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王大娘子的情感空巢,是康姨妈毒害盛老太太得手的主要原因之一_盛家_盛长柏_婆婆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原标题:王大娘子的情感空巢,是康姨妈毒害盛老太太得手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盛家的圆满,在《知否》里,盛家堪称圆满。,首先是家庭关系简单和睦。,《知否》中,宁远侯顾家是个是非窝,齐小公爷家人丁单薄,国舅沈从兴家里嫡庶不分。与这些家族相比,盛家关系算好了。,盛家内宅内曾经崛起过一个林小娘,但妻妾之争的惨烈程度比起其他家族要好得多;盛家几个兄妹之间时不时互相掐架,但也停留在在正常的小打小闹上;难得的是,盛家大房和二房之间,关系融洽,互帮互助,一起奔向美好未来。,其次是长辈懂理且严明。,盛家的当家长辈是两位盛家大老太太和盛家二老太太。,,两位老太太,历经大半生岁月,都在对方危难之际伸出援手,妯娌之间感情深厚。她们对待儿媳和子女,走宽厚柔和路线,不会仗着婆婆的地位,折磨虐待儿媳;对待孙辈,她们竭尽全力加以宠爱和保护。比如盛家大老太太坚持孙女盛淑兰和离,盛家二老太太对明兰的未来操碎了心。,遇上这样的婆婆,王大娘子婚后的日子过得很舒心。盛如兰都说她老娘这辈子没有吃过婆婆的苦,太幸运了。,第三是子女成器。,在天赋、家庭教育和个人努力下,盛家的孩子颇为出色。男孩子中,比如盛长柏,考中进士,做人老成,前途大好;就连一度被林小娘带歪的盛长枫,都被逼着考出功名。女孩子中,华兰温柔娴熟,行事聪明大气,成为盛家女孩子的活招牌。明兰出嫁后,更是成为京城贵妇社交圈的香饽饽。,盛家女孩子,在社交圈中的招牌算是打出来了。,二、王大娘子的福气,王大娘子是一个有福之人。,与她的姐姐康姨妈相比,她的婚姻要太多了。,首先是婆婆正派而又省事。,别人家的婆婆,以在儿媳面前摆谱为乐。盛老太太不热衷于此。,盛老太太不要王大娘子来立规矩,伺候她衣食起居,也不对王大娘子管家之事指手画脚。,王大娘子这个当家主母,好威风!威风到相好的官家太太都看不下去,劝她起码要把明面工作做好了,免得坏了自己的名声。,其次老公有能力又上进。,盛纮很喜欢妾侍林噙霜。为了心中佳人,一度打压正妻王若弗。不过这不妨碍盛纮对事业的经营和追求。盛纮起步低,但盛纮在岳家扶持和自身努力下,一步一步慢慢升迁,慢慢地反过来可以帮助康家和王家了。,,最后是儿女争气。,盛华兰姿容能力都很出色,高嫁到忠勤伯府,耗费十年把一个愚孝老公培养成一位心疼媳妇的丈夫;长子盛长柏更不用说,天赋好,读书用功,为人老成正派,除了严肃少点风情之外,找不出其他缺点。,初嫁盛家时,王大娘子有些埋怨父母。与姐夫家相比,盛家的门楣和家底逊色太多。随着盛家日子蒸蒸日上,她才后知后觉——老母亲为她找了一个很好的婆家。,三、格格不入的王大娘子,王大娘子身上有什么问题呢?,不过盛家和自身婚姻的圆满之处,难解王大娘子的情感空巢。,在盛家一大群聪明人之中,莽撞而又神经大条的王大娘子显得格格不入。,她是盛家的当家主母,还有三个和她血缘相关的孩子,但她从未融入盛家人的精神世界。,原著中,明兰曾经腹诽嫡母王女士,一出口立马就是冰山封印的效果。,所以她每次说话,都需要有人出来救场。,,华兰的婆婆袁夫人总是折腾华兰。后来,华兰的公公纳了一房小妾。袁夫人自己后院起火,就没有多少精力去折腾华兰了。对此,王女士:,王氏难抑得意,喜色道:“哈!现下袁夫人自顾不暇,你大姐姐如今日子好过多了,还叨念着说想你呢,你若没什么事,得空去瞧瞧罢。”,盛老太太觉得不妥,咳嗽一声。盛长柏的妻子海氏赶紧出来救场:“也没什么,不过是前阵子忠勤伯袁伯爷迎了位新姨娘进门,袁夫人想着新人不懂规矩,不会照料伯爷日常,须得教导一二,这才忙了些许。”,这说话的立意高度,高下立见。,盛家四个女婿过年时来走访岳家。王女士为了找存在感,当着众人面训斥明兰和墨兰,结果华兰都忍不住感叹老妈。,“华兰仰天叹息,这虽是自己的亲妈,但她真的不想帮她呀!”,,除了不会说话,王氏最大的问题是见识跟不上,“每逢大事糊涂”。,有两个情节特别能说明一点。,第一是盛长柏考中进士后,等着分配单位。盛纮带着盛长柏拜门递帖,疏通关系,把盛长柏分到了翰林院当庶吉士。翰林院工资低、事情多,但容易往中央部门升职,是个很好的镀金单位,“日后清贵无比”。但王大娘子很不爽。她认为翰林院又穷又苦,耗费这么多关系,为什么不让盛长柏去外地做官?外放官,收入高还是地方一把手,那才叫风光。,王女士这种想法,把盛纮气得不想和她说话。,第二是在盛长柏的婚事安排上。盛纮请求盛老太太出面,相中了海氏。王女士看中的是康姨妈家的女儿康允儿。王女士的私心是海氏门第高,家风严苛,她以后怎么在媳妇面前耍婆婆的威风?!,盛纮说不通,只能强令王女士不得干预盛长柏的婚事。王女士哭到盛老太太面前,盛老太太问她在儿子前程还是自己爽快上,她要什么?王氏才被说服。,四、王大娘子的情感空巢,作为观众,我们能看到王大娘子人生经历之中的幸运。因为无论是娘家还是夫家,她遇到的都是聪明良善之人。,作为一个角色,王大娘子自己和家人,在情感世界的交流沟通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她自己也很苦闷啊。,加上她每逢大事糊涂,盛老太太和盛纮平日里对王女士管制颇严,不剥夺她的官家权力,但大事上基本上是商量好了,才知会她一声,就为了防止她行事出错,踏破底线。,,盛老太太严防死守的一项,就是限制王女士和康姨妈往来。,原著比剧版的细节更为具体。,剧版中,康姨妈为了恶心明兰攀上顾廷烨,把自家庶女强塞给明兰,让明兰给顾廷烨纳妾。这才导致盛老太太暴怒,不允许王女士和康姨妈往来。,小说中,盛老太太早就看不惯康姨妈为人。加上如兰和王家外甥议亲时,被康姨妈撬了墙角。盛老太太恼恨康姨妈一方面求盛家办事,占着自家便宜却把自家当冤大头,早早就要求王女士不得和康姨妈保持往来。,王女士不乐意。明兰回门时,王女士都把康姨妈请到长辈席上,比盛家长辈还大牌,气得盛老太太当场就想揍王女士一顿。,,王女士离不开这个亲姐姐。丈夫和她感情疏离、婆婆和她不亲、儿子儿媳和她交流更少、女儿出嫁后见面不便,她在盛家的情感世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情感空巢。她不愁物质,对精神世界的渴求就会更强烈。,这个时候,康姨妈成了她仅有的感情寄托。康姨妈投其所好,听她唠叨,听她抱怨,觉得她是受到重视的。,当康姨妈提出毒害盛老太太之际,糊涂的王女士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个方案,因为康姨妈让她认为只是让盛老太太生病,无力压制自己而已。,殊不知,就是这么一个决定,把盛家拖入最大的一场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王女士的三个亲生儿女。,,在盛老太太中毒一事上,王女士是帮凶而非主谋。盛老太太之前早就觉察到康姨妈为人恶毒,早有防备。但王女士在盛家的情感空巢带来的孤寂感和边缘感,是康姨妈突破防备的主要缺口。,其实,王女士的情感空巢,并不是局限于影视剧角色和剧情之中。前不久微博上有一个热搜,叫做#为什么农村老人不愿和子女去城市生活#。,,讨论焦点除了生活环境和习惯之外,还在于老人社交生活的断层。儿女再孝顺,也要忙工作照顾孩子,每天能陪老人聊一个小时,都很奢侈。当农村老人从老家来到城市,过去几十年人生中积累下来的人际关系被拦腰斩断,孤独感、陌生感和拘束感袭来,他们成为新环境的困兽,郁郁寡欢却无能为力。,这种情感缺口,是比物质养老更为艰巨的挑战。 ,

    原标题:王大娘子的情感空巢,是康姨妈毒害盛老太太得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盛家的圆满

    在《知否》里,盛家堪称圆满。

    首先是家庭关系简单和睦。

    《知否》中,宁远侯顾家是个是非窝,齐小公爷家人丁单薄,国舅沈从兴家里嫡庶不分。与这些家族相比,盛家关系算好了。

    盛家内宅内曾经崛起过一个林小娘,但妻妾之争的惨烈程度比起其他家族要好得多;盛家几个兄妹之间时不时互相掐架,但也停留在在正常的小打小闹上;难得的是,盛家大房和二房之间,关系融洽,互帮互助,一起奔向美好未来。

    其次是长辈懂理且严明。

    盛家的当家长辈是两位盛家大老太太和盛家二老太太。

    两位老太太,历经大半生岁月,都在对方危难之际伸出援手,妯娌之间感情深厚。她们对待儿媳和子女,走宽厚柔和路线,不会仗着婆婆的地位,折磨虐待儿媳;对待孙辈,她们竭尽全力加以宠爱和保护。比如盛家大老太太坚持孙女盛淑兰和离,盛家二老太太对明兰的未来操碎了心。

    遇上这样的婆婆,王大娘子婚后的日子过得很舒心。盛如兰都说她老娘这辈子没有吃过婆婆的苦,太幸运了。

    第三是子女成器。

    在天赋、家庭教育和个人努力下,盛家的孩子颇为出色。男孩子中,比如盛长柏,考中进士,做人老成,前途大好;就连一度被林小娘带歪的盛长枫,都被逼着考出功名。女孩子中,华兰温柔娴熟,行事聪明大气,成为盛家女孩子的活招牌。明兰出嫁后,更是成为京城贵妇社交圈的香饽饽。

    盛家女孩子,在社交圈中的招牌算是打出来了。

    二、王大娘子的福气

    王大娘子是一个有福之人。

    与她的姐姐康姨妈相比,她的婚姻要太多了。

    首先是婆婆正派而又省事。

    别人家的婆婆,以在儿媳面前摆谱为乐。盛老太太不热衷于此。

    盛老太太不要王大娘子来立规矩,伺候她衣食起居,也不对王大娘子管家之事指手画脚。

    王大娘子这个当家主母,好威风!威风到相好的官家太太都看不下去,劝她起码要把明面工作做好了,免得坏了自己的名声。

    其次老公有能力又上进。

    盛纮很喜欢妾侍林噙霜。为了心中佳人,一度打压正妻王若弗。不过这不妨碍盛纮对事业的经营和追求。盛纮起步低,但盛纮在岳家扶持和自身努力下,一步一步慢慢升迁,慢慢地反过来可以帮助康家和王家了。

    最后是儿女争气。

    盛华兰姿容能力都很出色,高嫁到忠勤伯府,耗费十年把一个愚孝老公培养成一位心疼媳妇的丈夫;长子盛长柏更不用说,天赋好,读书用功,为人老成正派,除了严肃少点风情之外,找不出其他缺点。

    初嫁盛家时,王大娘子有些埋怨父母。与姐夫家相比,盛家的门楣和家底逊色太多。随着盛家日子蒸蒸日上,她才后知后觉——老母亲为她找了一个很好的婆家。

    三、格格不入的王大娘子

    王大娘子身上有什么问题呢?

    不过盛家和自身婚姻的圆满之处,难解王大娘子的情感空巢。

    在盛家一大群聪明人之中,莽撞而又神经大条的王大娘子显得格格不入。

    她是盛家的当家主母,还有三个和她血缘相关的孩子,但她从未融入盛家人的精神世界。

    原著中,明兰曾经腹诽嫡母王女士,一出口立马就是冰山封印的效果。

    所以她每次说话,都需要有人出来救场。

    华兰的婆婆袁夫人总是折腾华兰。后来,华兰的公公纳了一房小妾。袁夫人自己后院起火,就没有多少精力去折腾华兰了。对此,王女士:

    王氏难抑得意,喜色道:“哈!现下袁夫人自顾不暇,你大姐姐如今日子好过多了,还叨念着说想你呢,你若没什么事,得空去瞧瞧罢。”

    盛老太太觉得不妥,咳嗽一声。盛长柏的妻子海氏赶紧出来救场:“也没什么,不过是前阵子忠勤伯袁伯爷迎了位新姨娘进门,袁夫人想着新人不懂规矩,不会照料伯爷日常,须得教导一二,这才忙了些许。”

    这说话的立意高度,高下立见。

    盛家四个女婿过年时来走访岳家。王女士为了找存在感,当着众人面训斥明兰和墨兰,结果华兰都忍不住感叹老妈。

    “华兰仰天叹息,这虽是自己的亲妈,但她真的不想帮她呀!”

    除了不会说话,王氏最大的问题是见识跟不上,“每逢大事糊涂”。

    有两个情节特别能说明一点。

    第一是盛长柏考中进士后,等着分配单位。盛纮带着盛长柏拜门递帖,疏通关系,把盛长柏分到了翰林院当庶吉士。翰林院工资低、事情多,但容易往中央部门升职,是个很好的镀金单位,“日后清贵无比”。但王大娘子很不爽。她认为翰林院又穷又苦,耗费这么多关系,为什么不让盛长柏去外地做官?外放官,收入高还是地方一把手,那才叫风光。

    王女士这种想法,把盛纮气得不想和她说话。

    第二是在盛长柏的婚事安排上。盛纮请求盛老太太出面,相中了海氏。王女士看中的是康姨妈家的女儿康允儿。王女士的私心是海氏门第高,家风严苛,她以后怎么在媳妇面前耍婆婆的威风?!

    盛纮说不通,只能强令王女士不得干预盛长柏的婚事。王女士哭到盛老太太面前,盛老太太问她在儿子前程还是自己爽快上,她要什么?王氏才被说服。

    四、王大娘子的情感空巢

    作为观众,我们能看到王大娘子人生经历之中的幸运。因为无论是娘家还是夫家,她遇到的都是聪明良善之人。

    作为一个角色,王大娘子自己和家人,在情感世界的交流沟通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她自己也很苦闷啊。

    加上她每逢大事糊涂,盛老太太和盛纮平日里对王女士管制颇严,不剥夺她的官家权力,但大事上基本上是商量好了,才知会她一声,就为了防止她行事出错,踏破底线。

    盛老太太严防死守的一项,就是限制王女士和康姨妈往来。

    原著比剧版的细节更为具体。

    剧版中,康姨妈为了恶心明兰攀上顾廷烨,把自家庶女强塞给明兰,让明兰给顾廷烨纳妾。这才导致盛老太太暴怒,不允许王女士和康姨妈往来。

    小说中,盛老太太早就看不惯康姨妈为人。加上如兰和王家外甥议亲时,被康姨妈撬了墙角。盛老太太恼恨康姨妈一方面求盛家办事,占着自家便宜却把自家当冤大头,早早就要求王女士不得和康姨妈保持往来。

    王女士不乐意。明兰回门时,王女士都把康姨妈请到长辈席上,比盛家长辈还大牌,气得盛老太太当场就想揍王女士一顿。

    王女士离不开这个亲姐姐。丈夫和她感情疏离、婆婆和她不亲、儿子儿媳和她交流更少、女儿出嫁后见面不便,她在盛家的情感世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情感空巢。她不愁物质,对精神世界的渴求就会更强烈。

    这个时候,康姨妈成了她仅有的感情寄托。康姨妈投其所好,听她唠叨,听她抱怨,觉得她是受到重视的。

    当康姨妈提出毒害盛老太太之际,糊涂的王女士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个方案,因为康姨妈让她认为只是让盛老太太生病,无力压制自己而已。

    殊不知,就是这么一个决定,把盛家拖入最大的一场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王女士的三个亲生儿女。

    在盛老太太中毒一事上,王女士是帮凶而非主谋。盛老太太之前早就觉察到康姨妈为人恶毒,早有防备。但王女士在盛家的情感空巢带来的孤寂感和边缘感,是康姨妈突破防备的主要缺口。

    其实,王女士的情感空巢,并不是局限于影视剧角色和剧情之中。前不久微博上有一个热搜,叫做#为什么农村老人不愿和子女去城市生活#。

    讨论焦点除了生活环境和习惯之外,还在于老人社交生活的断层。儿女再孝顺,也要忙工作照顾孩子,每天能陪老人聊一个小时,都很奢侈。当农村老人从老家来到城市,过去几十年人生中积累下来的人际关系被拦腰斩断,孤独感、陌生感和拘束感袭来,他们成为新环境的困兽,郁郁寡欢却无能为力。

    这种情感缺口,是比物质养老更为艰巨的挑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