僰这个族名,改名换姓成别的民族分散居住在云贵川地区。

    僰人的后代在哪里?

    最开始研究人员认为白族是僰人的后裔,依据的是元代李京《云南志略》:“故中庆、威楚、大理、永昌皆僰人,今转为白人矣。”,不过元代距今也已有一千年左右了,中国文字的读音和意思都发生了不少变化,尚未发现确凿证据能证明僰人是白族祖先。反倒是居住在云南省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的白泥塘村村民在风俗习惯上出现大量和僰人的相同点。

    是巧合还是必然

    首先是当地妇女所穿着的华丽民族服饰上太阳和大海的纹饰,镶嵌着海贝的鸡冠帽与历史记载的僰人装束相同

    另外研究人员发现当地村民都有两颗闪闪发光的金属牙齿,这难道是一种特殊的时尚吗?村民们解释说这个风俗是组上流传下来的,为了防止人染上瘴气,因牙关紧闭无法灌食汤药而毙命,先将牙齿拔掉,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这也完全符合《新唐书》中对僰人的描述:“又有乌武僚,地多瘴毒,中者不能饮药,故自凿齿。”不过凿齿并不是僰人独有的习俗,在越、僚、乌浒等古族甚至是东南亚,美洲等许多国家都曾盛行过,严格来说,这并不能证明当地人是僰人的后裔。

    为了进一步解开这个疑惑,研究人员决定采用最稳妥的方式—DNA检测,将村民DNA进行比对后发现他们身上流着百越族的血液,而当地方言僰与白的发音碰巧也相同,这是不是意味着百越族有可能是僰人的后代呢?

    另外研究人员在村里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小的“祖棺”,将樱桃树或者桦桃树的树干凿成高30厘米直径40厘米的筒状,从取材到凿刻都需要保持祖棺全程悬空的状态,祖棺并不是用来放骨灰或者尸体的,而是用来装“留有”祖先灵魂的铜片,之所以需要全程悬空,就是为了不让灵魂接触大地,他们认为这样死去的人才能进入极乐世界

    祖棺需要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族长一人保管,平时由族长存放在只有自己知道的隐蔽的天然洞穴里,每当祭祖时再取出供后人祭拜,每次祭拜完后需要转移到新的洞穴里,再将洞口封起来。

    僰人洞穴葬和悬棺葬

    这种丧葬方式与史书记载的僰人洞穴葬的方式也很相似

    僰人深信人是有灵魂的,在死者临死记即将咽气之时,会取一块薄铜片在死者脸上方剪出一块宽4厘米的半身侧像,再刻上五官,这样就等于把死者的灵魂留在了铜片里,铜片上还要蘸上后代的手指血,并妥善保管,意味着血肉相连,世代相传,在祭祖时交由族长实行洞穴葬。

    而在这种洞穴葬出现之前,悬棺葬才是最普遍的丧葬方式,由于当年僰人战败逃亡,无法携带沉重的棺木,便改成了洞穴葬的方式。

    1974年四川博物馆发掘出10具悬棺,其中几具尸体上颌侧牙有被凿掉的痕迹,因此初步判断为是僰人的悬棺,除了尸体外,棺材里还有镶金边的华丽丝麻织品,瓷器,骨质装饰品等陪葬物,在当地的山谷悬崖上像这样的悬棺有两百多具,这些重达半吨的棺材分布在20-100米的绝壁上,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通过在岩壁上打孔插入两根木桩后将棺材平放在木桩上,另一头放在天然岩穴里。

    在这样陡峭的悬崖上进行这样巨大的工程,对于当时落后的古人来说绝非易事,至于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众说纷纭,最可靠的一种猜想是通过身缠藤索的“蜘蛛人”从崖顶悬吊而下,类似于现在城市里的水泥工,在峭壁上凿孔,放上木桩,再用绳索吊着空的棺木放置在木桩上,再将尸体以及陪葬品用同样的方式放入棺木中,最后盖上沙子防止尸体腐蚀,然后盖棺完成安葬。

    据统计僰人死亡人数至少有几万,而这样的悬棺只有不足一万,说明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悬棺葬,史书记载表示僰人中只有身份显赫的人才有资格用悬棺葬

    研究人员将村民棺内的铜片进行分析后发现,根据其氧化程度推断约有五百年左右历史,这正好与僰人洞穴葬替代悬棺葬的年份相符,这是否也是当地人是僰人后代的有力证明呢?

    特别的“清洗灵魂仪式”和“过江风俗”

    白泥塘村交通不便,几乎完全与外界隔绝,虽然落后,却也将不少古老文化风俗传承地很好,除了民族服饰和丧葬方式外,每年一度的“清洗灵魂”祭祀仪式也非常有趣。

    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属蛇日,全族人聚集在一起杀猪宰羊,再由族长带领携带祭品前往祖棺安放地,族长从洞穴中取出祖棺后,会对里面的铜片数量进行清点,如果出现增减,族长会查明原因,并进行增补或减少保持原有数量,再用清酒清洗装有“灵魂”的铜片,最后摆上祭品供奉先祖。

    祭祀结束后,族长会用新的白麻布包好这些铜片并放回祖棺内,再寻找新的安放点。

    此外还有一种将新生儿放在水里“过江”的风俗,据说是因为祖先是渡江逃难到这里来的,这也是对祖先的一种特殊纪念方式。

    虽然白泥塘村的村民信息闭塞,在文化传承这一块做的确实非常好了,近几十年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不少古老的传统文化都渐渐被人类摈弃,如果不是有白泥塘村这样与世隔绝的地方存在,或许僰人文化现在已经踪迹无循,永远成为历史书上的传说,如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丢下我们瑰丽的民族文化,或许能让我们精神上更富足,你认为呢?

    作者:荒诞猫 校稿:川川

    参考资料:
    伍雪梅 陈杨《探秘四川珙县僰人悬棺:“蜘蛛人”特攻队安放?》华西都市报
    王卉《绝壁开棺 破译千古之谜》国家地理
    朱法飞《凿齿的神秘民族:丘北僰人》 知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