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历史解密:李斯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真的了解嘛?_秦始皇_秦国_赵高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原标题:历史解密:李斯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真的了解嘛?,李斯(?-前208),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法家代表人物。,李斯师从荀子,学成入秦,辅佐秦王统一六国。秦统一天下后,为秦始皇制定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秦篆统一文字,制定法律,统一车轨、度量衡制度、货币。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并夷三族。,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司马迁:“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司马贞:“鼠在所居,人固择地。斯效智力,功立名遂。置酒咸阳,人臣极位。一夫诳惑,变易神器。国丧身诛,本同末异。”,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战国末期,秦朝的建立和巩固,离不开李斯的一份力量,然而秦朝最终的覆灭,也和李斯脱不开关系。李斯的一生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矛盾共同体,既有着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能力,也有在一夕之间颠覆一个偌大的帝国的本事。这样看来,李斯的一生该是有很多矛盾点的。那么,有功又有过的李斯,到底应该算是秦朝的忠臣,还是一个奸臣呢?,,你可以认为他是一个功臣。李斯原本是楚国人,年轻时候做过一个掌管文书的小吏,但是却在无意之间,通过一些老鼠参透了他所谓的“人生”,也就是“老鼠哲学”。某天,他在厕所里面看到了吃大便的老鼠,见到有人或者狗过来,那些老鼠立马四散而逃,瞬间散得干干净净。后来又有一次,他看到了粮仓里面的老鼠,那些老鼠不仅一只只又大又肥,见到有人过来还是自顾自的,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就像没看到一样。,李斯认为,这就像人一样,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这个道理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很正确,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确实是非常大的。只是,李斯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开始他也选对了环境,只是最终还是败在了自己的这套理论上面,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会有所讲述。,,明白了这个道理的李斯,分析了自己身处的环境,战国末期,每个人都在追逐名利,李斯也不例外,他想要做一番事业,于是来到齐国,拜入荀子门下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即“帝王之术”。因为荀子的思想非常接近法家,所以李斯也被后世认为是法家代表人物。学成之后,他对比了各国的形式,看中了最有希望的秦国。,李斯先是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得到一个小官职,这样也就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有了这个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向秦王进献离间六国的计策,首先攻灭韩国这个主意,也是李斯提出来的。谁知道韩国可能是嗅到了不安稳的气息,派出郑国到秦国修建郑国渠,希望借此来消耗秦国国力,谁知道后来目的暴露,东方各国都派间谍来做宾客,秦国群臣对此表示,这些人不怀好意,建议秦王把他们赶走。,,于是,就诞生了历史上很有名的《谏逐客书》,李斯也在这些被驱逐的宾客之列,他通过《谏逐客书》,成功令秦王收回成命,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官位,同时告诉秦王,只要是有才能,为什么不能用,不应该因为他的国籍而将他们就这样驱逐。,秦国最终统一之后,李斯的政绩就更多了,废除分封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建驰道,车同轨,这一系列都是他的建议,并且其中的很多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封建帝国。,但是,李斯也有人生中最大的一个污点。,,秦始皇驾崩之后,赵高心存野心,因为秦始皇诏令的颁布李斯一定会看到,所以他威逼利诱李斯,用他的家人、官位来劝说李斯,终于,李斯为了自己的功业,选择了成为一只他从前很不屑的老鼠,篡改秦始皇的遗诏,将原本帝国的继承人赐死。尽管后面蒙氏兄弟的死看起来没有李斯的插手,但是他们的死都与扶苏之死脱不了关系,所以,李斯也是间接地凶手。,李斯高看了胡亥,也小看了赵高。赵高事后过河拆桥,反过来咬了李斯一口,这一口,不仅将他的性命断送了,还连带有他非常看重的家人,夷灭三族。此后,秦国更是一点一点朝着覆灭的深渊走去,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所以,李斯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呢?其实,他并不是真正的忠于一个国家,他只是忠于自己。秦始皇在世的时候,他能够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官位,地位,而秦始皇死后,因为在他看来,扶苏不会给他这些,所以他选择了胡亥,可是谁知道,胡亥只不过是一个表面上的皇帝,他的背后,还有赵高。,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原标题:历史解密:李斯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真的了解嘛?

    李斯(?-前208),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法家代表人物。

    李斯师从荀子,学成入秦,辅佐秦王统一六国。秦统一天下后,为秦始皇制定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秦篆统一文字,制定法律,统一车轨、度量衡制度、货币。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并夷三族。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司马迁:“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司马贞:“鼠在所居,人固择地。斯效智力,功立名遂。置酒咸阳,人臣极位。一夫诳惑,变易神器。国丧身诛,本同末异。”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战国末期,秦朝的建立和巩固,离不开李斯的一份力量,然而秦朝最终的覆灭,也和李斯脱不开关系。李斯的一生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矛盾共同体,既有着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能力,也有在一夕之间颠覆一个偌大的帝国的本事。这样看来,李斯的一生该是有很多矛盾点的。那么,有功又有过的李斯,到底应该算是秦朝的忠臣,还是一个奸臣呢?

    你可以认为他是一个功臣。李斯原本是楚国人,年轻时候做过一个掌管文书的小吏,但是却在无意之间,通过一些老鼠参透了他所谓的“人生”,也就是“老鼠哲学”。某天,他在厕所里面看到了吃大便的老鼠,见到有人或者狗过来,那些老鼠立马四散而逃,瞬间散得干干净净。后来又有一次,他看到了粮仓里面的老鼠,那些老鼠不仅一只只又大又肥,见到有人过来还是自顾自的,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就像没看到一样。

    李斯认为,这就像人一样,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这个道理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很正确,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确实是非常大的。只是,李斯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开始他也选对了环境,只是最终还是败在了自己的这套理论上面,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会有所讲述。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李斯,分析了自己身处的环境,战国末期,每个人都在追逐名利,李斯也不例外,他想要做一番事业,于是来到齐国,拜入荀子门下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即“帝王之术”。因为荀子的思想非常接近法家,所以李斯也被后世认为是法家代表人物。学成之后,他对比了各国的形式,看中了最有希望的秦国。

    李斯先是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得到一个小官职,这样也就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有了这个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向秦王进献离间六国的计策,首先攻灭韩国这个主意,也是李斯提出来的。谁知道韩国可能是嗅到了不安稳的气息,派出郑国到秦国修建郑国渠,希望借此来消耗秦国国力,谁知道后来目的暴露,东方各国都派间谍来做宾客,秦国群臣对此表示,这些人不怀好意,建议秦王把他们赶走。

    于是,就诞生了历史上很有名的《谏逐客书》,李斯也在这些被驱逐的宾客之列,他通过《谏逐客书》,成功令秦王收回成命,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官位,同时告诉秦王,只要是有才能,为什么不能用,不应该因为他的国籍而将他们就这样驱逐。

    秦国最终统一之后,李斯的政绩就更多了,废除分封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建驰道,车同轨,这一系列都是他的建议,并且其中的很多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封建帝国。

    但是,李斯也有人生中最大的一个污点。

    秦始皇驾崩之后,赵高心存野心,因为秦始皇诏令的颁布李斯一定会看到,所以他威逼利诱李斯,用他的家人、官位来劝说李斯,终于,李斯为了自己的功业,选择了成为一只他从前很不屑的老鼠,篡改秦始皇的遗诏,将原本帝国的继承人赐死。尽管后面蒙氏兄弟的死看起来没有李斯的插手,但是他们的死都与扶苏之死脱不了关系,所以,李斯也是间接地凶手。

    李斯高看了胡亥,也小看了赵高。赵高事后过河拆桥,反过来咬了李斯一口,这一口,不仅将他的性命断送了,还连带有他非常看重的家人,夷灭三族。此后,秦国更是一点一点朝着覆灭的深渊走去,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所以,李斯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呢?其实,他并不是真正的忠于一个国家,他只是忠于自己。秦始皇在世的时候,他能够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官位,地位,而秦始皇死后,因为在他看来,扶苏不会给他这些,所以他选择了胡亥,可是谁知道,胡亥只不过是一个表面上的皇帝,他的背后,还有赵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