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鉴赏清宫旧藏:清代御窑珍品_青花_cm_康熙郎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原标题:鉴赏清宫旧藏:清代御窑珍品,点击上方“收藏家大家汇,《 收藏家聚乐部,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下面,我们一起来鉴赏这些清宫旧藏珍品:,清康熙郎窑红釉琵琶尊  ,高36.6cm,口径12.6cm,足径13.6cm。  ,尊撇口,束颈,垂腹,二层台式圈足。通体施郎窑红釉,釉层肥厚细润,釉面布满开片。口部因釉层垂流,釉层变薄透出白色胎体。底部红釉凝聚,釉色浓重。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尊造型挺拔俊秀,胎体厚重,釉面鲜红明亮,具有康熙郎窑红釉瓷器的典型特征。  ,郎窑红釉是由清代康熙时期江西巡抚郎廷极(1663—1715年)督理景德镇窑务时所创烧,故名郎窑红。它是在模仿明宣德宝石红釉基础上的一种高温铜红釉,因釉色浓艳,如初凝的牛血,故又称“牛血红”。,它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经130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焙烧而成。烧造过程中对烧成的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标要求很高,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所以郎窑红釉瓷器在当时就很名贵,民谚有“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清康熙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 ,高22.5cm,口径11.9cm,足径11.7cm。  ,尊口微撇,口、足径度相若,圆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螭耳。里施白釉,外施天蓝釉,通体饰仿古铜器纹饰夔龙、夔凤、饕餮、回纹等。底白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尊造型浑厚、端庄,釉色晶莹淡雅,反映出康熙时瓷器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清康熙孔雀绿釉花觚  ,高27.5cm,口径19.9cm,足径7.5cm。  ,觚侈口外撇,颈部细长,长胫,近足处外撇,圈足,无款。通体施孔雀绿釉,开细碎纹片,颈、腹及腹胫相接处各刻弦纹两道。  ,此觚造型仿古铜器,装饰简洁,釉呈青翠色,釉面玻璃质感强,是一件精美的陈设瓷。,,清康熙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  ,高46cm,口径21.5cm,足径13.7cm。  ,尊敞口外撇,长颈,丰肩,鼓腹,圈足,俗称“凤尾尊”。通体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尊上下两层均有雉鸡、牡丹、山石组成的画面,匠师用分水技法表现出青花色泽与纹饰的层次感,清新明快的色阶变化所产生的韵律美,使瓷绘纹饰获得了水墨画一般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方瓶   ,高52.7cm,口径14.6cm,底径12.1cm。  ,瓶撇口,短颈,折肩,长方形直腹,方底内凹。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对称的竹枝纹。器腹四面分别绘“渔家乐”、“高士”、“江中饮酒”、“携琴访友”等纹样。,渔家乐图案上方书有“得鱼换酒江边饮,醉卧芦花雪枕头”诗句,末尾有一方形篆书“木石居”闲章。,高士图案上方书“庚午秋月写于青云居玩”纪年款,末尾钤“二詹”圆形篆体闲章。,器底方脐内施白釉,署青花伪托楷体“大明嘉靖年制” 三行六字款。  ,据瓶身的纪年款可知,此瓶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制品。胎体洁白坚硬,画面构图舒朗,青花色泽明净艳丽,浓淡有致,层次分明,笔法纤细有力,人物姿态各异,形象生动,将高士的闲情逸致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器又称“方棒槌瓶”,是康熙朝新创器形之一,并为此朝所独有。,,,清康熙五彩人物纹瓶  ,高45.1cm,口径11.9cm,足径12.8cm。  ,瓶盘口,直颈,斜肩,直腹,圈足。这种造型的瓶因形似古代洗衣用的棒槌,故被称作“棒槌瓶”。内外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口边饰红彩,颈部绘竹石花卉两组,肩部分布斜方锦地四组开光,开光内分别绘山村草舍。,腹壁主题图案表现的是《隋唐演义》中的战争场面——秦叔宝策马迎战尉迟恭,唐王李世民和徐茂公临城观战,空间衬以矮山花树。这种图案俗称“刀马人”,清代康熙时期经常用在陶瓷的装饰画面中。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清康熙紫红地珐琅彩折枝莲纹瓶  ,高13.2cm,口径4.4cm,足径5.4cm。  ,瓶撇口,细长颈,扁圆腹,平底无釉,里施白釉。通体饰珐琅彩,紫红地,蓝、白、黄彩料绘画纹饰,颈部饰变形蝉纹,中间连以变形小蝉,腹部饰折枝莲纹。底部方栏内刻楷书“康熙御制”四字款。  ,此器是珐琅彩瓷器初创时期的一件佳作,其效果颇似铜胎画珐琅,风格朴实凝重。,,,清康熙青花龙纹瓶 ,高23.5cm,口径4cm,足径6.1cm。  ,瓶口微撇,短颈,圆肩,肩以下渐收,圈足。瓶身绘立龙2条,张牙舞爪,龙身卷曲,威武凶猛。足内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挺拔,为康熙官窑青花中的佳作。,,,清康熙五彩蝴蝶纹瓶 ,高44cm,口径12cm,足径13cm 。  ,瓶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白釉五彩装饰。颈中部绘如意头纹、锦地朵花、圆点纹各一周,颈、肩相接处绘锦地如意纹一周,肩下至足部绘飞舞的彩蝶,间以蜻蜓,外底青花双圈内绘灵芝。画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彩蝶三五成群、或聚或散的景致,极尽写生之妙。  ,,,清康熙豇豆红釉菊瓣瓶,高20.3cm,口径5.2cm,足径4.2cm。  ,瓶撇口,细长颈,圆肩,肩下渐收,圈足。因近底处凸雕一周细长的菊瓣纹,故称菊瓣瓶。,通体施豇豆红釉,釉色滋润淡雅,呈现出深浅变化的粉红色,其间夹杂少许绿色苔点。口沿露白色胎骨。底部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  ,红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最早出现于唐代的长沙窑。元代始成功地烧制出红釉器物。,明代永乐、宣德时烧制出著名的“宝石红”釉。,清代康熙时,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先后烧制出郎窑红、豇豆红和霁红。其中以豇豆红的烧制难度最大,在淡雅的釉色中有万千变化,人们赞其“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豇豆红釉因烧制困难,故基本无大件器物,主要有瓶、太白尊、小盂、洗等文房用具。此菊瓣瓶釉色明艳匀净,是豇豆红釉中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清雍正宜兴窑紫砂扁圆壶  ,高7.9cm,口径7.6cm,足径7.1cm。,壶直颈,扁圆腹,平底,短弯流,曲柄。紫色砂泥,质地细润,壶体光素无纹。,此壶造型规整,沉稳端庄,制作精细,充分展现雍正朝宫廷紫砂器的天然泥色之美。,,清雍正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太白坛 ,高32cm,口径11cm,足径12cm。  ,太白坛圆口,短颈,圆肩,垂腹内收,圈足。通体施仿钧新紫釉,紫斑呈条带状装饰在太白坛的腹部。外底涂抹酱色釉,中心暗刻篆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 藏界看点,清康熙五彩加金鹭莲纹尊 ,高44cm,口径22.4cm,足径14.2cm。  ,尊侈口外撇,长颈,溜肩,鼓腹,腹下内收至近足处外撇,形似凤尾,又称“凤尾尊”。  ,口外沿和胫部各绘水波纹一周,颈、肩相接处绘回纹及水波纹一周。通体以白釉为地,上以红、黄、绿、蓝、紫、金等色彩绘鹭鸶莲塘纹。塘中水草、浮萍随波荡漾,嫩绿的新枝托起硕大的莲叶,随风摇曳,红色、紫色、金色的莲花,或含苞或怒放,莲间点缀着彩蝶、鹭鸶。整个画面以写实手法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一幅自然恬静的夏日荷塘美景。  ,莲花因其“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之特性为人们所喜爱,明、清瓷器多以莲花为装饰。此尊器型秀美,色彩丰富,尤其是金彩的应用,使之愈显富丽堂皇。,,,清雍正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天球瓶 ,高53cm,口径12cm,足径16cm。  ,天球瓶圆口,直颈,球形腹,圈足。由于其造型形似天体星球,故称之为天球瓶。,通体施仿钧新紫釉,紫色斑几乎覆盖瓶体的上半部,蓝色保留在瓶体的下半部。,外底釉色灰白,暗刻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清雍正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高6.5cm,口径16.5cm,足距6.5cm。  ,花盆托模仿宋代钧窑同类器制作而成。口微敛,弧壁,内底平坦,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涂抹酱色釉,并有六个支烧钉痕。,外壁口沿及近足处各饰一周鼓钉纹。通体施玫瑰紫色釉,釉面润泽,釉色深浅相间,别具一格。,,,,清雍正雍正款仿钧窑变釉弦纹扁肚瓶 ,高25.5cm,口径7.3cm,足径12cm。  ,瓶唇口,细长颈,颈、肩部凸起七道弦纹,扁圆腹,形如荸荠,故称荸荠扁瓶。圈足。外底刻划篆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胎体厚重,从近底部釉可以看出系采用多次施釉而成。  ,器内施天蓝色窑变釉,器外施红色窑变釉,釉面尤如丛丛燃烧的火焰,自然垂流至近底处,红色中闪现着蓝色星点,变幻迷离,绚丽多彩。足内釉面不匀。  ,此瓶釉面仿宋代钧窑瓷器窑变釉,器形却是宋代钧窑瓷器中所不见,为雍正时期创新之作。,,,清雍正粉青釉七孔花插,高11.5cm,小瓶口径2.5cm,足径14.8cm。  ,花插由一托盆上置7个小撇口瓶组成,瓶垂腹,底粘于托盆上,托盆圆口,直壁,圈足,足内有青花3行6字“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外壁饰有两周弦纹,并凸起8条曲线纹。  ,清代青釉器的烧造肇始于康熙,盛于雍正、乾隆时期,根据釉色深浅的不同又分为豆青、冬青、粉青3种釉色。其中以粉青釉色最为雅致美观。,该器工艺复杂,技艺精湛,装饰在器身的8条曲线,给原本单一的粉青釉色增添了一种节奏与韵律的美感。,小瓶瓶口虽有残缺,但不失为一件精美之作,极具艺术和观赏价值。,,,清雍正蓝地黄彩折枝花纹盘,高6.8cm,口径33.3cm,足径21cm。清宫旧藏。  ,盘内外蓝地黄彩装饰。内底、内外壁均绘折枝花纹,花筋、叶脉采用印花技法。,造型、纹饰均模仿明代嘉靖蓝地黄彩花卉纹盘。,圈足内施白釉,足边闪火石红色。,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清雍正绿地紫彩海水云龙纹碗  ,高6.5cm,口径15.1cm,足径5.4cm。清宫旧藏。  ,碗内及圈足内均施白釉。外壁绿地紫彩海水云龙纹装饰。,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清雍正雍正仿成化斗彩高士杯,高4.5cm,口径7.8cm,足径3.2cm。  ,杯外壁以斗彩通景绘“王羲之爱鹅图”。底书青花双方栏“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仿款,此器是清雍正朝仿明成化斗彩器的成功之作。,,,清雍正绿哥釉小橄榄瓶  ,高14.3cm,口径4.5cm,足径5cm。  ,瓶橄榄形,直口,假圈足。通体施绿哥釉,并有细开片,外底米色釉,亦见开片。,绿哥釉,又称绿郎窑,它是和郎窑红并存的品种。,器物内外釉均为苹果青绿色,开细小纹片,绿郎窑数量极少,十分珍贵。,,清雍正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  ,高3.5cm,口径7.3cm,足径2.9cm。  ,盅口微撇,深腹,浅圈足,足内青花双方栏内署“雍正年制”4字楷书款。,通体紫红色地上用珐琅彩绘白色梅花,黑色树干。器物小巧,色彩对比鲜明,绘画技艺高超,为雍正珐琅彩中的精品。  ,珐琅彩是一种模仿铜胎画珐琅而烧制的一种瓷器彩饰,自康熙末年创制成功以来,一直为帝后所珍爱。雍正时期珐琅彩工艺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与雍正皇帝亲自干预珐琅彩器的制作密切相关。雍正皇帝对珐琅彩器的胎体、原料、图案、绘工、釉色要求非常严格,使此时期珐琅彩器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清雍正蛋黄釉盘 ,口径13.3cm,底径8cm,高2.8cm,捐献自孙瀛洲。,,,清雍正青花《兰亭会》笔筒,口径19.8cm,底径19.2cm,高21cm,,清雍正粉彩八仙人物纹洗口尊  ,高38.9cm,口径17.4cm,足径12.3cm。  ,尊洗口,长颈,垂腹,高撇足,足内白釉,无款识。粉彩为饰,器身绘八仙人物。,八仙人物习称八仙纹,八仙纹瓷器盛行于明代中期,尤以嘉靖、万历两朝为甚,清雍正时期也十分流行。,此器形体较大,色彩鲜艳柔和,人物描绘细腻生动,代表了雍正时期粉彩制作的最高水平。此器虽然有伤璺,但我院仅此一件,非常珍贵。,,,,清雍正青花八宝纹背壶 ,,清雍正宜兴窑紫砂金漆云蝠砚 ,高2.6cm,直径21.6cm。砚扁饼形。,砚面突起形成砚堂,外环水渠为砚池,设计巧妙,造型简洁。,此砚精工细作,采用雍正时创制的砂泥堆绘技法,具有宫廷御用砚品高雅富丽的特征。故宫博物院旧藏雍正皇帝御用紫砂砚仅此一件,原藏于清宫懋勤殿。,,,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 ,高43.7cm,口径22.8cm,足径15cm。  ,尊撇口,长颈,溜肩,腹以下渐敛,近足处外撇,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器身采用通景式构图绘山水人物纹,画面中高山耸立,流水潺潺,几位高士坐于石板之上或谈笑风生,或举杆垂钓,悠然自得,表现出士大夫避世隐逸的生活情趣。,肩部一侧以青花料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 康熙乙未仲夏吉立”四行供养铭文。  ,此器青花色泽青翠艳丽,工艺上采用“分水皴(cūn音村)”技法,以浓淡不同之青料描绘远山近水,恰似中国传统水墨画般效果。,,,《 收藏重点,清康熙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高45.3cm,口径13.3cm,足径14.7cm。  ,瓶盘口,短颈,丰肩,长直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口沿绘三角纹,颈部绘如意纹。,腹部绘传奇故事《红拂传》。画面居中人物为隋炀帝的重臣杨素,身后站立二歌妓,其中一人为红拂女张凌华。她倾慕前来参谒的李靖的才华,便夜盗令箭偕李奔逃,结为夫妇,并辅李建功立业。这一典故又称为“慧眼识英雄”。  ,此器造型为康熙时新创,因形似旧时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胎体坚硬,胎质缜密,青花色泽青翠艳丽,与莹润洁白的底釉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清康熙天蓝釉花觚,高18.1cm,口径10.6cm,足径5.9cm。  ,花觚口外撇,形如喇叭状,细颈,鼓形腰,胫部外撇,浅圈足。通体施天蓝釉,腰部饰凸乳钉,上下各饰三道凸起的弦纹。外底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瓷制花觚始见于元代,明清时多有烧制。除景德镇烧制外,尚有龙泉窑、德化窑等地制品。主要品种有青花、五彩、颜色釉等,多为陈设用品。这件花觚釉色匀净,十分雅致。,,,清康熙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 ,高42.2cm,口径4.2cm,足径12cm。  ,瓶小口,细颈,垂肩,球形腹,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红彩描金装饰。口部绘六周龟背锦纹和一周蕉叶纹。腹部的主题图案为云龙赶珠纹。近足处绘莲瓣纹,与口沿的边饰上下呼应,烘托出龙纹的矫健凶猛。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以红彩描金装饰作瓷器装饰在清代康熙时期颇为盛行。这件器物上的装饰繁缛细腻,尤其是龙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清康熙矾红彩云龙纹杯、碟 ,通高3.8cm,碟高1.5cm,口径10.9cm,足径9.6cm,杯高3.2cm,口径5.5cm,足径3cm。  ,杯敞口,深弧壁,圈足。碟撇口,浅斜壁,圈足。杯内外施白釉,外壁以红彩团状云龙纹装饰。碟内外施白釉,内底红彩龙纹装饰。杯、碟之圈足内均施白釉。无款识。  ,此套矾红彩云龙纹杯、碟作工精细,釉色莹亮,色彩纯正,龙纹装饰十分醒目,堪称康熙时期矾红彩中的精品。,,,,清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高20.8cm,口径6.1cm,足径9.1cm。,瓶直口,长颈,垂腹,圈足外撇。足外墙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穿孔,可穿系绳带。在容器上系带是对无梁、无系、无扳手的器物进行提拿的传统方法,拆卸容易而又非常实用,也可以使器物在摆放位置上固定,不致被损坏。,该器通体施红釉,因釉质在高温烧造时垂流而使口部显露出白色胎体,底部红釉凝聚,釉色浓重。,外底施白釉并镌刻乾隆御制诗:“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数典宣窑斯最古,谁知皇祜德尤崇。乾隆乙未仲春月御题。”,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郎窑红瓷器的喜爱和推崇。",,,清康熙郎窑红釉凤尾尊 ,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  ,尊口微敞,短颈,肩以下渐收,胫部外撇,圈足。无款。内壁施白釉,外壁通施郎窑红釉,底足内施白釉,微泛黄并开有细小纹片,俗称“米汤底”。  ,凤尾尊又称观音尊,是清康熙时期流行的瓷器式样。,此尊形体端庄挺拔,釉色鲜红浓艳宛若初凝牛血,并具玻璃光泽,灿烂夺目。,,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高7.8cm,口径15cm,足径6cm。  ,碗广口撇沿,口沿至腹部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以红、蓝、绿、粉、藕荷等色绘盛开的缠枝牡丹花纹。碗底蓝料方框内楷书“康熙御制” 双行四字印章款。  ,此碗属康熙珐琅彩瓷中的精品,造型端庄,画工严谨,色彩艳丽,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清康熙,高4.9cm,口径6.7cm,足径2.6cm。,杯撇口,圈足。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杯胎轻体薄,色彩清新淡雅,釉面细润洁白。,十二月花卉纹杯以12件为一套,按照一年12个月分别在杯上描绘代表各月的花卉,再配以诗句加以赞美。其分别是:,一月 水仙 春风弄日来清书,夜月凌波上大堤。,二月 玉兰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三月 桃花 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四月 牡丹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五月 石榴花 露色珠簾映,香风粉壁遮。,六月 荷花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七月 兰花 广殿轻发香,高台远吹吟。,八月 桂花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九月 菊花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十月 芙蓉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十一月 月季 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十二月 梅花 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每首诗后均有一方形篆书“赏”字印。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装饰瓷器,体现了古人对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相互借鉴的艺术创作思想。十二月花卉纹杯构思巧妙,风格新颖,使人在品味美酒的同时能感受到美器的韵味。",,,,,,,,,,,,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 ,高7.2cm,口径15.2cm,足径5.7cm。  ,碗敞口,口沿下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其上以粉、蓝、绿、紫、藕荷等色彩绘8朵盛开的牡丹花。碗底蓝料彩方框内楷书 “康熙御制” 双行四字印章款。  ,由于珐琅新瓷是在康熙晚期才创烧成功的,数量极少,传世品十分罕见,尤显其珍贵。,,,清康熙粉彩钟馗醉酒像  ,粉彩钟馗醉酒像,清康熙,高16.8cm,底长29cm。  ,钟馗依山石而坐,头戴黑色软冠,身穿朱彩描金海水云龙纹蟒袍,腰系黄色丝带,足蹬白底黑靴。他左臂倚着一仿宋官窑酒坛,右手持杯,两眼微闭,醉意朦胧,自得其乐,背后有一红蝠纹瓶。山石后侧刻阴文 “康熙年制”四字楷书款。人物生动传神,釉彩浓淡相宜,华美自然。  ,此瓷像的塑造风格与传统的钟馗形象不同,更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其醉态使人觉得和蔼可亲,诙谐可爱。彩瓷中的塑像以三彩居多,粉彩少见,钟馗像更为稀有,此件为康熙彩瓷中的珍品。  ,此像在清宫内长期被尊为库神,享受供奉,清晚期曾流出宫廷,后被发现于隆福寺一古玩店,又被迎回紫禁城。,,,清康熙墨彩竹节式臂搁  ,长17.2cm,宽6.9cm。清宫旧藏。  ,臂搁长方形,上下等宽,通体施白釉,正面上下两道竹节纹之间以墨彩绘竹叶图,画旁题有“琅玕枝半疏”五言诗句。画面上端竹节外凸饰鼓钉一周。  ,,清康熙斗彩红龙凤盖罐,通高13.1cm,口径4.6cm,足径10.4cm。  ,罐小口,矮直颈,丰肩,扁圆腹,卧足,带盖。腹部两面以矾红彩分别描绘龙、凤戏珠纹。,斗彩只用作装饰颈、肩、胫、盖等次要部位的辅助纹样。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 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器主题龙凤纹抢眼夺目,绘制精细,以斗彩作边饰,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具体体现了康熙斗彩瓷器中综合装饰技法的运用。,,,,清康熙淡绿釉暗花螭纹杯碟 ,杯高3.5cm,口径5.7cm,足径2.4cm;碟高1.6cm,口径12.7cm,足径10cm。  ,杯、碟合为一套。,杯口微撇,深腹,圈足,两侧对称置戟耳。里施白釉,外施淡绿釉。外壁暗刻四只螭虎。外底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碟撇口,浅弧壁,圈足。,碟内底有一周凸起,放置杯子时可以卡住杯足。碟心暗划二螭龙纹。足内施白釉,外底亦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康熙瓷器中杯碟成套的用具久副盛名,其中最典型的是黄釉器和淡绿釉器。此套杯碟小巧秀雅,这种淡绿釉是随着康熙时画珐琅料从欧洲的传入而产生的。,,,,清康熙斗彩竹纹竹节式盖罐  ,通高16.7cm,口径4.2cm,足径11.7cm。  ,罐小口,直颈,斜平肩,圈足,带盖。罐身以凸弦纹为界分成三段竹节式。器盖亦竹节形,上、下缘凸鼓,盖顶以覆彩技法绘团菊纹,黄蕊红瓣。,器盖及罐身竹节处均以连珠纹装饰成竹根点斑,通体绘多组竹叶纹,竹叶填绿色淡彩。底双圈内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 双行六字楷书款。  ,装饰上大量使用单一色彩属于斗彩瓷器中的特殊品种。单一色彩在明成化年间的斗彩瓷器中已有所见,康熙斗彩中单一色彩器物的制作则更趋精致,并具清新雅淡之趣。,,,清康熙冬青釉五彩加金花鸟纹大花盆 ,高33.3cm,口径61cm,足径39cm。  ,花盆呈圆形,折沿,深腹,撇足,底心有一圆形渗水孔。花盆以冬青釉为地,外壁通体描绘五彩加金花鸟纹饰。桃树枝干苍劲,花叶繁茂,小鸟栖于枝上,烘托出鸟语花香之意境。口沿上描绘相间排列的云鹤、桃树纹,足边饰以桃树枝干花叶的局部,与盆身纹饰相呼应。口沿下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花盆体大规整,构图舒展,画笔既工细严谨又苍劲老练,色彩浓重艳丽,体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清康熙五彩加金花鸟纹八方花盆   ,高32cm,口径51.5cm,底径35.6cm。  ,花盆通体呈八边方形,折沿,深腹,重底。,通体以五彩加描金装饰。盆身四个主要面描绘花鸟纹,分别为玉兰绶带、莲花鹭鸶、牡丹山雀、梅竹喜鹊;,四个较窄的侧面均描绘灵芝、竹子。折沿上描绘桃树、云鹤纹,底边绘八朵垂云,垂云内各绘折枝花纹。口沿下以黑彩自右向左横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花盆通常被用作一般花盆的外部套盆使用,故被装饰得格外华美。图案绘画笔触细腻,描金装饰使画面显得分外高贵典雅。,,,清康熙青花加彩花鸟纹碗  ,高7.8cm,口径15.3cm,足径7.2cm。  ,碗墩式,敞口,深腹,圈足。口沿和足墙皆有双弦线,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碗外壁以青花加彩装饰,绘两雉鸡、双飞燕,衬以山石、牡丹、玉兰。一对雉鸡立于山石上昂首远眺,尾部一垂一翘。,双燕上下翻飞,极具动感。山石用青花描绘,使用分水法表现阴阳向背。牡丹花用色较多,有红、黄、绿、淡紫等色,缤纷艳丽。此装饰题材寓意“玉堂富贵”、“喜报春来”。,,,《 收藏家侠客岛,清康熙冬青釉暗花海水龙萝卜尊,高19.2cm,口径3.3cm,足径3.5cm。  ,尊撇口,细长颈,丰肩,深腹,外腹微弧,瘦底,足底内凹。通体施冬青釉。颈下部凸起弦纹三道,腹中部至足凸印螭龙两条,间以带状云纹和海水纹。底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清康熙洒蓝釉描金花卉纹带盖糊斗 ,高6.2cm,口径3cm,足径3.3cm。清宫旧藏。,糊斗分盖、器两部分,均施洒蓝釉为地,描金为饰。盖折沿,平底;器敞口,直颈,扁圆腹,圈足。,盖顶以描金绘朵花纹,盖之折沿及器口沿处皆绘卷草纹一周,且对应留一凹槽,器颈部饰如意头及点珠纹,腹部绘4组朵花纹。足内白釉无款。,糊斗为文房中盛糨糊之器,加盖以防鼠窃。,此器形制稳重大方,色调清雅,描金纹饰显露出皇家的富贵气派,是宫中专用的盛糊之具。,,清康熙斗彩璎珞纹贲巴壶,通高23.2cm,口径5cm,足径9.1cm。  ,器形仿藏族银制贲巴壶形式,造型略如塔,口、流均有盖,新颖别致。壶直口,曲流,圆鼓腹,下承覆钵形托,圈足,足底沿外撇。通体以白色乳钉纹为界将纹饰分为不同的单元。用斗彩绘莲瓣纹、如意云纹、火云纹等,腹部兽面璎珞纹为主题图案。  ,宗教题材出现在清代御窑瓷器上是当时国家宗教政策的反映,它不仅使藏文化风格得以在清内廷传播,也促进了汉、藏、满、蒙族上层间文化的交流。贲巴壶是藏族地区寺院内的祭神用品,而在清代皇家御窑厂内烧制的瓷质贲巴壶则是清朝皇帝给西藏、青海等地宗教领袖的赏赐之物。,这件斗彩璎珞纹贲巴壶将藏族传统的器物造型与纹饰和汉族悠久的陶瓷烧造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清代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清康熙青花璎珞纹贲巴壶  ,高23.2cm,口径4.9cm,托径8.9cm。  ,壶呈塔形,口、流均有盖,且分别与盖组成塔身形状,直颈,曲流折连于腹部,腹扁圆,腹部绘兽面璎珞纹,近底处绘变形莲瓣纹1周,腹下承托。壶体自上而下各部位皆饰有小乳钉纹,共16周。托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壶造型仿藏族银制贲巴壶烧造而成,制作精巧,新颖别致,青花发色浓艳。纹饰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艺术风格,为瓷器中的精品。,,清康熙仿成化款青花团凤杯,口径9cm,足径3.9cm,高13cm。  ,杯敞口,体瘦长,圈足。杯身绘三组团凤纹,近底处绘礁石海水纹。足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成化年制” 三行六字楷书款。  ,此杯为清康熙时仿成化款瓷器的精品,胎质细腻,纹饰构图疏密有致,青花淡雅清幽,极富装饰性。,,,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通高23.7cm,口径23.1cm,足径14.2cm。  ,罐直口,短颈,圈足。器盖平顶,微折沿,有环形抓钮。罐通体饰青花山水人物图案。青花娇艳青翠,清新明快,具有水墨画的艺术效果。画面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画中的文人高士、独钓老翁等形象生动。此器胎精体重,瓷质洁白细腻,为康熙朝民间青花瓷器的代表作。,,,,,清康熙釉里红四鱼纹水丞 ,高8.3cm,口径6cm,足径5.3cm。  ,丞敛口,圆腹,卧足,形似钵。内外施青白釉,足沿无釉。外壁饰釉里红游鱼,姿态各异。外底心有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款。  ,釉里红是康熙时瓷器的重要品种之一。康熙时期瓷器有落本朝款的,也有仿前朝款的。,此件水丞造型、纹饰具有康熙时期特点,只是落了明代宣德款而已。,,(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号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

    原标题:鉴赏清宫旧藏:清代御窑珍品

    点击上方“收藏家大家汇

    《 收藏家聚乐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

    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下面,我们一起来鉴赏这些清宫旧藏珍品:

    清康熙郎窑红釉琵琶尊  

    高36.6cm,口径12.6cm,足径13.6cm。  

    尊撇口,束颈,垂腹,二层台式圈足。通体施郎窑红釉,釉层肥厚细润,釉面布满开片。口部因釉层垂流,釉层变薄透出白色胎体。底部红釉凝聚,釉色浓重。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尊造型挺拔俊秀,胎体厚重,釉面鲜红明亮,具有康熙郎窑红釉瓷器的典型特征。  

    郎窑红釉是由清代康熙时期江西巡抚郎廷极(1663—1715年)督理景德镇窑务时所创烧,故名郎窑红。它是在模仿明宣德宝石红釉基础上的一种高温铜红釉,因釉色浓艳,如初凝的牛血,故又称“牛血红”。

    它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经130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焙烧而成。烧造过程中对烧成的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标要求很高,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所以郎窑红釉瓷器在当时就很名贵,民谚有“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

    清康熙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

    高22.5cm,口径11.9cm,足径11.7cm。  

    尊口微撇,口、足径度相若,圆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螭耳。里施白釉,外施天蓝釉,通体饰仿古铜器纹饰夔龙、夔凤、饕餮、回纹等。底白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尊造型浑厚、端庄,釉色晶莹淡雅,反映出康熙时瓷器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

    清康熙孔雀绿釉花觚  

    高27.5cm,口径19.9cm,足径7.5cm。  

    觚侈口外撇,颈部细长,长胫,近足处外撇,圈足,无款。通体施孔雀绿釉,开细碎纹片,颈、腹及腹胫相接处各刻弦纹两道。  

    此觚造型仿古铜器,装饰简洁,釉呈青翠色,釉面玻璃质感强,是一件精美的陈设瓷。

    清康熙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  

    高46cm,口径21.5cm,足径13.7cm。  

    尊敞口外撇,长颈,丰肩,鼓腹,圈足,俗称“凤尾尊”。通体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尊上下两层均有雉鸡、牡丹、山石组成的画面,匠师用分水技法表现出青花色泽与纹饰的层次感,清新明快的色阶变化所产生的韵律美,使瓷绘纹饰获得了水墨画一般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方瓶   

    高52.7cm,口径14.6cm,底径12.1cm。  

    瓶撇口,短颈,折肩,长方形直腹,方底内凹。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对称的竹枝纹。器腹四面分别绘“渔家乐”、“高士”、“江中饮酒”、“携琴访友”等纹样。

    渔家乐图案上方书有“得鱼换酒江边饮,醉卧芦花雪枕头”诗句,末尾有一方形篆书“木石居”闲章。

    高士图案上方书“庚午秋月写于青云居玩”纪年款,末尾钤“二詹”圆形篆体闲章。

    器底方脐内施白釉,署青花伪托楷体“大明嘉靖年制” 三行六字款。  

    据瓶身的纪年款可知,此瓶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制品。胎体洁白坚硬,画面构图舒朗,青花色泽明净艳丽,浓淡有致,层次分明,笔法纤细有力,人物姿态各异,形象生动,将高士的闲情逸致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器又称“方棒槌瓶”,是康熙朝新创器形之一,并为此朝所独有。

    清康熙五彩人物纹瓶  

    高45.1cm,口径11.9cm,足径12.8cm。  

    瓶盘口,直颈,斜肩,直腹,圈足。这种造型的瓶因形似古代洗衣用的棒槌,故被称作“棒槌瓶”。内外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口边饰红彩,颈部绘竹石花卉两组,肩部分布斜方锦地四组开光,开光内分别绘山村草舍。

    腹壁主题图案表现的是《隋唐演义》中的战争场面——秦叔宝策马迎战尉迟恭,唐王李世民和徐茂公临城观战,空间衬以矮山花树。这种图案俗称“刀马人”,清代康熙时期经常用在陶瓷的装饰画面中。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清康熙紫红地珐琅彩折枝莲纹瓶  

    高13.2cm,口径4.4cm,足径5.4cm。  

    瓶撇口,细长颈,扁圆腹,平底无釉,里施白釉。通体饰珐琅彩,紫红地,蓝、白、黄彩料绘画纹饰,颈部饰变形蝉纹,中间连以变形小蝉,腹部饰折枝莲纹。底部方栏内刻楷书“康熙御制”四字款。  

    此器是珐琅彩瓷器初创时期的一件佳作,其效果颇似铜胎画珐琅,风格朴实凝重。

    清康熙青花龙纹瓶

    高23.5cm,口径4cm,足径6.1cm。  

    瓶口微撇,短颈,圆肩,肩以下渐收,圈足。瓶身绘立龙2条,张牙舞爪,龙身卷曲,威武凶猛。足内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挺拔,为康熙官窑青花中的佳作。

    清康熙五彩蝴蝶纹瓶

    高44cm,口径12cm,足径13cm 。  

    瓶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白釉五彩装饰。颈中部绘如意头纹、锦地朵花、圆点纹各一周,颈、肩相接处绘锦地如意纹一周,肩下至足部绘飞舞的彩蝶,间以蜻蜓,外底青花双圈内绘灵芝。画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彩蝶三五成群、或聚或散的景致,极尽写生之妙。  

    清康熙豇豆红釉菊瓣瓶

    高20.3cm,口径5.2cm,足径4.2cm。  

    瓶撇口,细长颈,圆肩,肩下渐收,圈足。因近底处凸雕一周细长的菊瓣纹,故称菊瓣瓶。

    通体施豇豆红釉,釉色滋润淡雅,呈现出深浅变化的粉红色,其间夹杂少许绿色苔点。口沿露白色胎骨。底部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  

    红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最早出现于唐代的长沙窑。元代始成功地烧制出红釉器物。

    明代永乐、宣德时烧制出著名的“宝石红”釉。

    清代康熙时,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先后烧制出郎窑红、豇豆红和霁红。其中以豇豆红的烧制难度最大,在淡雅的釉色中有万千变化,人们赞其“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豇豆红釉因烧制困难,故基本无大件器物,主要有瓶、太白尊、小盂、洗等文房用具。此菊瓣瓶釉色明艳匀净,是豇豆红釉中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

    清雍正宜兴窑紫砂扁圆壶  

    高7.9cm,口径7.6cm,足径7.1cm。

    壶直颈,扁圆腹,平底,短弯流,曲柄。紫色砂泥,质地细润,壶体光素无纹。

    此壶造型规整,沉稳端庄,制作精细,充分展现雍正朝宫廷紫砂器的天然泥色之美。

    清雍正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太白坛

    高32cm,口径11cm,足径12cm。  

    太白坛圆口,短颈,圆肩,垂腹内收,圈足。通体施仿钧新紫釉,紫斑呈条带状装饰在太白坛的腹部。外底涂抹酱色釉,中心暗刻篆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

    《 藏界看点

    清康熙五彩加金鹭莲纹尊

    高44cm,口径22.4cm,足径14.2cm。  

    尊侈口外撇,长颈,溜肩,鼓腹,腹下内收至近足处外撇,形似凤尾,又称“凤尾尊”。  

    口外沿和胫部各绘水波纹一周,颈、肩相接处绘回纹及水波纹一周。通体以白釉为地,上以红、黄、绿、蓝、紫、金等色彩绘鹭鸶莲塘纹。塘中水草、浮萍随波荡漾,嫩绿的新枝托起硕大的莲叶,随风摇曳,红色、紫色、金色的莲花,或含苞或怒放,莲间点缀着彩蝶、鹭鸶。整个画面以写实手法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一幅自然恬静的夏日荷塘美景。  

    莲花因其“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之特性为人们所喜爱,明、清瓷器多以莲花为装饰。此尊器型秀美,色彩丰富,尤其是金彩的应用,使之愈显富丽堂皇。

    清雍正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天球瓶

    高53cm,口径12cm,足径16cm。  

    天球瓶圆口,直颈,球形腹,圈足。由于其造型形似天体星球,故称之为天球瓶。

    通体施仿钧新紫釉,紫色斑几乎覆盖瓶体的上半部,蓝色保留在瓶体的下半部。

    外底釉色灰白,暗刻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清雍正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高6.5cm,口径16.5cm,足距6.5cm。  

    花盆托模仿宋代钧窑同类器制作而成。口微敛,弧壁,内底平坦,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涂抹酱色釉,并有六个支烧钉痕。

    外壁口沿及近足处各饰一周鼓钉纹。通体施玫瑰紫色釉,釉面润泽,釉色深浅相间,别具一格。

    清雍正雍正款仿钧窑变釉弦纹扁肚瓶

    高25.5cm,口径7.3cm,足径12cm。  

    瓶唇口,细长颈,颈、肩部凸起七道弦纹,扁圆腹,形如荸荠,故称荸荠扁瓶。圈足。外底刻划篆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胎体厚重,从近底部釉可以看出系采用多次施釉而成。  

    器内施天蓝色窑变釉,器外施红色窑变釉,釉面尤如丛丛燃烧的火焰,自然垂流至近底处,红色中闪现着蓝色星点,变幻迷离,绚丽多彩。足内釉面不匀。  

    此瓶釉面仿宋代钧窑瓷器窑变釉,器形却是宋代钧窑瓷器中所不见,为雍正时期创新之作。

    清雍正粉青釉七孔花插

    高11.5cm,小瓶口径2.5cm,足径14.8cm。  

    花插由一托盆上置7个小撇口瓶组成,瓶垂腹,底粘于托盆上,托盆圆口,直壁,圈足,足内有青花3行6字“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外壁饰有两周弦纹,并凸起8条曲线纹。  

    清代青釉器的烧造肇始于康熙,盛于雍正、乾隆时期,根据釉色深浅的不同又分为豆青、冬青、粉青3种釉色。其中以粉青釉色最为雅致美观。

    该器工艺复杂,技艺精湛,装饰在器身的8条曲线,给原本单一的粉青釉色增添了一种节奏与韵律的美感。

    小瓶瓶口虽有残缺,但不失为一件精美之作,极具艺术和观赏价值。

    清雍正蓝地黄彩折枝花纹盘

    高6.8cm,口径33.3cm,足径21cm。清宫旧藏。  

    盘内外蓝地黄彩装饰。内底、内外壁均绘折枝花纹,花筋、叶脉采用印花技法。

    造型、纹饰均模仿明代嘉靖蓝地黄彩花卉纹盘。

    圈足内施白釉,足边闪火石红色。

    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清雍正绿地紫彩海水云龙纹碗  

    高6.5cm,口径15.1cm,足径5.4cm。清宫旧藏。  

    碗内及圈足内均施白釉。外壁绿地紫彩海水云龙纹装饰。

    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清雍正雍正仿成化斗彩高士杯

    高4.5cm,口径7.8cm,足径3.2cm。  

    杯外壁以斗彩通景绘“王羲之爱鹅图”。底书青花双方栏“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仿款,此器是清雍正朝仿明成化斗彩器的成功之作。

    清雍正绿哥釉小橄榄瓶  

    高14.3cm,口径4.5cm,足径5cm。  

    瓶橄榄形,直口,假圈足。通体施绿哥釉,并有细开片,外底米色釉,亦见开片。

    绿哥釉,又称绿郎窑,它是和郎窑红并存的品种。

    器物内外釉均为苹果青绿色,开细小纹片,绿郎窑数量极少,十分珍贵。

    清雍正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  

    高3.5cm,口径7.3cm,足径2.9cm。  

    盅口微撇,深腹,浅圈足,足内青花双方栏内署“雍正年制”4字楷书款。

    通体紫红色地上用珐琅彩绘白色梅花,黑色树干。器物小巧,色彩对比鲜明,绘画技艺高超,为雍正珐琅彩中的精品。  

    珐琅彩是一种模仿铜胎画珐琅而烧制的一种瓷器彩饰,自康熙末年创制成功以来,一直为帝后所珍爱。雍正时期珐琅彩工艺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与雍正皇帝亲自干预珐琅彩器的制作密切相关。雍正皇帝对珐琅彩器的胎体、原料、图案、绘工、釉色要求非常严格,使此时期珐琅彩器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清雍正蛋黄釉盘

    口径13.3cm,底径8cm,高2.8cm,捐献自孙瀛洲。

    清雍正青花《兰亭会》笔筒

    口径19.8cm,底径19.2cm,高21cm

    清雍正粉彩八仙人物纹洗口尊  

    高38.9cm,口径17.4cm,足径12.3cm。  

    尊洗口,长颈,垂腹,高撇足,足内白釉,无款识。粉彩为饰,器身绘八仙人物。

    八仙人物习称八仙纹,八仙纹瓷器盛行于明代中期,尤以嘉靖、万历两朝为甚,清雍正时期也十分流行。

    此器形体较大,色彩鲜艳柔和,人物描绘细腻生动,代表了雍正时期粉彩制作的最高水平。此器虽然有伤璺,但我院仅此一件,非常珍贵。

    清雍正青花八宝纹背壶

    清雍正宜兴窑紫砂金漆云蝠砚

    高2.6cm,直径21.6cm。砚扁饼形。

    砚面突起形成砚堂,外环水渠为砚池,设计巧妙,造型简洁。

    此砚精工细作,采用雍正时创制的砂泥堆绘技法,具有宫廷御用砚品高雅富丽的特征。故宫博物院旧藏雍正皇帝御用紫砂砚仅此一件,原藏于清宫懋勤殿。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

    高43.7cm,口径22.8cm,足径15cm。  

    尊撇口,长颈,溜肩,腹以下渐敛,近足处外撇,圈足。通体青花装饰。

    器身采用通景式构图绘山水人物纹,画面中高山耸立,流水潺潺,几位高士坐于石板之上或谈笑风生,或举杆垂钓,悠然自得,表现出士大夫避世隐逸的生活情趣。

    肩部一侧以青花料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 康熙乙未仲夏吉立”四行供养铭文。  

    此器青花色泽青翠艳丽,工艺上采用“分水皴(cūn音村)”技法,以浓淡不同之青料描绘远山近水,恰似中国传统水墨画般效果。

    《 收藏重点

    清康熙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

    高45.3cm,口径13.3cm,足径14.7cm。  

    瓶盘口,短颈,丰肩,长直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口沿绘三角纹,颈部绘如意纹。

    腹部绘传奇故事《红拂传》。画面居中人物为隋炀帝的重臣杨素,身后站立二歌妓,其中一人为红拂女张凌华。她倾慕前来参谒的李靖的才华,便夜盗令箭偕李奔逃,结为夫妇,并辅李建功立业。这一典故又称为“慧眼识英雄”。  

    此器造型为康熙时新创,因形似旧时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胎体坚硬,胎质缜密,青花色泽青翠艳丽,与莹润洁白的底釉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清康熙天蓝釉花觚

    高18.1cm,口径10.6cm,足径5.9cm。  

    花觚口外撇,形如喇叭状,细颈,鼓形腰,胫部外撇,浅圈足。通体施天蓝釉,腰部饰凸乳钉,上下各饰三道凸起的弦纹。外底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瓷制花觚始见于元代,明清时多有烧制。除景德镇烧制外,尚有龙泉窑、德化窑等地制品。主要品种有青花、五彩、颜色釉等,多为陈设用品。这件花觚釉色匀净,十分雅致。

    清康熙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

    高42.2cm,口径4.2cm,足径12cm。  

    瓶小口,细颈,垂肩,球形腹,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红彩描金装饰。口部绘六周龟背锦纹和一周蕉叶纹。腹部的主题图案为云龙赶珠纹。近足处绘莲瓣纹,与口沿的边饰上下呼应,烘托出龙纹的矫健凶猛。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以红彩描金装饰作瓷器装饰在清代康熙时期颇为盛行。这件器物上的装饰繁缛细腻,尤其是龙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清康熙矾红彩云龙纹杯、碟

    通高3.8cm,碟高1.5cm,口径10.9cm,足径9.6cm,杯高3.2cm,口径5.5cm,足径3cm。  

    杯敞口,深弧壁,圈足。碟撇口,浅斜壁,圈足。杯内外施白釉,外壁以红彩团状云龙纹装饰。碟内外施白釉,内底红彩龙纹装饰。杯、碟之圈足内均施白釉。无款识。  

    此套矾红彩云龙纹杯、碟作工精细,釉色莹亮,色彩纯正,龙纹装饰十分醒目,堪称康熙时期矾红彩中的精品。

    清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高20.8cm,口径6.1cm,足径9.1cm。

    瓶直口,长颈,垂腹,圈足外撇。足外墙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穿孔,可穿系绳带。在容器上系带是对无梁、无系、无扳手的器物进行提拿的传统方法,拆卸容易而又非常实用,也可以使器物在摆放位置上固定,不致被损坏。

    该器通体施红釉,因釉质在高温烧造时垂流而使口部显露出白色胎体,底部红釉凝聚,釉色浓重。

    外底施白釉并镌刻乾隆御制诗:“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数典宣窑斯最古,谁知皇祜德尤崇。乾隆乙未仲春月御题。”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郎窑红瓷器的喜爱和推崇。"

    清康熙郎窑红釉凤尾尊

    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  

    尊口微敞,短颈,肩以下渐收,胫部外撇,圈足。无款。内壁施白釉,外壁通施郎窑红釉,底足内施白釉,微泛黄并开有细小纹片,俗称“米汤底”。  

    凤尾尊又称观音尊,是清康熙时期流行的瓷器式样。

    此尊形体端庄挺拔,釉色鲜红浓艳宛若初凝牛血,并具玻璃光泽,灿烂夺目。

    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高7.8cm,口径15cm,足径6cm。  

    碗广口撇沿,口沿至腹部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以红、蓝、绿、粉、藕荷等色绘盛开的缠枝牡丹花纹。碗底蓝料方框内楷书“康熙御制” 双行四字印章款。  

    此碗属康熙珐琅彩瓷中的精品,造型端庄,画工严谨,色彩艳丽,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

    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清康熙,高4.9cm,口径6.7cm,足径2.6cm。

    杯撇口,圈足。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杯胎轻体薄,色彩清新淡雅,釉面细润洁白。

    十二月花卉纹杯以12件为一套,按照一年12个月分别在杯上描绘代表各月的花卉,再配以诗句加以赞美。其分别是:

    一月 水仙 春风弄日来清书,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 玉兰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三月 桃花 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

    四月 牡丹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五月 石榴花 露色珠簾映,香风粉壁遮。

    六月 荷花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 兰花 广殿轻发香,高台远吹吟。

    八月 桂花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九月 菊花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 芙蓉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十一月 月季 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

    十二月 梅花 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每首诗后均有一方形篆书“赏”字印。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装饰瓷器,体现了古人对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相互借鉴的艺术创作思想。十二月花卉纹杯构思巧妙,风格新颖,使人在品味美酒的同时能感受到美器的韵味。"

    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

    高7.2cm,口径15.2cm,足径5.7cm。  

    碗敞口,口沿下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其上以粉、蓝、绿、紫、藕荷等色彩绘8朵盛开的牡丹花。碗底蓝料彩方框内楷书 “康熙御制” 双行四字印章款。  

    由于珐琅新瓷是在康熙晚期才创烧成功的,数量极少,传世品十分罕见,尤显其珍贵。

    清康熙粉彩钟馗醉酒像  

    粉彩钟馗醉酒像,清康熙,高16.8cm,底长29cm。  

    钟馗依山石而坐,头戴黑色软冠,身穿朱彩描金海水云龙纹蟒袍,腰系黄色丝带,足蹬白底黑靴。他左臂倚着一仿宋官窑酒坛,右手持杯,两眼微闭,醉意朦胧,自得其乐,背后有一红蝠纹瓶。山石后侧刻阴文 “康熙年制”四字楷书款。人物生动传神,釉彩浓淡相宜,华美自然。  

    此瓷像的塑造风格与传统的钟馗形象不同,更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其醉态使人觉得和蔼可亲,诙谐可爱。彩瓷中的塑像以三彩居多,粉彩少见,钟馗像更为稀有,此件为康熙彩瓷中的珍品。  

    此像在清宫内长期被尊为库神,享受供奉,清晚期曾流出宫廷,后被发现于隆福寺一古玩店,又被迎回紫禁城。

    清康熙墨彩竹节式臂搁  

    长17.2cm,宽6.9cm。清宫旧藏。  

    臂搁长方形,上下等宽,通体施白釉,正面上下两道竹节纹之间以墨彩绘竹叶图,画旁题有“琅玕枝半疏”五言诗句。画面上端竹节外凸饰鼓钉一周。  

    清康熙斗彩红龙凤盖罐

    通高13.1cm,口径4.6cm,足径10.4cm。  

    罐小口,矮直颈,丰肩,扁圆腹,卧足,带盖。腹部两面以矾红彩分别描绘龙、凤戏珠纹。

    斗彩只用作装饰颈、肩、胫、盖等次要部位的辅助纹样。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 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器主题龙凤纹抢眼夺目,绘制精细,以斗彩作边饰,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具体体现了康熙斗彩瓷器中综合装饰技法的运用。

    清康熙淡绿釉暗花螭纹杯碟

    杯高3.5cm,口径5.7cm,足径2.4cm;碟高1.6cm,口径12.7cm,足径10cm。  

    杯、碟合为一套。

    杯口微撇,深腹,圈足,两侧对称置戟耳。里施白釉,外施淡绿釉。外壁暗刻四只螭虎。外底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碟撇口,浅弧壁,圈足。

    碟内底有一周凸起,放置杯子时可以卡住杯足。碟心暗划二螭龙纹。足内施白釉,外底亦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康熙瓷器中杯碟成套的用具久副盛名,其中最典型的是黄釉器和淡绿釉器。此套杯碟小巧秀雅,这种淡绿釉是随着康熙时画珐琅料从欧洲的传入而产生的。

    清康熙斗彩竹纹竹节式盖罐  

    通高16.7cm,口径4.2cm,足径11.7cm。  

    罐小口,直颈,斜平肩,圈足,带盖。罐身以凸弦纹为界分成三段竹节式。器盖亦竹节形,上、下缘凸鼓,盖顶以覆彩技法绘团菊纹,黄蕊红瓣。

    器盖及罐身竹节处均以连珠纹装饰成竹根点斑,通体绘多组竹叶纹,竹叶填绿色淡彩。底双圈内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 双行六字楷书款。  

    装饰上大量使用单一色彩属于斗彩瓷器中的特殊品种。单一色彩在明成化年间的斗彩瓷器中已有所见,康熙斗彩中单一色彩器物的制作则更趋精致,并具清新雅淡之趣。

    清康熙冬青釉五彩加金花鸟纹大花盆

    高33.3cm,口径61cm,足径39cm。  

    花盆呈圆形,折沿,深腹,撇足,底心有一圆形渗水孔。花盆以冬青釉为地,外壁通体描绘五彩加金花鸟纹饰。桃树枝干苍劲,花叶繁茂,小鸟栖于枝上,烘托出鸟语花香之意境。口沿上描绘相间排列的云鹤、桃树纹,足边饰以桃树枝干花叶的局部,与盆身纹饰相呼应。口沿下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花盆体大规整,构图舒展,画笔既工细严谨又苍劲老练,色彩浓重艳丽,体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

    清康熙五彩加金花鸟纹八方花盆   

    高32cm,口径51.5cm,底径35.6cm。  

    花盆通体呈八边方形,折沿,深腹,重底。

    通体以五彩加描金装饰。盆身四个主要面描绘花鸟纹,分别为玉兰绶带、莲花鹭鸶、牡丹山雀、梅竹喜鹊;

    四个较窄的侧面均描绘灵芝、竹子。折沿上描绘桃树、云鹤纹,底边绘八朵垂云,垂云内各绘折枝花纹。口沿下以黑彩自右向左横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花盆通常被用作一般花盆的外部套盆使用,故被装饰得格外华美。图案绘画笔触细腻,描金装饰使画面显得分外高贵典雅。

    清康熙青花加彩花鸟纹碗  

    高7.8cm,口径15.3cm,足径7.2cm。  

    碗墩式,敞口,深腹,圈足。口沿和足墙皆有双弦线,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碗外壁以青花加彩装饰,绘两雉鸡、双飞燕,衬以山石、牡丹、玉兰。一对雉鸡立于山石上昂首远眺,尾部一垂一翘。

    双燕上下翻飞,极具动感。山石用青花描绘,使用分水法表现阴阳向背。牡丹花用色较多,有红、黄、绿、淡紫等色,缤纷艳丽。此装饰题材寓意“玉堂富贵”、“喜报春来”。

    《 收藏家侠客岛

    清康熙冬青釉暗花海水龙萝卜尊

    高19.2cm,口径3.3cm,足径3.5cm。  

    尊撇口,细长颈,丰肩,深腹,外腹微弧,瘦底,足底内凹。通体施冬青釉。颈下部凸起弦纹三道,腹中部至足凸印螭龙两条,间以带状云纹和海水纹。底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清康熙洒蓝釉描金花卉纹带盖糊斗

    高6.2cm,口径3cm,足径3.3cm。清宫旧藏。

    糊斗分盖、器两部分,均施洒蓝釉为地,描金为饰。盖折沿,平底;器敞口,直颈,扁圆腹,圈足。

    盖顶以描金绘朵花纹,盖之折沿及器口沿处皆绘卷草纹一周,且对应留一凹槽,器颈部饰如意头及点珠纹,腹部绘4组朵花纹。足内白釉无款。

    糊斗为文房中盛糨糊之器,加盖以防鼠窃。

    此器形制稳重大方,色调清雅,描金纹饰显露出皇家的富贵气派,是宫中专用的盛糊之具。

    清康熙斗彩璎珞纹贲巴壶

    通高23.2cm,口径5cm,足径9.1cm。  

    器形仿藏族银制贲巴壶形式,造型略如塔,口、流均有盖,新颖别致。壶直口,曲流,圆鼓腹,下承覆钵形托,圈足,足底沿外撇。通体以白色乳钉纹为界将纹饰分为不同的单元。用斗彩绘莲瓣纹、如意云纹、火云纹等,腹部兽面璎珞纹为主题图案。  

    宗教题材出现在清代御窑瓷器上是当时国家宗教政策的反映,它不仅使藏文化风格得以在清内廷传播,也促进了汉、藏、满、蒙族上层间文化的交流。贲巴壶是藏族地区寺院内的祭神用品,而在清代皇家御窑厂内烧制的瓷质贲巴壶则是清朝皇帝给西藏、青海等地宗教领袖的赏赐之物。

    这件斗彩璎珞纹贲巴壶将藏族传统的器物造型与纹饰和汉族悠久的陶瓷烧造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清代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清康熙青花璎珞纹贲巴壶  

    高23.2cm,口径4.9cm,托径8.9cm。  

    壶呈塔形,口、流均有盖,且分别与盖组成塔身形状,直颈,曲流折连于腹部,腹扁圆,腹部绘兽面璎珞纹,近底处绘变形莲瓣纹1周,腹下承托。壶体自上而下各部位皆饰有小乳钉纹,共16周。托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壶造型仿藏族银制贲巴壶烧造而成,制作精巧,新颖别致,青花发色浓艳。纹饰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艺术风格,为瓷器中的精品。

    清康熙仿成化款青花团凤杯

    口径9cm,足径3.9cm,高13cm。  

    杯敞口,体瘦长,圈足。杯身绘三组团凤纹,近底处绘礁石海水纹。足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成化年制” 三行六字楷书款。  

    此杯为清康熙时仿成化款瓷器的精品,胎质细腻,纹饰构图疏密有致,青花淡雅清幽,极富装饰性。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通高23.7cm,口径23.1cm,足径14.2cm。  

    罐直口,短颈,圈足。器盖平顶,微折沿,有环形抓钮。罐通体饰青花山水人物图案。青花娇艳青翠,清新明快,具有水墨画的艺术效果。画面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画中的文人高士、独钓老翁等形象生动。此器胎精体重,瓷质洁白细腻,为康熙朝民间青花瓷器的代表作。

    清康熙釉里红四鱼纹水丞

    高8.3cm,口径6cm,足径5.3cm。  

    丞敛口,圆腹,卧足,形似钵。内外施青白釉,足沿无釉。外壁饰釉里红游鱼,姿态各异。外底心有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款。  

    釉里红是康熙时瓷器的重要品种之一。康熙时期瓷器有落本朝款的,也有仿前朝款的。

    此件水丞造型、纹饰具有康熙时期特点,只是落了明代宣德款而已。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号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