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不只是吃,广州人过冬至,最重要是这件事……_汤圆_汉代_贺冬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原标题:不只是吃,广州人过冬至,最重要是这件事……,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五点四十八分零一秒,,冬至——,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周朝时,,以冬至所在月为正月。,汉代,称冬至为“冬节”,,从汉代至清代,,冬至是“大如年”或“亚于年”。,过冬至的习俗影响至今。,广州人过冬至尤为隆重,,素有“冬至大过年”“肥冬瘦年”之说。,时光荏苒,,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不管天气如何变化,,广州人过冬至充满仪式感:,慎终追远的祭祖、香甜可口的汤圆、,热气腾腾的打边炉……,皆是广州人共同书写下的,温馨团圆记忆。,“冬至大过年”,历史上确有其事,“年”是历法的产物,只有制定了历法,才能推算出年。推算一年的历法,首先要定一个计算起点,叫历元,传说黄帝命人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十一朔甲子日冬至为历元,从而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历法——《黄帝历》,并以甲子年甲子月朔甲子日冬至为元日。,从这个角度讲,是先有冬至后有年,所以“冬至大过年”。黄帝时是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冬至等于过年。,,“冬大过年”,具有传统仪式感的家庭聚餐,寄托了家庭团圆的美好愿景。,其次,冬至是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的阳历部分,最初通过“立杆测影”的方法得出来的,其依据是太阳。而“年”是从农历中的阴历部分得出,每年正月初一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周期定出的。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可以理解为“冬至大过年”。,冬至这天,北半球白天最短而黑夜最长。过了冬至,白昼就会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新的开始,这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重要日子。所以《汉书》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汉代冬至被呼作“冬节”,唐宋放假七天“如过年”,冬至从节气发展成节日,亦源远流长。,汉代,称冬至为“冬节”。除了祭天、放假,还有“拜冬”“贺冬”。《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由此可见,在汉代冬至前后,朝廷上下停止政务,专心“贺冬”。,魏晋,每逢冬至,皇帝“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岁朝也。”“贺冬”仪式之隆重,仅次于正月初一的贺新年。此后,冬至便有“亚岁”之称。正月初一前一晚叫除夕,冬至前一晚叫“冬除”。,唐玄宗颁布国家法令《假宁令》曰:“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首次规定“冬至节”放假延长至七天,这也是“冬至节”走向繁荣的重要表现。,宋代冬至亦放假7天。《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明朝《帝京景物略》介绍了北京冬至盛况:十一月冬至日,文武百官贺冬后,连续三天穿戴吉祥服饰,具红笺互拜,跟过大年一样。,清代《清嘉录》记载,江南地区“郡人最重冬至节”,“冬至大如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冬至便在岭南扎根。,唐宋元之际,沿着珠玑巷,中原人几次大规模迁入广府地区,冬至习俗进一步传播,且过得很隆重。,1956年《广州日报》刊载,旧时广州人过冬至有充满“广味”的一套“规则”:拜祖先,饲耗,食汤圆,做腊味糯米饭,宰鸡杀鸭炖八珍(指炖熬八种稀有而珍贵的食材)。,据《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广东各地几乎都过冬至,广府地区家家都视其为大如年。与北方不同,广府地区秋冬温暖,基本到冬至才能真正感受冬天,于是广府人拿出最大的热情来迎接冬至:四出劳作的人们纷纷回家团聚;饮食方式也从蒸煮改为“打边炉”,开启了难得的冬补时机。,广州人的冬至,阖家团圆围吃汤圆,古时候,冬至是祭天拜祖的重要日子。皇帝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盛大的祭天大典;老百姓也要拜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然后围坐而食,俨然一副过年的样子。所以冬至有“小年”之称。,《增城县志》载:“冬至作糍,以祀祖先”;《从化县新志》载:“仲冬之月冬至,家各祀祖,庆贺官司,如‘元日’故事”。,,广州市民全家冬至团圆聚餐。,如今广州部分老人依旧冬至祭祖。白云区沙贝村的曹婆婆冬至前会事先购置鲮鱼,用盐把鲮鱼腌制,再将鲮鱼表皮煎至金黄色,用保鲜膜封好放进米缸,称为“压冬”。,待到冬至当天,她会早早起床开缸拿鱼,寓意年年有余,再将烧肉、冬柑、汤圆等供品放在大厅敬供祖先。,过冬至最重要是,“团冬”(团圆),苏轼曾写《冬至日独游吉祥寺》:“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写尽苏轼内心的无奈,尽管苏轼想要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一起度过冬至节,可是现实的生活又令他很无奈。,冬至对老广而言,,汤圆、腊味糯米饭是必不可少的。,,来一碗热乎乎的汤圆。,“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东京梦华录》记载,当孩子们吃完一碗甜糯的汤圆时,母亲常常会再盛一碗,说这叫“添岁”,新年还没过,但已经长大一岁了。圆滚滚的汤圆,象征着团圆、圆满,寄托了对来年生活的愿景。,腊味糯米饭的配料十分丰富,有冬菇、虾米、瑶柱、腊肠等多种食材。很多广州人小时候,家中长辈都做腊味糯米饭过节。食评家劳毅波说,糯米的黏性强,有将一家人紧紧粘住的“团圆”之意;糯米的热量高,冬天里吃一份糯米比一碗米饭还“抵饿”。,食九大簋围坐打边炉,冬至团圆日,,少不了团圆饭。,冯姨住在西华路,她小时候的冬至团圆饭由母亲掌厨,提前宰鸡杀鹅,买烧肉,腌制鲮鱼,再加上粉丝、虾米、鱼蛋、冬菇、萝卜等材料做出九道荤素菜,再分别放进有公鸡图案的“八角碗”中。九道菜肴既意味着长长久久,也表示了对节日的重视。,冬至天寒地冻,打边炉成驱赶寒气的最佳选择。打边炉在岭南的历史已经近两千多年。在南越王墓中出土了各式各样的铜鼎,包括:“矮蹄足”的汉式铜鼎、“扁直足”的越式铜鼎、“高蹄足”的楚式铜鼎。每逢冬季,南越王就可约上几位爱臣齐聚一堂,一边欣赏歌舞钟磬,一边涮着各种山珍海味,其乐融融,同时还不忘了用犀角形玉杯小酌几口。,,围坐“团冬”,热腾腾的饭菜暖胃又暖心。,清代《广东通志》称:“冬至围炉而吃曰打边炉。”,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提及:“粤俗嗜鱼生,以鲈、以鲠、以鰽白、以黄鱼、以青鲚、以雪魿、以鲩为上。”,清代民国有不少与广州鱼生有关的“竹枝词”,如“冬至鱼生处处同,鲜鱼脔切玉玲珑。一杯热酒聊消冷,犹是前朝食鲙风。”,传统的鱼生,多以鲩鱼为原料。以薄刀“片”成薄如蝉翼、晶莹通透的细片,即制成了鱼生,掺上各种配料酱料来吃。,冬至之夜,天气渐冷,广州人将虾、鱿鱼、猪肝及生菜、茼蒿、菠菜等,肉类切成片状,鱼肉多切成两片相连不断如蝴蝶形状,投入汤中,一过即食,此法叫作“嘣沙过河”。,广州人冬至还特别青睐萝卜。俗语云“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冬至欢歌梅林赏香雪,天气再冷也要把日子过好,返乡探亲、寻根访友、远足赏景,成为冬至的重要活动。,广州人冬至去萝岗赏“雪”的习俗。羊城八景之一的萝岗香雪源于宋代。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梅园绵亘数十里,俗称“十里梅林”。每年冬至前后,遍地梅花怒放,洁白晶莹,芬芳盈溢,风拽花舞,不是飞雪胜似飞雪。,如今除了萝岗香雪公园,还多了白云山梅花谷、白云湖四君子园、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等赏“雪”胜地。,肥冬瘦年干冬湿年,广府人常说“肥冬瘦年”,过冬比过年还要丰盛,为什么呢?,南宋金盈之史料笔记《醉翁谈录》卷四这样分析:“都城(今杭州)以寒食、冬至、元旦(今春节)为三大节……故民间多相问遗(相互问候走访),至岁除或财力不及,不复讲此。俗谚有‘肥冬瘦年’之语。”原来是节日太接近,花费太多财力有限,只好做出选择啦。,白切鸡汤圆腊味糯米饭,团圆过冬必食千年不变,如今到了冬至这天,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往往以具有传统仪式感的家庭聚餐,来寄托家庭团圆之美好愿景,度过这美妙而温馨的一天;而许多来自五湖四海在广州安家立业的新“客家人”,则入乡随俗,除了借极具家乡特色的食品以抒发思乡之情外,也渐渐融入了广州本地的风味习俗,天长日久最终凝聚成广州丰富的冬至饮食习俗。,,广州市民全家冬至团圆聚餐。,每年冬至夜,食评家劳毅波一家必吃“开平汤圆”。他出生于广州,成长于广州,老家在广东开平,从小到大的每一个冬至,他的父母都会煮上一大锅的开平汤圆,供全家人一同享用。“爸妈正是用这种方式来寄托乡愁,也用这方式来让我们铭记祖籍。”劳毅波说。,媒体人马修也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在他的记忆里,冬至之日便意味着合家团聚之时。老妈一年到头最重要的事项之一,就是置备冬至的晚饭,一大早她就要赶到市场买菜,杀鸡宰鸭,置备晚饭,然后大家围坐一桌,吃上一顿丰盛大餐。,让马修印象最深的不仅有老妈做的香口饭菜,还有老妈做的冬至汤圆,以沙葛、猪肉、虾米作馅,配以鸡汤,咸而不腻,鲜美无比;这天的腊味糯米饭,不仅香糯可口,而且意头极好。,冬至晚饭满满的仪式感也让马修回味无穷:老妈人很传统,饭前家人要先祭拜祖先,要等人齐了才允许家人动筷,否则哪怕等到再晩也要等的。,,九大簋名菜之白切鸡。,对90后新广州人小张来说,广州浓厚的冬至过节习俗唤醒了儿时的记忆,他告诉记者,想念冬至早晨的一碗热汤圆、想念冬至夜里的团圆饭、想念父母温柔细致的关心……今年冬至,小张决定要回家过节了,“冬至大过年”,不要孤零零地一个人吃晚饭,不如回家!和家人在冬至晚上,高高兴兴吃顿团圆饭。,传统的冬至习俗理性回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到餐厅吃团圆饭,早已成为不少广州家庭的选择。,许多广州人开始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让大大小小的酒楼 家家“墟撼”(热闹)。慢慢地,冬至成为广州食肆一年里最忙碌的节日之一。,,冬至日不少市民选择外面吃饭过节。,近年来,发达的外卖推动冬至餐厅菜肴走入千家万户。佛跳墙、盆菜这些复杂而费功夫的“硬菜”,实现了部分市民“居家自在食”的需求。,花胶、鲍鱼、海参、鸭掌、鸡翅、猪手、福袋……它们浸润于鲍汁之中,丰美的汁酱在炉中啵啵沸腾,升腾的烟火气将一家人包围住,将冬夜的寒冷驱赶得远远的。,,广式牛骨牛杂煲,“过冬”来一口,真的太香了。,对很多广州人来说,如今冬至吃汤圆早已不再是“标配”,但要的正是过节的仪式感,一种家的温馨感觉而已。亲情、温情,都在这一口口热腾腾的汤圆里。,广州人如此过冬至,,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执着笃守,,对岁月更替的无比珍视。,【版权声明 】,《读懂广州·粤韵周刊》为广州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策划/读懂广州工作室,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幸、曾繁莹,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庄小龙、王维宣、曹景荣、黎旭阳,海报文案:林玮琳 海报制作:张妍,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黄紫玮 ,

    原标题:不只是吃,广州人过冬至,最重要是这件事……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五点四十八分零一秒,

    冬至——

    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周朝时,

    以冬至所在月为正月。

    汉代,称冬至为“冬节”,

    从汉代至清代,

    冬至是“大如年”或“亚于年”。

    过冬至的习俗影响至今。

    广州人过冬至尤为隆重,

    素有“冬至大过年”“肥冬瘦年”之说。

    时光荏苒,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不管天气如何变化,

    广州人过冬至充满仪式感:

    慎终追远的祭祖、香甜可口的汤圆、

    热气腾腾的打边炉……

    皆是广州人共同书写下的

    温馨团圆记忆。

    “冬至大过年”

    历史上确有其事

    “年”是历法的产物,只有制定了历法,才能推算出年。推算一年的历法,首先要定一个计算起点,叫历元

    传说黄帝命人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十一朔甲子日冬至为历元,从而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历法——《黄帝历》,并以甲子年甲子月朔甲子日冬至为元日。

    从这个角度讲,是先有冬至后有年,所以“冬至大过年”。黄帝时是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冬至等于过年。

    “冬大过年”,具有传统仪式感的家庭聚餐,寄托了家庭团圆的美好愿景。

    其次,冬至是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的阳历部分,最初通过“立杆测影”的方法得出来的,其依据是太阳。而“年”是从农历中的阴历部分得出,每年正月初一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周期定出的。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可以理解为“冬至大过年”。

    冬至这天,北半球白天最短而黑夜最长。过了冬至,白昼就会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新的开始,这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重要日子。所以《汉书》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汉代冬至被呼作“冬节”

    唐宋放假七天“如过年”

    冬至从节气发展成节日

    亦源远流长。

    汉代,称冬至为“冬节”。除了祭天、放假,还有“拜冬”“贺冬”。《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由此可见,在汉代冬至前后,朝廷上下停止政务,专心“贺冬”。

    魏晋,每逢冬至,皇帝“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岁朝也。”“贺冬”仪式之隆重,仅次于正月初一的贺新年。此后,冬至便有“亚岁”之称。正月初一前一晚叫除夕,冬至前一晚叫“冬除”。

    唐玄宗颁布国家法令《假宁令》曰:“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首次规定“冬至节”放假延长至七天,这也是“冬至节”走向繁荣的重要表现。

    宋代冬至亦放假7天。《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明朝《帝京景物略》介绍了北京冬至盛况:十一月冬至日,文武百官贺冬后,连续三天穿戴吉祥服饰,具红笺互拜,跟过大年一样。

    清代《清嘉录》记载,江南地区“郡人最重冬至节”,“冬至大如年。”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冬至便在岭南扎根。

    唐宋元之际,沿着珠玑巷,中原人几次大规模迁入广府地区,冬至习俗进一步传播,且过得很隆重。

    1956年《广州日报》刊载,旧时广州人过冬至有充满“广味”的一套“规则”:拜祖先,饲耗,食汤圆,做腊味糯米饭,宰鸡杀鸭炖八珍(指炖熬八种稀有而珍贵的食材)。

    据《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广东各地几乎都过冬至,广府地区家家都视其为大如年。与北方不同,广府地区秋冬温暖,基本到冬至才能真正感受冬天,于是广府人拿出最大的热情来迎接冬至:四出劳作的人们纷纷回家团聚;饮食方式也从蒸煮改为“打边炉”,开启了难得的冬补时机。

    广州人的冬至

    阖家团圆围吃汤圆

    古时候,冬至是祭天拜祖的重要日子。皇帝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盛大的祭天大典;老百姓也要拜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然后围坐而食,俨然一副过年的样子。所以冬至有“小年”之称。

    《增城县志》载:“冬至作糍,以祀祖先”;《从化县新志》载:“仲冬之月冬至,家各祀祖,庆贺官司,如‘元日’故事”。

    广州市民全家冬至团圆聚餐。

    如今广州部分老人依旧冬至祭祖。白云区沙贝村的曹婆婆冬至前会事先购置鲮鱼,用盐把鲮鱼腌制,再将鲮鱼表皮煎至金黄色,用保鲜膜封好放进米缸,称为“压冬”。

    待到冬至当天,她会早早起床开缸拿鱼,寓意年年有余,再将烧肉、冬柑、汤圆等供品放在大厅敬供祖先。

    过冬至最重要是

    “团冬”(团圆)

    苏轼曾写《冬至日独游吉祥寺》:“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写尽苏轼内心的无奈,尽管苏轼想要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一起度过冬至节,可是现实的生活又令他很无奈。

    冬至对老广而言,

    汤圆、腊味糯米饭是必不可少的。

    来一碗热乎乎的汤圆。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东京梦华录》记载,当孩子们吃完一碗甜糯的汤圆时,母亲常常会再盛一碗,说这叫“添岁”,新年还没过,但已经长大一岁了。圆滚滚的汤圆,象征着团圆、圆满,寄托了对来年生活的愿景。

    腊味糯米饭的配料十分丰富,有冬菇、虾米、瑶柱、腊肠等多种食材。很多广州人小时候,家中长辈都做腊味糯米饭过节。食评家劳毅波说,糯米的黏性强,有将一家人紧紧粘住的“团圆”之意;糯米的热量高,冬天里吃一份糯米比一碗米饭还“抵饿”。

    食九大簋围坐打边炉

    冬至团圆日,

    少不了团圆饭。

    冯姨住在西华路,她小时候的冬至团圆饭由母亲掌厨,提前宰鸡杀鹅,买烧肉,腌制鲮鱼,再加上粉丝、虾米、鱼蛋、冬菇、萝卜等材料做出九道荤素菜,再分别放进有公鸡图案的“八角碗”中。九道菜肴既意味着长长久久,也表示了对节日的重视。

    冬至天寒地冻,打边炉成驱赶寒气的最佳选择。打边炉在岭南的历史已经近两千多年。在南越王墓中出土了各式各样的铜鼎,包括:“矮蹄足”的汉式铜鼎、“扁直足”的越式铜鼎、“高蹄足”的楚式铜鼎。每逢冬季,南越王就可约上几位爱臣齐聚一堂,一边欣赏歌舞钟磬,一边涮着各种山珍海味,其乐融融,同时还不忘了用犀角形玉杯小酌几口。

    围坐“团冬”,热腾腾的饭菜暖胃又暖心。

    清代《广东通志》称:“冬至围炉而吃曰打边炉。”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提及:“粤俗嗜鱼生,以鲈、以鲠、以鰽白、以黄鱼、以青鲚、以雪魿、以鲩为上。”

    清代民国有不少与广州鱼生有关的“竹枝词”,如“冬至鱼生处处同,鲜鱼脔切玉玲珑。一杯热酒聊消冷,犹是前朝食鲙风。”

    传统的鱼生,多以鲩鱼为原料。以薄刀“片”成薄如蝉翼、晶莹通透的细片,即制成了鱼生,掺上各种配料酱料来吃。

    冬至之夜,天气渐冷,广州人将虾、鱿鱼、猪肝及生菜、茼蒿、菠菜等,肉类切成片状,鱼肉多切成两片相连不断如蝴蝶形状,投入汤中,一过即食,此法叫作“嘣沙过河”。

    广州人冬至还特别青睐萝卜。俗语云“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

    冬至欢歌梅林赏香雪

    天气再冷也要把日子过好,返乡探亲、寻根访友、远足赏景,成为冬至的重要活动。

    广州人冬至去萝岗赏“雪”的习俗。羊城八景之一的萝岗香雪源于宋代。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梅园绵亘数十里,俗称“十里梅林”。每年冬至前后,遍地梅花怒放,洁白晶莹,芬芳盈溢,风拽花舞,不是飞雪胜似飞雪。

    如今除了萝岗香雪公园,还多了白云山梅花谷、白云湖四君子园、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等赏“雪”胜地。

    肥冬瘦年干冬湿年

    广府人常说“肥冬瘦年”,过冬比过年还要丰盛,为什么呢?

    南宋金盈之史料笔记《醉翁谈录》卷四这样分析:“都城(今杭州)以寒食、冬至、元旦(今春节)为三大节……故民间多相问遗(相互问候走访),至岁除或财力不及,不复讲此。俗谚有‘肥冬瘦年’之语。”原来是节日太接近,花费太多财力有限,只好做出选择啦。

    白切鸡汤圆腊味糯米饭

    团圆过冬必食千年不变

    如今到了冬至这天,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往往以具有传统仪式感的家庭聚餐,来寄托家庭团圆之美好愿景,度过这美妙而温馨的一天;而许多来自五湖四海在广州安家立业的新“客家人”,则入乡随俗,除了借极具家乡特色的食品以抒发思乡之情外,也渐渐融入了广州本地的风味习俗,天长日久最终凝聚成广州丰富的冬至饮食习俗。

    广州市民全家冬至团圆聚餐。

    每年冬至夜,食评家劳毅波一家必吃“开平汤圆”。他出生于广州,成长于广州,老家在广东开平,从小到大的每一个冬至,他的父母都会煮上一大锅的开平汤圆,供全家人一同享用。“爸妈正是用这种方式来寄托乡愁,也用这方式来让我们铭记祖籍。”劳毅波说。

    媒体人马修也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在他的记忆里,冬至之日便意味着合家团聚之时。老妈一年到头最重要的事项之一,就是置备冬至的晚饭,一大早她就要赶到市场买菜,杀鸡宰鸭,置备晚饭,然后大家围坐一桌,吃上一顿丰盛大餐。

    让马修印象最深的不仅有老妈做的香口饭菜,还有老妈做的冬至汤圆,以沙葛、猪肉、虾米作馅,配以鸡汤,咸而不腻,鲜美无比;这天的腊味糯米饭,不仅香糯可口,而且意头极好。

    冬至晚饭满满的仪式感也让马修回味无穷:老妈人很传统,饭前家人要先祭拜祖先,要等人齐了才允许家人动筷,否则哪怕等到再晩也要等的。

    九大簋名菜之白切鸡。

    对90后新广州人小张来说,广州浓厚的冬至过节习俗唤醒了儿时的记忆,他告诉记者,想念冬至早晨的一碗热汤圆、想念冬至夜里的团圆饭、想念父母温柔细致的关心……今年冬至,小张决定要回家过节了,“冬至大过年”,不要孤零零地一个人吃晚饭,不如回家!和家人在冬至晚上,高高兴兴吃顿团圆饭。

    传统的冬至习俗理性回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到餐厅吃团圆饭

    早已成为不少广州家庭的选择。

    许多广州人开始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让大大小小的酒楼 家家“墟撼”(热闹)。慢慢地,冬至成为广州食肆一年里最忙碌的节日之一。

    冬至日不少市民选择外面吃饭过节。

    近年来,发达的外卖推动冬至餐厅菜肴走入千家万户。佛跳墙、盆菜这些复杂而费功夫的“硬菜”,实现了部分市民“居家自在食”的需求。

    花胶、鲍鱼、海参、鸭掌、鸡翅、猪手、福袋……它们浸润于鲍汁之中,丰美的汁酱在炉中啵啵沸腾,升腾的烟火气将一家人包围住,将冬夜的寒冷驱赶得远远的。

    广式牛骨牛杂煲,“过冬”来一口,真的太香了。

    对很多广州人来说,如今冬至吃汤圆早已不再是“标配”,但要的正是过节的仪式感,一种家的温馨感觉而已。亲情、温情,都在这一口口热腾腾的汤圆里。

    广州人如此过冬至,

    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

    对传统的执着笃守,

    对岁月更替的无比珍视。

    【版权声明 】

    《读懂广州·粤韵周刊》为广州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策划/读懂广州工作室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幸、曾繁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庄小龙、王维宣、曹景荣、黎旭阳

    海报文案:林玮琳 海报制作:张妍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黄紫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