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初三有讲究,老话:初三3不做,文运难昌盛_祭祀_文昌诞_人们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原标题: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初三有讲究,老话:初三3不做,文运难昌盛,导读:,二月二都知道是龙抬头,但是二月初三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也非常的有讲究,甚至老话还有:“初三3不做,文运难昌盛”的说法,文运,文学的气运,指科举应试的运气。如今我们可以理解为考试的运气旺,逢考必过。,,农历的二月初三和文运是紧密相连的,这一天也叫“文昌诞”,在民间素有“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的说法。文昌,他是文人士子顶礼膜拜的司禄主文运的神灵。在不同的朝代,其化身也不一样,比如在周朝是张仲,到了汉朝变成了张良,后秦之世为张亚子,不过其品质都是秉性仁厚,爱民如子,为此很受学者的推崇。,事实上,在两宋以前,文昌仅仅还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它象征着文学。记得在《史记天官书》就有记载:“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星,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文昌星,人们看作是文运的象征。直到张亚子的出现,它才和人联系起来。张亚子是蜀人张育,在《明史》的《礼志》中记载:“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当时人们主要是为了歌颂他抗击战死、忠主救民之功绩。,后来随着不断的发展,文昌帝君成为了负责人们学习和考试的神,并且每逢二月初三,就要祭祀他,以求的文运昌盛。,第一:祭祀文昌,从唐朝一直到明清时期,都有祭祀文昌的一个习俗,历史上就有记载:“天下学官皆建立文昌祠”,祭祀文昌。,,而且祭祀的时候还分为道教祭祀、官方祭祀以及民间祭祀和官民合祭,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学业有成的一个期望,希望可以得到文昌君的庇佑。如今祭祀的方法也相对比较的简单,带上供品,直接去庙里祭祀就行。,在以前,人们祭祀完之后,还会吃上一顿油席,制作的方法也颇为的简单,用二三斤猪肉混合着大量的蔬菜,做成5小碟10大碗的油席,收费的价格也比较低,吃的人会相当的多。,,如今我们可以自己在家里准备一些吃的,只要寓意好就行,比如状元及第粥、年糕之类的,这种都有好的寓意,而且在这样的日子当中,吃上这些食物,也相当的应景,毕竟,吃油席,不是那个地方都可以吃到,而推荐的这些就比较容易了。,,推荐食谱:【状元及第粥】,所需食材:大米、猪肉、青菜末、玉米淀粉、盐、香油、蒜末、姜末,1、把米淘洗干净之后,放入到一个炖锅中。,2、把猪肉切成末,放入玉米淀粉和盐以及蒜末、姜末腌制一下。,3、米放入锅中之后,注入适量的清水,然后转中小火熬煮半小时左右,再把腌制好的肉放进去。,4、不断的进行搅拌,再放入青菜末,也可以放点其它蔬菜,最后放入一点盐,拌匀即可。,,在有些地方,还会出现迎圣迹的习俗。具体方法,把平时收集废弃的字纸做成字纸笼,笼子上要贴上“珍惜文字”的贴条,在这一天会把他们都焚烧掉,然后倒进河里或者江里,称之为“迎圣迹”。,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祈愿自己逢考必过,从而也告诫自己要珍惜纸张,不要过度的浪费。,【食刻说】,正月初三“文昌诞”,人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来保佑孩子,文运昌盛,这也是作为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平时还是要有好的导向,孩子勤奋学习,这个是必不可少的。 ,

    原标题: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初三有讲究,老话:初三3不做,文运难昌盛

    导读:

    二月二都知道是龙抬头,但是二月初三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也非常的有讲究,甚至老话还有:“初三3不做,文运难昌盛”的说法,文运,文学的气运,指科举应试的运气。如今我们可以理解为考试的运气旺,逢考必过。

    农历的二月初三和文运是紧密相连的,这一天也叫“文昌诞”,在民间素有“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的说法。文昌,他是文人士子顶礼膜拜的司禄主文运的神灵。在不同的朝代,其化身也不一样,比如在周朝是张仲,到了汉朝变成了张良,后秦之世为张亚子,不过其品质都是秉性仁厚,爱民如子,为此很受学者的推崇。

    “文昌”从星宿变成人格神祇?

    事实上,在两宋以前,文昌仅仅还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它象征着文学。记得在《史记天官书》就有记载:“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星,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

    文昌星,人们看作是文运的象征。直到张亚子的出现,它才和人联系起来。张亚子是蜀人张育,在《明史》的《礼志》中记载:“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

    当时人们主要是为了歌颂他抗击战死、忠主救民之功绩。

    后来随着不断的发展,文昌帝君成为了负责人们学习和考试的神,并且每逢二月初三,就要祭祀他,以求的文运昌盛。

    二月初三3不做,文运难昌盛,是哪3不做呢?

    第一:祭祀文昌

    从唐朝一直到明清时期,都有祭祀文昌的一个习俗,历史上就有记载:“天下学官皆建立文昌祠”,祭祀文昌。

    而且祭祀的时候还分为道教祭祀、官方祭祀以及民间祭祀和官民合祭,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学业有成的一个期望,希望可以得到文昌君的庇佑。如今祭祀的方法也相对比较的简单,带上供品,直接去庙里祭祀就行。

    第二:吃油席

    在以前,人们祭祀完之后,还会吃上一顿油席,制作的方法也颇为的简单,用二三斤猪肉混合着大量的蔬菜,做成5小碟10大碗的油席,收费的价格也比较低,吃的人会相当的多。

    如今我们可以自己在家里准备一些吃的,只要寓意好就行,比如状元及第粥、年糕之类的,这种都有好的寓意,而且在这样的日子当中,吃上这些食物,也相当的应景,毕竟,吃油席,不是那个地方都可以吃到,而推荐的这些就比较容易了。

    推荐食谱:【状元及第粥】

    所需食材:大米、猪肉、青菜末、玉米淀粉、盐、香油、蒜末、姜末

    1、把米淘洗干净之后,放入到一个炖锅中。

    2、把猪肉切成末,放入玉米淀粉和盐以及蒜末、姜末腌制一下。

    3、米放入锅中之后,注入适量的清水,然后转中小火熬煮半小时左右,再把腌制好的肉放进去。

    4、不断的进行搅拌,再放入青菜末,也可以放点其它蔬菜,最后放入一点盐,拌匀即可。

    第三:迎圣迹

    在有些地方,还会出现迎圣迹的习俗。具体方法,把平时收集废弃的字纸做成字纸笼,笼子上要贴上“珍惜文字”的贴条,在这一天会把他们都焚烧掉,然后倒进河里或者江里,称之为“迎圣迹”。

    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祈愿自己逢考必过,从而也告诫自己要珍惜纸张,不要过度的浪费。

    【食刻说】

    正月初三“文昌诞”,人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来保佑孩子,文运昌盛,这也是作为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平时还是要有好的导向,孩子勤奋学习,这个是必不可少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