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年,我们都理解错了!_吕蒙_孙权_意思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原标题: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年,我们都理解错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年,我们都理解错了!,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吕蒙勇猛善战,为国家立下了许多功勋,只可惜他不识字,没文化,这极大限制了他升官进爵的进程。,赤壁之战后,东吴的国君孙权特意召来吕蒙谈话,敲打吕蒙道:“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意思是,你现在已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带兵打仗的将军了。你要当权管事,处理政务,因此不能不学习了。,吕蒙听后还是不愿学习,就以自己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脱。,孙权听后立刻斥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将军再忙,能比一国之君还忙吗?而且孙权并非逼迫吕蒙熟读四书五经,考取博士,成为传道授业的学官,只是让他粗略学习,了解历史,增长自己的见识。,最后吕蒙接受君主的建议,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不到两年,东吴著名的谋士经过吕蒙驻地时,跟他见了一面。结果,吕蒙竟一改往日粗鲁作风,对三国局势分析得丝丝入扣,鞭辟入里。,鲁肃惊讶不已,吕蒙坦然说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自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刮目相看。,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平日中随口一句成语谚语,都有其独特的典故来历,暗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三秋”到底是多久?为什么要用“三秋”来表达时间长?而不用三春、三夏或者三冬呢?,“三秋”涵义争辩,关于“三秋”,历来有多种用法,如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就曾出现这个词,“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这里的三秋指的是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又如王融在《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中写到“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这里的三秋又是孟秋、仲秋、季秋的合称,指的是整个秋季。,此外,对于专注于耕种的田园人家来说,三秋又包含着秋收、秋耕和秋播三个重要进程。,因此,仁者见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历来也流传着多种说法。,,1.三秋即三年,在许多人看来,三秋即三个秋天,一年一秋,三秋也就是三年。而且古人常用“今秋”、“来秋”表示今年、来年。,因此,大多数人都比较认同,三秋就是三年的意思。,2.三秋指整个秋季,,包含孟秋、仲秋、季秋三个月,所谓孟秋就是早秋,也就是秋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七月份。,仲秋就是中秋,指的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农历八月份。,而季秋就是晚秋,是秋季的第三个月,对应农历的九月份。,3.三秋代表三个季度,共九个月,这个说法要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最早的出处《诗经·王风·采葛》来说了。,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葛”指的是葛藤,“萧”指的是蒿香,“艾”指的是苍艾,是三种不同的植物。在古代,采集都是女子之事,因此这首诗应是男子写给女子的情诗。,男子喜欢上了勤劳、采集植物的女子,但两人并不能朝夕厮守,短暂的分别也使得他倍感痛苦。在焦急的等待中,男子想象出了心爱的姑娘采摘野植的场景。,他说自己一天不见姑娘,就如同相隔了三个月之久,又好像过了三秋,甚至又好像过了三年那样长。,整首诗只有短短几句,但在反复吟咏中,“三月”“三秋”“三岁”层层推进,情感累加积淀,情意浓郁,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出来。,看似痴语淡言,却最打动人心。,,看过全诗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文中还多了“三月”、“三年”的形容。,从时间单位来看,“三月”、“三秋”、“三岁”应该是层层推进的。其中的“三月”和“三岁”意思都很明确,就是三个月和三年。,因此,结合全文来看,“三秋”的时间长度,只能在三月与三年之间。若是将“三秋”理解为秋季的三个月,那就与第一句语义重复了,若是把“三秋”理解为三年,那么最后一句就成了累赘之语。,于是,专家大胆提出了新的猜测,“三秋”其实是三个季度的意思,即九个月,恰好介于“三月”与“三年”之间。,由于这首诗距今已经太久远了,我们已经无法准确猜测诗人的真正含义。而且今天发行的诸多辞典中,不同版本对“三秋”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从典故出处来看,第三种说法无疑是最准确的,但语言最大的用处就是方便人们的生活,比如我们常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其实是从古语“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演变而来,再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由古语“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谐音演化而成。,能够顺应时代演变发展的语言才能为人们所用,才能流传千古。今天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显然能够准确表达人们的感情,其中“三秋”究竟是三月、三季、或是三年其实已经不甚重要了。,来源:微信公众号“品读诗词歌赋”,作者:向小园,编辑:以凡,【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原标题: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年,我们都理解错了!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年,我们都理解错了!

    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吕蒙勇猛善战,为国家立下了许多功勋,只可惜他不识字,没文化,这极大限制了他升官进爵的进程。

    赤壁之战后,东吴的国君孙权特意召来吕蒙谈话,敲打吕蒙道:“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意思是,你现在已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带兵打仗的将军了。你要当权管事,处理政务,因此不能不学习了。

    吕蒙听后还是不愿学习,就以自己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脱。

    孙权听后立刻斥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将军再忙,能比一国之君还忙吗?而且孙权并非逼迫吕蒙熟读四书五经,考取博士,成为传道授业的学官,只是让他粗略学习,了解历史,增长自己的见识。

    最后吕蒙接受君主的建议,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

    不到两年,东吴著名的谋士经过吕蒙驻地时,跟他见了一面。结果,吕蒙竟一改往日粗鲁作风,对三国局势分析得丝丝入扣,鞭辟入里。

    鲁肃惊讶不已,吕蒙坦然说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自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刮目相看。

    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平日中随口一句成语谚语,都有其独特的典故来历,暗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秋”到底是多久?为什么要用“三秋”来表达时间长?而不用三春、三夏或者三冬呢?

    “三秋”涵义争辩

    关于“三秋”,历来有多种用法,如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就曾出现这个词,“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这里的三秋指的是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又如王融在《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中写到“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这里的三秋又是孟秋、仲秋、季秋的合称,指的是整个秋季。

    此外,对于专注于耕种的田园人家来说,三秋又包含着秋收、秋耕和秋播三个重要进程。

    因此,仁者见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历来也流传着多种说法。

    1.三秋即三年

    在许多人看来,三秋即三个秋天,一年一秋,三秋也就是三年。而且古人常用“今秋”、“来秋”表示今年、来年。

    因此,大多数人都比较认同,三秋就是三年的意思。

    2.三秋指整个秋季,

    包含孟秋、仲秋、季秋三个月

    所谓孟秋就是早秋,也就是秋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七月份。

    仲秋就是中秋,指的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农历八月份。

    而季秋就是晚秋,是秋季的第三个月,对应农历的九月份。

    3.三秋代表三个季度,共九个月

    这个说法要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最早的出处《诗经·王风·采葛》来说了。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葛”指的是葛藤,“萧”指的是蒿香,“艾”指的是苍艾,是三种不同的植物。在古代,采集都是女子之事,因此这首诗应是男子写给女子的情诗。

    男子喜欢上了勤劳、采集植物的女子,但两人并不能朝夕厮守,短暂的分别也使得他倍感痛苦。在焦急的等待中,男子想象出了心爱的姑娘采摘野植的场景。

    他说自己一天不见姑娘,就如同相隔了三个月之久,又好像过了三秋,甚至又好像过了三年那样长。

    整首诗只有短短几句,但在反复吟咏中,“三月”“三秋”“三岁”层层推进,情感累加积淀,情意浓郁,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看似痴语淡言,却最打动人心。

    看过全诗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文中还多了“三月”、“三年”的形容。

    从时间单位来看,“三月”、“三秋”、“三岁”应该是层层推进的。其中的“三月”和“三岁”意思都很明确,就是三个月和三年。

    因此,结合全文来看,“三秋”的时间长度,只能在三月与三年之间。若是将“三秋”理解为秋季的三个月,那就与第一句语义重复了,若是把“三秋”理解为三年,那么最后一句就成了累赘之语。

    于是,专家大胆提出了新的猜测,“三秋”其实是三个季度的意思,即九个月,恰好介于“三月”与“三年”之间。

    由于这首诗距今已经太久远了,我们已经无法准确猜测诗人的真正含义。而且今天发行的诸多辞典中,不同版本对“三秋”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从典故出处来看,第三种说法无疑是最准确的,但语言最大的用处就是方便人们的生活,比如我们常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其实是从古语“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演变而来,再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由古语“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谐音演化而成。

    能够顺应时代演变发展的语言才能为人们所用,才能流传千古。今天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显然能够准确表达人们的感情,其中“三秋”究竟是三月、三季、或是三年其实已经不甚重要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品读诗词歌赋”

    作者:向小园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