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老红军专辑》之五十一_莲花县_萍乡_陈老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原标题:《老红军专辑》之五十一,编者按:,红军的经历是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他们在当年所经历的事件是不能重复的历史。我前后利用十多年的时间内对在江西工作的和江西籍在全国各地的老红军进行了寻访,他们有的是将军,有的是卫生员,护士,有的是战士,警卫员,马夫,挑夫等等,但他们艰苦朴素,不居功自傲,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充满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是当代人的楷模。,作者:戴廷耀,,在永新县住了一宿,2002年3月22日一早起来,在永新县汔车站赶上了前往莲花县的头班车前往莲花县。天下起了大雨,一路上雨没有停的迹象,我心里盘算着,今天可能没戏了。,车在进莲花县城分岔路口停下,莲花县民政局就在交岔口路中央,我下车冒雨跑进了民政局大楼,在莲花县民政局办公室同志协助下,与莲花县老干局多次联系,最后与老红军王景文家取得了电话联系,莲花县民政局优抚科苗健科长向局长请示,要了一辆昌河面包车,冒着大风大雨向升坊镇石门村店背村民小组王景文家驶去。,车子行驶了10多公里,进了一个很现代的西式洋楼成片的村庄,苗科长介绍说:“由于莲花地处山凹里,地少人多,改革开放后,大多数人都在沿海打工,赚了钱都在家盖了新楼,所以家家住上了小高楼。”,进到村里,我们找到老红军王景文的家,王老儿子在家等候。,王老家是旧式大屋,占地有数百平米,但还是土墙板壁,王老在战争时,被炮弹炸坏了眼神经,双目失明,现已95岁高龄,我简单了解了些王老的情况。,王老是1907年出生在莲花县升坊镇石门村,1931年5月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8月入党。,王老讲道:“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肖克带领独立师在莲花棋盘山和井冈山一带活动。,1928年我参加了红军,在棋盘山呆了三个月后又回了家。1931年我又回到红军部队。”,王老先后担任战士、班长、保卫大队中队长、贺龙部队警卫营营长、晋绥军区支队支队长、师作战科长。在战斗中王老双眼被炮弹炸伤眼神经造成双目失明,虽经多年、多医院治疗无效,于1959年回到家乡。,,,采访结束返回了莲花县城,雨还在下,苗科长请我吃了午饭再走,我感谢了他的帮助和盛情,在我的一再要求下,车直接开到了车站,我乘上了中午11点15分去萍乡的班车。,汽车在风雨中向高牯岭进山,汽车开得很慢,我又饿又急,下午近2点到达萍乡市,下车第一件事,填饱肚子,在车站傍吃了碗面,雨停了,我乘上1路公交车到达了萍乡市老干局。,离2点30分上班还有十分钟,我在过道里等候,下午是干部考试,大家都在忙迎考,没有人理会我,等到3点钟时,萍乡市老干局张局长来到办公室,听了我来的目的后,他交待办公室王主任开车送我去老红军彭明生同志家采访,并交待晚上回来吃饭。,我和王主任直接来到彭老家采访。,老红军彭明生1918年出生在江西宜春县慈仕乡,1936年参加红军南方游击队,主要在棋盘山和九龙山一带活动,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下山后,编入新四军,在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抗日。,历任战士、通讯员、勤务兵、侦察员、班长、排长、连长、华北预防纵队一大队大队长、淮北卫生局副局长、萍乡矿务局总医院副院长、疗养院院长。1983年离休。,从彭老家采访出来,按计划本再去另外一位老红军耿占甲家,到达耿占甲家时,得知他去了海南小孩家,只有下次再来。我看时间还早,只有16点15分,我请王主任送我到车站去,并请转告对张局长的感谢。我乘上了16点30到萍乡直达南昌的快巴,于晚上22点到达南昌。,一路走过来,得到了地方老干局和老红军的热情接待和配合,在萍乡老干局看见报上登载江西籍老红军刘德胜(住九江)于15日逝世的消息,使我深感时间的紧迫,可能再晚些这项采访工程就有可能搁浅了。,,我按照采访中所掌握的信息,2002年3月26日一上班,就开着摩托车赶往位于南昌城南的解放军第九十四医院,在医院高干病房,我连续采访了老红军陈春林、沈淦、余勋光。他们积极地配合,和善地接受采访,给我创造了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陈老由于身体不好,不便久留,我拍了照片后,简单采访了他的工作经历。,老红军陈春林,1911年出生在江西莲花县,爱人叶冰是四川籍老红军,在吉安红军村已采访了。,陈老1932年参加红军,在红军红六军团第17师任战士,1934年8月参加了长征,1938年在山西抗日时,右手负伤成为伤残军人。,陈老历任过班长、排长、连长、营教导员、团长、师长、南疆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陈老还参加过保卫延安的战斗,只用20分钟,在清华边地区消灭国民党第32旅,在花子街消灭敌人5个旅。解放后随三五九旅挺进大西北,在新疆工作多年,由于心脏病,1966年从南疆军区副政委位置离休回到家乡。,回到家乡后,陈老积极支援家乡建设,90年代为家乡修水库、修公路捐款八万元,树苗700亩。多次获得优秀离休干部表彰。,,在九四医院第二病区十号病房,我采访了老红军沈淦。由于沈老患有食道癌症,但他很乐观,对我来采访很高兴。,老红军沈淦是1918年出生在安徽岳西县,1935年5月参加红军,在红25军任警卫员,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沈老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抚州军分区司令员、赣州军分区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昌警备区司令员、南昌市委第一副书记。从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昌市警备区司令员位置上离休。,沈老讲:“我父亲、姐姐参加了大别山地区的地方部队,坚持游击战争、保护红军伤病员、侦察敌人情报,由于工作出色,解放后毛主席两次接见我父亲,姐姐得到了国家的津贴。,1937年,国共合作后我们接到命令,全部下山在湖北黄安七里坪集中,整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七团,我担任警卫员。1938年初我们从黄安出发,深入敌后打游击、袭击日军。,有一次,在安徽同城县与鬼子打了一仗,13个鬼子兵当场打死7个,活捉了6个,其中有一个鬼子伤兵从担架上跳下来逃跑,被我们打死了,其余五人由我押送到四支队队部。,解放战争时期,我参加了山东莱芜战役、焦河战斗、孟良崮战斗、淮海战役。参加了渡江战斗,从江阴过江直插无锡、常州,在苏、浙、皖参加剿匪战斗,收缴了几万国民党在山里的散兵和武器。,全国解放后,1951年我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最后一批归国。1958年底至1959年元旦,陈锡联下命令,派我在高炮第62师任师长,指挥金门炮战。”,由于沈老身体虚弱,他听我说所拍照片会送一套给他纪念,他说:“过几天我出院回家,你送来我家。”,(过了几天,我将洗好的照片送到沈老家时,他看着我拍的照片,连声说:“谢谢!谢谢!拍得真好。”),,作者戴廷耀,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

    原标题:《老红军专辑》之五十一

    编者按:

    红军的经历是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他们在当年所经历的事件是不能重复的历史。我前后利用十多年的时间内对在江西工作的和江西籍在全国各地的老红军进行了寻访,他们有的是将军,有的是卫生员,护士,有的是战士,警卫员,马夫,挑夫等等,但他们艰苦朴素,不居功自傲,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充满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是当代人的楷模。

    作者:戴廷耀

    红军警卫营长王景文

    在永新县住了一宿,2002年3月22日一早起来,在永新县汔车站赶上了前往莲花县的头班车前往莲花县。天下起了大雨,一路上雨没有停的迹象,我心里盘算着,今天可能没戏了。

    车在进莲花县城分岔路口停下,莲花县民政局就在交岔口路中央,我下车冒雨跑进了民政局大楼,在莲花县民政局办公室同志协助下,与莲花县老干局多次联系,最后与老红军王景文家取得了电话联系,莲花县民政局优抚科苗健科长向局长请示,要了一辆昌河面包车,冒着大风大雨向升坊镇石门村店背村民小组王景文家驶去。

    车子行驶了10多公里,进了一个很现代的西式洋楼成片的村庄,苗科长介绍说:“由于莲花地处山凹里,地少人多,改革开放后,大多数人都在沿海打工,赚了钱都在家盖了新楼,所以家家住上了小高楼。”

    进到村里,我们找到老红军王景文的家,王老儿子在家等候。

    王老家是旧式大屋,占地有数百平米,但还是土墙板壁,王老在战争时,被炮弹炸坏了眼神经,双目失明,现已95岁高龄,我简单了解了些王老的情况。

    王老是1907年出生在莲花县升坊镇石门村,1931年5月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8月入党。

    王老讲道:“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肖克带领独立师在莲花棋盘山和井冈山一带活动。

    1928年我参加了红军,在棋盘山呆了三个月后又回了家。1931年我又回到红军部队。”

    王老先后担任战士、班长、保卫大队中队长、贺龙部队警卫营营长、晋绥军区支队支队长、师作战科长。在战斗中王老双眼被炮弹炸伤眼神经造成双目失明,虽经多年、多医院治疗无效,于1959年回到家乡。

    红军南方游击队队员彭明生

    采访结束返回了莲花县城,雨还在下,苗科长请我吃了午饭再走,我感谢了他的帮助和盛情,在我的一再要求下,车直接开到了车站,我乘上了中午11点15分去萍乡的班车。

    汽车在风雨中向高牯岭进山,汽车开得很慢,我又饿又急,下午近2点到达萍乡市,下车第一件事,填饱肚子,在车站傍吃了碗面,雨停了,我乘上1路公交车到达了萍乡市老干局。

    离2点30分上班还有十分钟,我在过道里等候,下午是干部考试,大家都在忙迎考,没有人理会我,等到3点钟时,萍乡市老干局张局长来到办公室,听了我来的目的后,他交待办公室王主任开车送我去老红军彭明生同志家采访,并交待晚上回来吃饭。

    我和王主任直接来到彭老家采访。

    老红军彭明生1918年出生在江西宜春县慈仕乡,1936年参加红军南方游击队,主要在棋盘山和九龙山一带活动,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下山后,编入新四军,在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抗日。

    历任战士、通讯员、勤务兵、侦察员、班长、排长、连长、华北预防纵队一大队大队长、淮北卫生局副局长、萍乡矿务局总医院副院长、疗养院院长。1983年离休。

    从彭老家采访出来,按计划本再去另外一位老红军耿占甲家,到达耿占甲家时,得知他去了海南小孩家,只有下次再来。我看时间还早,只有16点15分,我请王主任送我到车站去,并请转告对张局长的感谢。我乘上了16点30到萍乡直达南昌的快巴,于晚上22点到达南昌。

    一路走过来,得到了地方老干局和老红军的热情接待和配合,在萍乡老干局看见报上登载江西籍老红军刘德胜(住九江)于15日逝世的消息,使我深感时间的紧迫,可能再晚些这项采访工程就有可能搁浅了。

    参加过延安保卫战的老红军陈春林

    我按照采访中所掌握的信息,2002年3月26日一上班,就开着摩托车赶往位于南昌城南的解放军第九十四医院,在医院高干病房,我连续采访了老红军陈春林、沈淦、余勋光。他们积极地配合,和善地接受采访,给我创造了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陈老由于身体不好,不便久留,我拍了照片后,简单采访了他的工作经历。

    老红军陈春林,1911年出生在江西莲花县,爱人叶冰是四川籍老红军,在吉安红军村已采访了。

    陈老1932年参加红军,在红军红六军团第17师任战士,1934年8月参加了长征,1938年在山西抗日时,右手负伤成为伤残军人。

    陈老历任过班长、排长、连长、营教导员、团长、师长、南疆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

    陈老还参加过保卫延安的战斗,只用20分钟,在清华边地区消灭国民党第32旅,在花子街消灭敌人5个旅。解放后随三五九旅挺进大西北,在新疆工作多年,由于心脏病,1966年从南疆军区副政委位置离休回到家乡。

    回到家乡后,陈老积极支援家乡建设,90年代为家乡修水库、修公路捐款八万元,树苗700亩。多次获得优秀离休干部表彰。

    戎马一生的红军老战士沈淦

    在九四医院第二病区十号病房,我采访了老红军沈淦。由于沈老患有食道癌症,但他很乐观,对我来采访很高兴。

    老红军沈淦是1918年出生在安徽岳西县,1935年5月参加红军,在红25军任警卫员,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沈老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抚州军分区司令员、赣州军分区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昌警备区司令员、南昌市委第一副书记。从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昌市警备区司令员位置上离休。

    沈老讲:“我父亲、姐姐参加了大别山地区的地方部队,坚持游击战争、保护红军伤病员、侦察敌人情报,由于工作出色,解放后毛主席两次接见我父亲,姐姐得到了国家的津贴。

    1937年,国共合作后我们接到命令,全部下山在湖北黄安七里坪集中,整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七团,我担任警卫员。1938年初我们从黄安出发,深入敌后打游击、袭击日军。

    有一次,在安徽同城县与鬼子打了一仗,13个鬼子兵当场打死7个,活捉了6个,其中有一个鬼子伤兵从担架上跳下来逃跑,被我们打死了,其余五人由我押送到四支队队部。

    解放战争时期,我参加了山东莱芜战役、焦河战斗、孟良崮战斗、淮海战役。参加了渡江战斗,从江阴过江直插无锡、常州,在苏、浙、皖参加剿匪战斗,收缴了几万国民党在山里的散兵和武器。

    全国解放后,1951年我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最后一批归国。1958年底至1959年元旦,陈锡联下命令,派我在高炮第62师任师长,指挥金门炮战。”

    由于沈老身体虚弱,他听我说所拍照片会送一套给他纪念,他说:“过几天我出院回家,你送来我家。”

    (过了几天,我将洗好的照片送到沈老家时,他看着我拍的照片,连声说:“谢谢!谢谢!拍得真好。”)

    作者戴廷耀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