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洛克菲勒家族:靠石油发家的美国财阀,家族从未有过内斗风波_公司_炼油_开采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原标题:洛克菲勒家族:靠石油发家的美国财阀,家族从未有过内斗风波,1865年4月9日,美国南北战争落下了帷幕,主张废奴制的北方击败了热衷于种植园和蓄奴制的南方各州,美国正式确立了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内战结束后的美国,立刻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本土和外来的各路人士纷纷涌进这个冒险家的乐园。,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启,新资源石油的利用给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量石油开采企业应运而生,社会上涌现了一批吃石油饭的大企业家,而其中的佼佼者,正是标准石油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一 出名要趁早,1839年7月9日,洛克菲勒出生在纽约州哈德逊河畔的一个小镇里,他的父亲是当地出名的流动商贩,靠倒卖土地和私盐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父亲的熏陶下,洛克菲勒对经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高中辍学的洛克菲勒孤身前往克利夫兰,在一家外贸公司谋得了一份差事。,在外贸公司工作期间,洛克菲勒展现了自己万中无一的商业天赋,他通过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判断英国将在短期内发生大规模饥荒,购进大量小麦和火腿,赚了个盆满钵满。,,不过,当洛克菲勒要求老板论功行赏,并将自己的年薪提高到800美元时,却得到的是一口回绝。,怅然若失之下,洛克菲勒选择辞职。,回到家后,洛克菲勒向父亲讲述了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并希望父亲能给自己提供1000美元的借款,外加自己积攒的几百美元积蓄,他就能够与英国朋友克拉克合资创立一家公司。,不久,原始资本规模为4000美元的“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顺利开张,公司的核心业务是经营肉类、小麦、牧草等农业制品,主要客户来自英德两国。,这时候的洛克菲勒,只有20岁。,,时间来到了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后,肉类等战略生存物资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生活物资品价格扶摇直上,订单如同雪片般朝洛克菲勒飞来。,在4年时间里,洛克菲勒狂赚10万美金,一举踏入了富豪的圈子中。,成为腰缠万贯的大商人后,农产品贸易这样的小打小闹已经满足不了洛克菲勒的胃口了。,,内战结束后,宾夕法尼亚州发现了石油,成千上万的商人就像当年的淘金热潮一样涌向了采油区,洛克菲勒不免有些心动。,最终,作为克利夫兰商界选出的代表,洛克菲勒决定亲自前往宾州的采油区,调查整个石油产业的生态环境。,来到产油地后,眼前的一切让洛克菲勒大失所望,产油区到处都是杂乱不堪的设备和破旧木屋。,目睹这般“繁荣”的景象后,洛克菲勒心中对时下的石油行业已经有了定论,如此疯狂且不科学的盲目开采,必然会对整个石油产业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害。,,果不其然,在洛克菲勒回到克利夫兰的一年半之后,美国原油价格开始出现暴跌,从原本的2美元一加仑跌到了0.22美元一加仑。,惊慌失措的采油商虽然联起手来人为抬价,但也没能扭转油价的颓势。,各路采购方都对石油抱着观望态度,最终导致油价进一步暴跌,直接跌到惊人的0.13美元一加仑。,油价跌到谷底后,洛克菲勒明白抄底的好时机到了,他开始筹备自己的炼油公司,洛克菲勒明白,油价下跌除了大量开采导致供大于求以外,低品质的石油也是原因之一。,,为了改变大规模低质量的石油开采现状,洛克菲勒从英国请来了专攻油母岩研究的安德鲁斯。,两人一拍即合,成立了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专攻石油开采和炼油。,二 商业帝国,有了安德鲁斯的帮助,洛克菲勒如虎添翼,很快就成了美国石油企业中的佼佼者。市面上的企业都把洛克菲勒家的原油制品当成金字招牌。,但洛克菲勒不满足于此,他决定扩大炼油设备,将日产量增至500桶。,在两年时间内,洛克菲勒又进账120万美元,公司财力大幅度提升,公司总部也迁入到了寸土寸金的纽约百老汇中,洛克菲勒的石油产业掀开了新的一页。,虽然此时洛克菲勒的公司已经是全美第一大的炼油公司,但他的野心不止于此,他的最终目的是要控制整个美国的炼油产业。,怎样控制整个炼油产业,是摆在洛克菲勒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贸然和其他竞争对手进行商业战争,虽有可能取胜,但自己所受的损失也将不可估量,思来想去,洛克菲勒决定将突破选择石油运输环节。,当时,为了抢夺石油物流市场这块大蛋糕,包括湖滨铁路、宾州铁路等在内的多家铁路公司,纷纷向炼油企业抛出折扣大礼包,彼此之间的价格战进行得如火如荼。,,见到如此市场态势,洛克菲勒主动出击,他找到了湖滨铁路公司的董事长,承诺愿意包租该公司上下游运输业拥有的全部油轮与车厢,但同时要将石油的运输费每桶降低7分钱,同时东海岸的长途运输费每桶降低5分钱。,虽然面对单位收费的降低,湖滨铁路董事长难免心在滴血,但掂量一下每天60辆车皮的石油运输量,最终还是爽快地在合同上画押签字。,看着湖滨铁路率先和洛克菲勒达成了一致,其余铁路公司不愿让湖滨铁路独享这块大蛋糕,纷纷向洛克菲勒抛来了橄榄枝,希望和洛克菲勒达成协定,组成更加互惠的商业同盟。,,经过了多方磋商后,洛克菲勒最终与运输公司联盟达成了秘密协定,该协定规定所有参与洛克菲勒商业联盟的铁路企业,必须按市场最低价来提供运输服务。,这些协议一经签订,洛克菲勒公司一夜之间取得了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直接成为了美国炼油行业的龙头,这种和物流企业私自定价的行为,导致其余炼油企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最终逼迫他们向洛克菲勒俯首称臣。,在控制了炼油和运输后,洛克菲勒将手伸到了上游的石油开产行业,他找到了各州石油开产行业联合会会长,答应以每桶4.75美元的超高价格收购石油,并且以现金形式交易。,各大石油开产企业听闻此消息,立刻加足马力,疯狂建设新油井,形成了两个礼拜的“井喷”。,,结果两个礼拜后,洛克菲勒宣布由于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将原有收购价格下调至2.5美元一桶。,这一招不可以不阴损,毕竟无数石油开产企业为了能和洛克菲勒做生意,从银行和私人手里借贷了大量资金,结果洛克菲勒说降价就降价,这些石油开产商瞬间债台高筑,无数人选择用手枪结果自己的一生,而他们留下来的石油开采设备,则被洛克菲勒以极低的价格购入。,就在洛克菲勒将采油企业一个个收编到自己的门下时,欧洲大陆爆发了普法战争,战火的蔓延不仅导致了美国石油出口市场的萎缩,同时也导致原油价格出现了大规模下跌,靠石油维生的中下企业叫苦不迭。,,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洛克菲勒见状,立刻与美国各大银行达成协议,银行停止向中小炼油企业提供贷款,并加快催债的步伐。,资金链断裂导致中小石油企业纷纷破产,沦为了洛克菲勒公司的附属。,从上游的石油开发、到中游的石油物流、再到下游的石油精炼与销售,洛克菲勒仅仅用了九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对石油产业的布局。,1870年,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之所以叫标准,是因为洛克菲勒视自己为整个石油行业的标准和标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巅峰时期,标准石油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石油运输和将近一半的石油开采。,,美国也在洛克菲勒的带领下,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垄断时代。,三 财阀与政客,随着美国反垄断法的颁布,标准石油公司被强行拆分成了数家企业,美国政府此举也让洛克菲勒明白,要想让自己的产业万世不竭,必须要想办法在政坛中占有一席之地。,于是洛克菲勒开始了对家族的布局,他要求自己的子女除了参与基本的商业活动外,还要从事法律等政治相关工作。,洛克菲勒去世后,其后人按照他生前的理念,走上了政商结合的道路。,,纳尔逊·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的次子,虽然患有严重阅读障碍症,却成功创下4次连任纽约州州长的惊人纪录,而且还在尼克松政府中担任副总统。,与纳尔逊直接选择直接参政不同的是,洛克菲勒的三子戴维则选择了另一条路,作为商业帝国的第三代话事人,戴维与最有权势的政治家打交道的机会其实并不比纳尔逊要少。,援引相关消息人士的话而言,在戴维掌管家族企业期间,洛克菲勒家族基本上成了美国历代政府的幕后影子,成了操控国家内政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更重要的是,在通过政商结合和一系列手段给自己家族带来数十倍财富增长的基础上,洛克菲勒家族还通过资本运作,编织除了一张庞大的金融产业网,势力遍布基础工业的各个领域。,洛克菲勒财团旗下还有麦道、兰德等军工企业。,同时,洛克菲勒家族还和其他财团一起,控制着全美最大的民用航空公司,除了上述领域之外,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以及文学艺术的投资,同样也是洛克菲勒家族资产网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譬如大名鼎鼎的芝加哥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背后都有整个家族的影子,其中洛克菲勒大学还是世界上在生物医药学领域拥有最多诺贝尔奖的机构。,如果说韩国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三星,那么美国人的衣食住行,同样也离不开洛克菲勒财团。,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和数代人的打拼,洛克菲勒家族积攒起了大量的财富,根据福布斯杂志给出的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洛克菲勒家族的总财产达到了110亿美元,家族内部从未发生过任何内斗风波。,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在洛克菲勒去世后,二代掌门人约翰创立了资产信托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洛克菲勒家族的信托本金自动传给受益人的子女,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而立之年后才能获得本金。,虽然和美国时下那群顶级富豪相比,洛克菲勒家族的财产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一个存在将近百年之久的0ld money,洛克菲勒家族在政商两界的影响力才是真正的财富。,在洛克菲勒的高管名单中,我们能看到各路知名政客,譬如布什父子。也能看到司法界赫赫有名的人士,比如退休的美国大法官,有了这些政坛风云人物的背书,洛克菲勒家族可以说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万世不竭。,,四 结语,作为改变美国历史的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凭借石油产业,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垄断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功,是靠自己毫无底线的商业竞争,踩着无数同行的尸体铸就的。,垄断让那个年代的美国政府变成了财阀的附属品,即便在罗斯福颁布了反垄断法之后,美国依旧无法摆脱财阀的影响。,,在今天,美国的大选成了各路政商结合体表演的舞台,军工复合体、互联网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国会大厦争了个头破血流,通过政治献金和各种手段,选出一个符合自己的利益的代言人,从而让自己的企业在未来发展中获得一片坦途。 ,

    原标题:洛克菲勒家族:靠石油发家的美国财阀,家族从未有过内斗风波

    1865年4月9日,美国南北战争落下了帷幕,主张废奴制的北方击败了热衷于种植园和蓄奴制的南方各州,美国正式确立了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

    内战结束后的美国,立刻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本土和外来的各路人士纷纷涌进这个冒险家的乐园。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启,新资源石油的利用给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量石油开采企业应运而生,社会上涌现了一批吃石油饭的大企业家,而其中的佼佼者,正是标准石油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

    一 出名要趁早

    1839年7月9日,洛克菲勒出生在纽约州哈德逊河畔的一个小镇里,他的父亲是当地出名的流动商贩,靠倒卖土地和私盐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父亲的熏陶下,洛克菲勒对经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高中辍学的洛克菲勒孤身前往克利夫兰,在一家外贸公司谋得了一份差事。

    在外贸公司工作期间,洛克菲勒展现了自己万中无一的商业天赋,他通过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判断英国将在短期内发生大规模饥荒,购进大量小麦和火腿,赚了个盆满钵满。

    不过,当洛克菲勒要求老板论功行赏,并将自己的年薪提高到800美元时,却得到的是一口回绝。

    怅然若失之下,洛克菲勒选择辞职。

    回到家后,洛克菲勒向父亲讲述了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并希望父亲能给自己提供1000美元的借款,外加自己积攒的几百美元积蓄,他就能够与英国朋友克拉克合资创立一家公司。

    不久,原始资本规模为4000美元的“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顺利开张,公司的核心业务是经营肉类、小麦、牧草等农业制品,主要客户来自英德两国。

    这时候的洛克菲勒,只有20岁。

    时间来到了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后,肉类等战略生存物资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生活物资品价格扶摇直上,订单如同雪片般朝洛克菲勒飞来。

    在4年时间里,洛克菲勒狂赚10万美金,一举踏入了富豪的圈子中。

    成为腰缠万贯的大商人后,农产品贸易这样的小打小闹已经满足不了洛克菲勒的胃口了。

    内战结束后,宾夕法尼亚州发现了石油,成千上万的商人就像当年的淘金热潮一样涌向了采油区,洛克菲勒不免有些心动。

    最终,作为克利夫兰商界选出的代表,洛克菲勒决定亲自前往宾州的采油区,调查整个石油产业的生态环境。

    来到产油地后,眼前的一切让洛克菲勒大失所望,产油区到处都是杂乱不堪的设备和破旧木屋。

    目睹这般“繁荣”的景象后,洛克菲勒心中对时下的石油行业已经有了定论,如此疯狂且不科学的盲目开采,必然会对整个石油产业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害。

    果不其然,在洛克菲勒回到克利夫兰的一年半之后,美国原油价格开始出现暴跌,从原本的2美元一加仑跌到了0.22美元一加仑。

    惊慌失措的采油商虽然联起手来人为抬价,但也没能扭转油价的颓势。

    各路采购方都对石油抱着观望态度,最终导致油价进一步暴跌,直接跌到惊人的0.13美元一加仑。

    油价跌到谷底后,洛克菲勒明白抄底的好时机到了,他开始筹备自己的炼油公司,洛克菲勒明白,油价下跌除了大量开采导致供大于求以外,低品质的石油也是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大规模低质量的石油开采现状,洛克菲勒从英国请来了专攻油母岩研究的安德鲁斯。

    两人一拍即合,成立了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专攻石油开采和炼油。

    二 商业帝国

    有了安德鲁斯的帮助,洛克菲勒如虎添翼,很快就成了美国石油企业中的佼佼者。市面上的企业都把洛克菲勒家的原油制品当成金字招牌。

    但洛克菲勒不满足于此,他决定扩大炼油设备,将日产量增至500桶。

    在两年时间内,洛克菲勒又进账120万美元,公司财力大幅度提升,公司总部也迁入到了寸土寸金的纽约百老汇中,洛克菲勒的石油产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虽然此时洛克菲勒的公司已经是全美第一大的炼油公司,但他的野心不止于此,他的最终目的是要控制整个美国的炼油产业。

    怎样控制整个炼油产业,是摆在洛克菲勒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贸然和其他竞争对手进行商业战争,虽有可能取胜,但自己所受的损失也将不可估量,思来想去,洛克菲勒决定将突破选择石油运输环节。

    当时,为了抢夺石油物流市场这块大蛋糕,包括湖滨铁路、宾州铁路等在内的多家铁路公司,纷纷向炼油企业抛出折扣大礼包,彼此之间的价格战进行得如火如荼。

    见到如此市场态势,洛克菲勒主动出击,他找到了湖滨铁路公司的董事长,承诺愿意包租该公司上下游运输业拥有的全部油轮与车厢,但同时要将石油的运输费每桶降低7分钱,同时东海岸的长途运输费每桶降低5分钱。

    虽然面对单位收费的降低,湖滨铁路董事长难免心在滴血,但掂量一下每天60辆车皮的石油运输量,最终还是爽快地在合同上画押签字。

    看着湖滨铁路率先和洛克菲勒达成了一致,其余铁路公司不愿让湖滨铁路独享这块大蛋糕,纷纷向洛克菲勒抛来了橄榄枝,希望和洛克菲勒达成协定,组成更加互惠的商业同盟。

    经过了多方磋商后,洛克菲勒最终与运输公司联盟达成了秘密协定,该协定规定所有参与洛克菲勒商业联盟的铁路企业,必须按市场最低价来提供运输服务。

    这些协议一经签订,洛克菲勒公司一夜之间取得了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直接成为了美国炼油行业的龙头,这种和物流企业私自定价的行为,导致其余炼油企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最终逼迫他们向洛克菲勒俯首称臣。

    在控制了炼油和运输后,洛克菲勒将手伸到了上游的石油开产行业,他找到了各州石油开产行业联合会会长,答应以每桶4.75美元的超高价格收购石油,并且以现金形式交易。

    各大石油开产企业听闻此消息,立刻加足马力,疯狂建设新油井,形成了两个礼拜的“井喷”。

    结果两个礼拜后,洛克菲勒宣布由于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将原有收购价格下调至2.5美元一桶。

    这一招不可以不阴损,毕竟无数石油开产企业为了能和洛克菲勒做生意,从银行和私人手里借贷了大量资金,结果洛克菲勒说降价就降价,这些石油开产商瞬间债台高筑,无数人选择用手枪结果自己的一生,而他们留下来的石油开采设备,则被洛克菲勒以极低的价格购入。

    就在洛克菲勒将采油企业一个个收编到自己的门下时,欧洲大陆爆发了普法战争,战火的蔓延不仅导致了美国石油出口市场的萎缩,同时也导致原油价格出现了大规模下跌,靠石油维生的中下企业叫苦不迭。

    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洛克菲勒见状,立刻与美国各大银行达成协议,银行停止向中小炼油企业提供贷款,并加快催债的步伐。

    资金链断裂导致中小石油企业纷纷破产,沦为了洛克菲勒公司的附属。

    从上游的石油开发、到中游的石油物流、再到下游的石油精炼与销售,洛克菲勒仅仅用了九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对石油产业的布局。

    1870年,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之所以叫标准,是因为洛克菲勒视自己为整个石油行业的标准和标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巅峰时期,标准石油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石油运输和将近一半的石油开采。

    美国也在洛克菲勒的带领下,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垄断时代。

    三 财阀与政客

    随着美国反垄断法的颁布,标准石油公司被强行拆分成了数家企业,美国政府此举也让洛克菲勒明白,要想让自己的产业万世不竭,必须要想办法在政坛中占有一席之地。

    于是洛克菲勒开始了对家族的布局,他要求自己的子女除了参与基本的商业活动外,还要从事法律等政治相关工作。

    洛克菲勒去世后,其后人按照他生前的理念,走上了政商结合的道路。

    纳尔逊·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的次子,虽然患有严重阅读障碍症,却成功创下4次连任纽约州州长的惊人纪录,而且还在尼克松政府中担任副总统。

    与纳尔逊直接选择直接参政不同的是,洛克菲勒的三子戴维则选择了另一条路,作为商业帝国的第三代话事人,戴维与最有权势的政治家打交道的机会其实并不比纳尔逊要少。

    援引相关消息人士的话而言,在戴维掌管家族企业期间,洛克菲勒家族基本上成了美国历代政府的幕后影子,成了操控国家内政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更重要的是,在通过政商结合和一系列手段给自己家族带来数十倍财富增长的基础上,洛克菲勒家族还通过资本运作,编织除了一张庞大的金融产业网,势力遍布基础工业的各个领域。

    洛克菲勒财团旗下还有麦道、兰德等军工企业。

    同时,洛克菲勒家族还和其他财团一起,控制着全美最大的民用航空公司,除了上述领域之外,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以及文学艺术的投资,同样也是洛克菲勒家族资产网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譬如大名鼎鼎的芝加哥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背后都有整个家族的影子,其中洛克菲勒大学还是世界上在生物医药学领域拥有最多诺贝尔奖的机构。

    如果说韩国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三星,那么美国人的衣食住行,同样也离不开洛克菲勒财团。

    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和数代人的打拼,洛克菲勒家族积攒起了大量的财富,根据福布斯杂志给出的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洛克菲勒家族的总财产达到了110亿美元,家族内部从未发生过任何内斗风波。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在洛克菲勒去世后,二代掌门人约翰创立了资产信托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洛克菲勒家族的信托本金自动传给受益人的子女,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而立之年后才能获得本金。

    虽然和美国时下那群顶级富豪相比,洛克菲勒家族的财产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一个存在将近百年之久的0ld money,洛克菲勒家族在政商两界的影响力才是真正的财富。

    在洛克菲勒的高管名单中,我们能看到各路知名政客,譬如布什父子。也能看到司法界赫赫有名的人士,比如退休的美国大法官,有了这些政坛风云人物的背书,洛克菲勒家族可以说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万世不竭。

    四 结语

    作为改变美国历史的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凭借石油产业,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垄断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功,是靠自己毫无底线的商业竞争,踩着无数同行的尸体铸就的。

    垄断让那个年代的美国政府变成了财阀的附属品,即便在罗斯福颁布了反垄断法之后,美国依旧无法摆脱财阀的影响。

    在今天,美国的大选成了各路政商结合体表演的舞台,军工复合体、互联网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国会大厦争了个头破血流,通过政治献金和各种手段,选出一个符合自己的利益的代言人,从而让自己的企业在未来发展中获得一片坦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