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解放前四川地区有袍哥,袍哥是哪些人?袍哥怎么来的?_贺龙_组织_社会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原标题:解放前四川地区有袍哥,袍哥是哪些人?袍哥怎么来的?,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何谓袍哥?《诗经》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或曰:“异姓如同胞,见面称哥弟,取‘胞’‘袍’谐音之义。”意即只要加入袍哥组织,就能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与共的兄弟。,袍哥是社会团体组织。袍哥的成分很复杂,包括社会各个阶层。袍哥组织的上层管理者大部都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基层以流氓无产者居多。抱团取暖,维护自己最大利益为目的。,,袍哥的源流无法考证,但活跃在晚清民国的社会中,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清末的各种反清斗争中,无论是四川的保路运动还是辛亥革命,到处都能见到四川袍哥的身影。抗日战争时期, 350 万川军出川抗日,中间也不乏四川袍哥。,四川袍哥各堂口设有内八堂、外八堂,内八堂是核心领导层,主持重大事务,按常例设12位大爷。外八堂由内八堂领导,有十个序列,称“十排”(十牌),当年贺龙是“十排老幺”。实际只有八牌,因为袍哥避忌四牌和七牌。,1909年,17岁的贺龙,在湖北恩施用骡马运盐巴,经当地同盟会员又是袍哥首领唐伯义介绍,加入袍哥组织,与其他兄弟一起参与反清斗争。有一回贺龙被抓,袍哥舵把子邓渊如,变卖家产,买通官府,营救贺龙,全了袍哥的“义”。,贺龙常年在外奔波,与各码头袍哥大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们都很喜欢这位“小老幺”。1911年,贺龙回老家与本县女子徐月饴结婚,贺龙有三个姐姐,三个姐夫都是袍哥组织的成员,大姐夫谷虎成了那一带的龙头大爷。一家人拉起了一支民团武装,声援辛亥革命。,1914年,留日青年陈图南到贺龙家乡发展“中华革命党”,贺龙用“贺云卿”的名字登记加入。1916年,贺龙带着袍哥兄弟,在石门县号召1千多农民,组成“湘西讨袁独立军”。从此,袍哥领袖兼革命党人的贺龙开始了戎马人生。,,

    原标题:解放前四川地区有袍哥,袍哥是哪些人?袍哥怎么来的?

    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

    何谓袍哥?《诗经》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或曰:“异姓如同胞,见面称哥弟,取‘胞’‘袍’谐音之义。”意即只要加入袍哥组织,就能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与共的兄弟。

    袍哥是社会团体组织。袍哥的成分很复杂,包括社会各个阶层。袍哥组织的上层管理者大部都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基层以流氓无产者居多。抱团取暖,维护自己最大利益为目的。

    袍哥的源流无法考证,但活跃在晚清民国的社会中,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清末的各种反清斗争中,无论是四川的保路运动还是辛亥革命,到处都能见到四川袍哥的身影。抗日战争时期, 350 万川军出川抗日,中间也不乏四川袍哥。

    四川袍哥各堂口设有内八堂、外八堂,内八堂是核心领导层,主持重大事务,按常例设12位大爷。外八堂由内八堂领导,有十个序列,称“十排”(十牌),当年贺龙是“十排老幺”。实际只有八牌,因为袍哥避忌四牌和七牌。

    1909年,17岁的贺龙,在湖北恩施用骡马运盐巴,经当地同盟会员又是袍哥首领唐伯义介绍,加入袍哥组织,与其他兄弟一起参与反清斗争。有一回贺龙被抓,袍哥舵把子邓渊如,变卖家产,买通官府,营救贺龙,全了袍哥的“义”。

    贺龙常年在外奔波,与各码头袍哥大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们都很喜欢这位“小老幺”。1911年,贺龙回老家与本县女子徐月饴结婚,贺龙有三个姐姐,三个姐夫都是袍哥组织的成员,大姐夫谷虎成了那一带的龙头大爷。一家人拉起了一支民团武装,声援辛亥革命。

    1914年,留日青年陈图南到贺龙家乡发展“中华革命党”,贺龙用“贺云卿”的名字登记加入。1916年,贺龙带着袍哥兄弟,在石门县号召1千多农民,组成“湘西讨袁独立军”。从此,袍哥领袖兼革命党人的贺龙开始了戎马人生。

    展开全文

    重庆、成都地区的袍哥组织,其形式与全省其他县市相类似,是横行组织,即所谓“兄弟道”,以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信条。

    联络的聚点,最初叫“山头”、“香堂”,随着参加的会众日益增多,才由山头、香堂改为“码头”(又叫“公口”、“社”)。

    码头要分五个堂口:“仁、义、礼、智、信”(又称威、德、福、智、宣)”。五个堂口是五类性质的人参加:仁字是旧社会有面子、有地位的人物,义字旗是有钱的绅士商家,礼字旗是小手工业劳动无产者。有几句概括特征的口头语:“仁字讲顶子,义字讲银子,礼字讲刀子”。

    做袍哥大爷,一般都是当时当地有权有势的人物,为了维护财产和特殊利益而加入袍哥,平时给兄弟们小恩小惠,说几句公道话,给自己树立主持公道的形象。

    渐渐袍哥大爷们威信很高,甚至知县也要礼敬他们三分。袍哥也是用仁义礼智信组成五堂,仁字号,义字号……。

    “风紧,扯乎!”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江湖黑话,而最懂江湖黑话和绿林切口的当属四川人。四川人不但懂还能说,而且天天说年年说。

    比如出卖朋友叫“点水”,鼓励加油叫“扎起”,折了面子叫“臊皮”,无法无天叫“天棒”,共同承担叫“打平伙”,遵守规矩叫“落教”,闯荡江湖叫“操社会”。这些曾经的江湖黑话和绿林切口,如今已成为四川话的一部分,人人都能说,这是四川话的一大特点。

    四川人讲四川话,四川话中多黑话。当然这并非因为四川人喜欢“操社会”,都是“不落教”的“天棒”,这些语言习惯的形成与 100 年前流行于四川重庆一带的袍哥组织有关。

    袍哥从何而来,说法不一!有说是以前川渝地区打家劫舍的强盗,有说是天地会的分支,无法考证。

    无论是打家劫舍还是反清复明,都是刀头舔血的勾当,杀头的买卖,自然都是秘密进行。加之入会者多为底层百姓,自然难以留下足够多的确凿史料,无法追究其缘由,也在情理之中。

    在民国时期,当时政府感觉袍哥会势力太大,政府机构也被称为“袍哥政府”,于是政府下令取缔袍哥会。命令下达后,各地的袍哥会组织都取下了自己公开悬挂的招牌,袍哥会再次由明转暗。直到解放后,袍哥会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袍哥会虽然已经消失,但是袍哥文化在川渝地区却保留了下来,很多当时袍哥会的切口用语,在今天依然在沿用,比如:抽底火、操社会、吃欺头、扎起、捡脚子、打让手、说聊斋、拉稀摆带、涮坛子、方起等等。

    解放前,四川袍哥组织,势力遍及各地,渗透进四川的各个领域,影响力很大。尤其是县级以下基层,简直是袍哥的天下,生杀予夺,全凭袍哥一句话。著名的川军将领樊绍曾,即樊哈儿,不仅仅是川军的师长,还是川东地区的最大袍哥。因此,连杜月笙到了四川,都必须要拜会结识樊哈儿。否则,在四川,寸步难行。可见,袍哥势力之大。

    解放初,四川土匪暴乱,很多都是国民党策动袍哥发动的。经过严厉的取缔,解放后,袍哥组织消声灭迹了。

    上一篇:1954年日内瓦会议风云录,周恩来:和平终能战胜战争_印度支那_中国_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推荐
    标签:地区 兄弟 社会 川军 切口 四川 大爷 组织 贺龙 黑话 袍哥
    • 首鼠两端的主人公是谁?成语首鼠两端的故事
    • 网站设计分析报告(共五则范文)
    • 国宝大熊猫资料
    • 燃灯道人是什么实力,为何会打不过赵公明?-趣历史网
    • 蚂蚁庄园古代的足球明星 中国历史上足球有名的人_赵匡胤_答案_课堂
    • 广东气温昨日破三人工降雨拉开序幕_飞外新闻
    • 当初风靡全国的麦乳精,为何突然消失?4个原因虽然残忍却非常现实_市场_竞争_兄弟
    • 历届美洲杯冠军有哪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