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武当山的“寄死窑”:满60岁被送洞中,送一餐砌一砖,直到堵死_老人_习俗_日本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原标题:武当山的“寄死窑”:满60岁被送洞中,送一餐砌一砖,直到堵死,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生老病死乃无法逆转的生理规律。,现如今,敬老爱老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百善孝为先”更成为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道德基因。,然而,在古代,却广泛流传着“弃老”的习俗。这种现象不光在国外存在,在我国也有迹可循,在武当山发现的“寄死窑”便是对这种弃老习俗的有力佐证。,,古代社会生产力普遍低下,又灾害多发,人类的生存能力远没有进化到如今这般先进的水平。,在那时,有限的资源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生活需要,必须要舍弃一部分人生的权利,才能让整个种族更好地延续。,因而60岁以上的老人由于劳动能力的丧失,便成为被舍弃的对象,甚至这些老人自愿牺牲自我成全他的族人。,,在国外,弃老习俗普遍存在。,在非洲的原始部落,年迈的老人会被子女捆绑在树上,而在树下则会燃放起篝火,直至老人在烟熏火燎中结束生命,而他的族人则会在篝火旁载歌载舞,送老人最后一程。,如今再看,这种眼看着父母在烟火旁一点点死去却在一旁载歌载舞的行径简直让人毛骨悚然。,,而居住在极寒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则将年迈的父母埋在雪地里,或者放在冰冷的冰川上,任其在冰天雪地中冻死、饿死。,年迈的爱斯基摩人会主动请求子女把他们送往大海,在海边,他们与子女泪眼相望,渐行渐远,孤独地在海中结束生命的旅程。,,印度的弃老习俗则更为野蛮。当家中有人年迈,子女会将老人的鼻子和嘴巴都用泥巴堵上,让老人完全失去呼吸的可能。,这还不算完,鼻子和嘴堵上后,还会将老人抬到河边扔进河里,任其沉溺,彻底失去生还的机会。,印度的佛经中,也有关于“弃老”的记载。说是有一个明国“弃老国”的国度,在这个国家凡是老年人都将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命运。,,在日本也有着弃老的传统,1956年问世的《楢山节考》这本书就真实地记录了日本的弃老传统。,在古代,一个名为信州的小村子物质极度匮乏,有限的粮食不能供养全村的村民。,而在日本人落后的思想认知中,认为老年人年岁大了,吃饭也是糟蹋粮食。因而岁数大的老人变成了弃养的对象。,,村里的老人一旦过了70岁,便会送到楢山上,任由其在山上饿死冻死自生自灭。,两年后,《楢山节考》同名电影上映,关注了日本弃老这一陋习。,而时隔25年后,1983年4月29日,日本导演今村昌平又再次聚焦“弃老”这一话题,将《楢山节考》重新搬上大荧幕。,,影片中的长子辰平尽管内心纠结不忍,但还是按照当地的习俗,将已过70但身体依旧硬朗的母亲背到了山上,亲自给自己的母亲送上了去往人生终点的路途。,而长子辰平的父亲,因为不想死在被送上山之前逃跑了,这难免让人唏嘘。,在我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传世名作《史记》中,也能找到“弃老”俗的影子。,在《史记·匈奴列传》中,便有关于年少者和年长者差别对待的描述:,“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从中足以见得,老年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嫌弃。,,而在当代,弃老俗也在我国引发较大热议。2001年6月9日,湖北日报名为“武当山发现民俗遗址寄死窑”的一篇报道横空出世,将“寄死窑”推上话题榜首。,随着武当山“寄死窑”的发现,我国古代弃老的不良风俗揭露在大众视野当中。那么到底何为“寄死窑”?,,“寄死窑”也叫做“自死窑”、“老人洞”,其实就是半山上的石洞。,窑洞长约1米,宽约80厘米,深度2米左右,恰好能够容下一个人。,而里面埋的不是别人,正是附近村子超过60岁的老人。在武当山附近,寄死窑并不少见,仅仅在丹江口市官山镇西河村附近,就有20多处。,,“寄死窑”之所以被发现,一位民俗学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人便是当时的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守华。,随着刘守华专家调查研究的深入,带我们揭秘了“寄死窑”背后的故事。而刘守华之所以开始“寄死窑”的研究,却与他早年听到的一个民间传说有关。,,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刘守华在开展民间文学调查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斗鼠记》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个叫靡国的地方,武当山就在靡国境内。,当时,靡国国王觉得老人无用,便发布了一道“弃老令”,凡家中老人超过60岁,便要将老人送到弃老洞中,每天给老人送一餐,但是每送一餐便在窑洞上砌一砖,直到老人死去。,,国王颁布的命令,家家无奈都得遵循,可偏偏有一位老人不但没有遵循这一规定,还使国王收回了这一成命。,当时有一个普通的农民杨三,实在舍不得自己的老父亲,便冒着违抗王命的风险偷偷地将父亲藏在家中。,恰巧当时,外国进贡了一只犀鼠,犀鼠硕大无比,引得人心惶惶。国王广泛纳谏,治理鼠灾,然而一众大臣面面相觑、无计可施。,,这事传到了杨三家,被杨三藏起来的老父亲随口说了一句“这还不简单,给猫多吃点,把猫养胖到十三斤半,不就斗得过老鼠了”。,后来,国王按照这一计策开始喂养猫,果然斗过了犀鼠。,而一听说这一计谋竟然出自一位老人,更让国王为之一振,心里琢磨着“看来老人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于是,思忖了一下,便将“弃老令”给取消了。杨三终于不用让父亲躲躲藏藏了,父亲也可以安享晚年,感受天伦之乐。,,这个听起来有些玄幻的传说在刘守华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寄死窑是否存在成为困扰刘守华的一个谜题。好在,他终于等来了解开谜底的机会。,2001年5月,刘守华去武当山脉脚下的官山镇考察的时候,意外地听到当地人说在官山镇下辖的诸多村子附近都发现了寄死窑,甚至还有人拍了照片。,这激发了这位民俗学家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当即决定去村子附近的寄死窑“体验”一番。,,刘守华找到了当地的村支书说明了来意,村支书热情地当起了向导。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刘守华很准确的爬上了半山坡,找到了寄死窑所在的位置。,乍一看上去,这和普通的山坡并无二致,刘守华的内心难免有些许失落。,只见山坡处荒凉至极,密密麻麻的杂草遮挡住了山体。然而,当刘守华伸手将杂草拨开的时候,却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刘守华定睛一看,果然在山体上看到一个洞穴,而且这个洞穴看起来方方正正,里面十分平坦,俨然是有人工开凿的痕迹。,洞穴不大,但刚好可以装的下一个人,里面干干净净的,什么东西都没有。,正像刘守华所听说的那样,老人在次过世后,会被家人抬回家中下葬,自然不会在山洞中留下什么遗骸。,一想起这个洞穴的用途,刘守华内心竟有一丝酸楚。作为一个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的人,他迫切的想知道那些老人蜷缩在这个狭小山洞中的滋味。,,于是,只见他抓住半山上的树枝,奋力向上一跃,钻进洞中,亲身体验了一下被困在洞中的感觉。,他仿佛能感受到那些老人的辛酸与无助。还好现如今时过境迁,爱老敬老成为一种风尚,这或多或少让他心里有了一些安慰。,,刘守华发现,这样的洞穴在这个山坡不下十几处。他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洞穴的大小尺寸竟然还有差异,有几个洞穴的尺寸明显小于其他的洞穴。,当地人的解答,化解了刘守华的疑惑。原来,这些小尺寸的洞穴是专门用来给女性用的。,,事实上,不止在官山镇发现了寄死窑民俗遗址。在武当山附近的盐池河镇,也有大量类似的寄死窑被发现。,寄死窑的大量发现,不单单向我们说明了过去骇人听闻的“弃老”传说,更重要的是与日渐浓厚的“孝文化”对比映衬,彰显出孝文化的演进过程。,听说盐池河镇也有类似的窑洞,武汉大学的教师宫哲兵一阵好奇想去探个究竟。然而,当他到了当地,和出租车司机交谈的时候却意外地听到了另一种说法。,,“司机师傅,您听说过附近寄死窑的故事吗?”,“寄死窑?明明是寄思窑啊”,司机师傅短短的一句话,却让宫哲兵一头雾水。仔细了解才知道,关于半山坡上窑洞的用途在当地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有人认为,古代战乱频发,这山洞是为了在战乱时将老人放进去躲避灾难而开凿的。,每每战乱发生,子女在家中往往会十分思念在山洞中躲藏的老人,因而这个山洞也被称之为“寄思洞”。,“死”和“思”读音类似,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有着翻天覆地的差别。,,“寄思窑”的说法一经传开,又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在情感上似乎对这种说法更为认同。,那么,到底是哪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真相呢?为了进一步弄清事实的原委,宫哲兵又经过了一番调查研究。这一了解才知道,原来“寄思窑”竟然是有人蓄意编造的。,宫哲兵走访对话了河池镇下辖村落里的多位老人,大家不约而同的谈及到了“寄死窑”的故事。一位老大娘有生有色的跟他讲起了“寄思窑”的故事。,,“小的时候我就听说过寄死窑的是,听起来可真残忍。没办法啊,那时候都这样。”,老大娘一阵叹息,接着又说“我还听说,1920年的时候最后一位老人走进窑洞,被活活饿死,后来好像附近的窑洞就都再也没有用过了”,听老大娘一说,宫哲兵心里大概有了数,随后他又向老人问起了“寄思窑”的说法。“大娘,您听说过寄思窑的说法吗”?,“寄思窑?这还真没有听说过”,老人撇撇嘴,一脸疑惑的表情。,后来,宫哲兵又辗转几个村子,采访了多位老人,老人们则纷纷摇头表示并未听过“寄思窑”这一说法。,,从对老人们的采访中,大概可以确定“寄死窑”果然如传说中的那样,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结束自己生命的场所。,那“寄思窑”又是如何传出来的,这事还得一探究竟。,几经波折,经过多方考察访问,宫哲兵才了解到,原来早些年盐池河镇有位干部觉得“寄死窑”过于残忍,与我们所弘扬的“孝道”文化相违背,不利于当地形象的建设,于是便苦思冥想,玩了一个谐音梗。,利用“寄死窑”的谐音,编造出了“寄思窑”这个词汇,并根据“寄托相思”的寓意自行捏造了一个故事。于是,“寄思窑”版本的故事逐渐流传开来。,如此看来,“寄死窑”这一不良的弃老习俗在我国的历史上也确确实实地存在着。,,尽管“寄思窑”的版本更符合人道主义和伦理道德,但是我们要正视历史、尊重历史,而不能歪曲历史。,只有还原历史真相,才能了解真实的民间风俗,摸清传统文化的脉络与走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传统民间习俗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也经历了去粗取精的过程。如今,“寄死窑”早已成为一段尘封的历史,发挥着警醒和教育后人的作用,让当代人以史为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爱老敬老的道德风尚在整个社会席卷蔓延。在社会与家庭的共同作用下,老年人必将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

    原标题:武当山的“寄死窑”:满60岁被送洞中,送一餐砌一砖,直到堵死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生老病死乃无法逆转的生理规律。

    现如今,敬老爱老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百善孝为先”更成为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道德基因。

    然而,在古代,却广泛流传着“弃老”的习俗。这种现象不光在国外存在,在我国也有迹可循,在武当山发现的“寄死窑”便是对这种弃老习俗的有力佐证。

    古代社会生产力普遍低下,又灾害多发,人类的生存能力远没有进化到如今这般先进的水平。

    在那时,有限的资源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生活需要,必须要舍弃一部分人生的权利,才能让整个种族更好地延续。

    因而60岁以上的老人由于劳动能力的丧失,便成为被舍弃的对象,甚至这些老人自愿牺牲自我成全他的族人。

    在国外,弃老习俗普遍存在。

    在非洲的原始部落,年迈的老人会被子女捆绑在树上,而在树下则会燃放起篝火,直至老人在烟熏火燎中结束生命,而他的族人则会在篝火旁载歌载舞,送老人最后一程。

    如今再看,这种眼看着父母在烟火旁一点点死去却在一旁载歌载舞的行径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而居住在极寒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则将年迈的父母埋在雪地里,或者放在冰冷的冰川上,任其在冰天雪地中冻死、饿死。

    年迈的爱斯基摩人会主动请求子女把他们送往大海,在海边,他们与子女泪眼相望,渐行渐远,孤独地在海中结束生命的旅程。

    印度的弃老习俗则更为野蛮。当家中有人年迈,子女会将老人的鼻子和嘴巴都用泥巴堵上,让老人完全失去呼吸的可能。

    这还不算完,鼻子和嘴堵上后,还会将老人抬到河边扔进河里,任其沉溺,彻底失去生还的机会。

    印度的佛经中,也有关于“弃老”的记载。说是有一个明国“弃老国”的国度,在这个国家凡是老年人都将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命运。

    在日本也有着弃老的传统,1956年问世的《楢山节考》这本书就真实地记录了日本的弃老传统。

    在古代,一个名为信州的小村子物质极度匮乏,有限的粮食不能供养全村的村民。

    而在日本人落后的思想认知中,认为老年人年岁大了,吃饭也是糟蹋粮食。因而岁数大的老人变成了弃养的对象。

    村里的老人一旦过了70岁,便会送到楢山上,任由其在山上饿死冻死自生自灭。

    两年后,《楢山节考》同名电影上映,关注了日本弃老这一陋习。

    而时隔25年后,1983年4月29日,日本导演今村昌平又再次聚焦“弃老”这一话题,将《楢山节考》重新搬上大荧幕。

    影片中的长子辰平尽管内心纠结不忍,但还是按照当地的习俗,将已过70但身体依旧硬朗的母亲背到了山上,亲自给自己的母亲送上了去往人生终点的路途。

    而长子辰平的父亲,因为不想死在被送上山之前逃跑了,这难免让人唏嘘。

    在我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传世名作《史记》中,也能找到“弃老”俗的影子。

    在《史记·匈奴列传》中,便有关于年少者和年长者差别对待的描述:

    “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

    从中足以见得,老年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嫌弃。

    而在当代,弃老俗也在我国引发较大热议。2001年6月9日,湖北日报名为“武当山发现民俗遗址寄死窑”的一篇报道横空出世,将“寄死窑”推上话题榜首。

    随着武当山“寄死窑”的发现,我国古代弃老的不良风俗揭露在大众视野当中。那么到底何为“寄死窑”?

    “寄死窑”也叫做“自死窑”、“老人洞”,其实就是半山上的石洞。

    窑洞长约1米,宽约80厘米,深度2米左右,恰好能够容下一个人。

    而里面埋的不是别人,正是附近村子超过60岁的老人。在武当山附近,寄死窑并不少见,仅仅在丹江口市官山镇西河村附近,就有20多处。

    “寄死窑”之所以被发现,一位民俗学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人便是当时的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守华。

    随着刘守华专家调查研究的深入,带我们揭秘了“寄死窑”背后的故事。而刘守华之所以开始“寄死窑”的研究,却与他早年听到的一个民间传说有关。

    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刘守华在开展民间文学调查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斗鼠记》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个叫靡国的地方,武当山就在靡国境内。

    当时,靡国国王觉得老人无用,便发布了一道“弃老令”,凡家中老人超过60岁,便要将老人送到弃老洞中,每天给老人送一餐,但是每送一餐便在窑洞上砌一砖,直到老人死去。

    国王颁布的命令,家家无奈都得遵循,可偏偏有一位老人不但没有遵循这一规定,还使国王收回了这一成命。

    当时有一个普通的农民杨三,实在舍不得自己的老父亲,便冒着违抗王命的风险偷偷地将父亲藏在家中。

    恰巧当时,外国进贡了一只犀鼠,犀鼠硕大无比,引得人心惶惶。国王广泛纳谏,治理鼠灾,然而一众大臣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这事传到了杨三家,被杨三藏起来的老父亲随口说了一句“这还不简单,给猫多吃点,把猫养胖到十三斤半,不就斗得过老鼠了”。

    后来,国王按照这一计策开始喂养猫,果然斗过了犀鼠。

    而一听说这一计谋竟然出自一位老人,更让国王为之一振,心里琢磨着“看来老人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于是,思忖了一下,便将“弃老令”给取消了。杨三终于不用让父亲躲躲藏藏了,父亲也可以安享晚年,感受天伦之乐。

    这个听起来有些玄幻的传说在刘守华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寄死窑是否存在成为困扰刘守华的一个谜题。好在,他终于等来了解开谜底的机会。

    2001年5月,刘守华去武当山脉脚下的官山镇考察的时候,意外地听到当地人说在官山镇下辖的诸多村子附近都发现了寄死窑,甚至还有人拍了照片。

    这激发了这位民俗学家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当即决定去村子附近的寄死窑“体验”一番。

    刘守华找到了当地的村支书说明了来意,村支书热情地当起了向导。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刘守华很准确的爬上了半山坡,找到了寄死窑所在的位置。

    乍一看上去,这和普通的山坡并无二致,刘守华的内心难免有些许失落。

    只见山坡处荒凉至极,密密麻麻的杂草遮挡住了山体。然而,当刘守华伸手将杂草拨开的时候,却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刘守华定睛一看,果然在山体上看到一个洞穴,而且这个洞穴看起来方方正正,里面十分平坦,俨然是有人工开凿的痕迹。

    洞穴不大,但刚好可以装的下一个人,里面干干净净的,什么东西都没有。

    正像刘守华所听说的那样,老人在次过世后,会被家人抬回家中下葬,自然不会在山洞中留下什么遗骸。

    一想起这个洞穴的用途,刘守华内心竟有一丝酸楚。作为一个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的人,他迫切的想知道那些老人蜷缩在这个狭小山洞中的滋味。

    于是,只见他抓住半山上的树枝,奋力向上一跃,钻进洞中,亲身体验了一下被困在洞中的感觉。

    他仿佛能感受到那些老人的辛酸与无助。还好现如今时过境迁,爱老敬老成为一种风尚,这或多或少让他心里有了一些安慰。

    刘守华发现,这样的洞穴在这个山坡不下十几处。他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洞穴的大小尺寸竟然还有差异,有几个洞穴的尺寸明显小于其他的洞穴。

    当地人的解答,化解了刘守华的疑惑。原来,这些小尺寸的洞穴是专门用来给女性用的。

    事实上,不止在官山镇发现了寄死窑民俗遗址。在武当山附近的盐池河镇,也有大量类似的寄死窑被发现。

    寄死窑的大量发现,不单单向我们说明了过去骇人听闻的“弃老”传说,更重要的是与日渐浓厚的“孝文化”对比映衬,彰显出孝文化的演进过程。

    听说盐池河镇也有类似的窑洞,武汉大学的教师宫哲兵一阵好奇想去探个究竟。然而,当他到了当地,和出租车司机交谈的时候却意外地听到了另一种说法。

    “司机师傅,您听说过附近寄死窑的故事吗?”

    “寄死窑?明明是寄思窑啊”,司机师傅短短的一句话,却让宫哲兵一头雾水。仔细了解才知道,关于半山坡上窑洞的用途在当地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

    有人认为,古代战乱频发,这山洞是为了在战乱时将老人放进去躲避灾难而开凿的。

    每每战乱发生,子女在家中往往会十分思念在山洞中躲藏的老人,因而这个山洞也被称之为“寄思洞”。

    “死”和“思”读音类似,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有着翻天覆地的差别。

    “寄思窑”的说法一经传开,又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在情感上似乎对这种说法更为认同。

    那么,到底是哪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真相呢?为了进一步弄清事实的原委,宫哲兵又经过了一番调查研究。这一了解才知道,原来“寄思窑”竟然是有人蓄意编造的。

    宫哲兵走访对话了河池镇下辖村落里的多位老人,大家不约而同的谈及到了“寄死窑”的故事。一位老大娘有生有色的跟他讲起了“寄思窑”的故事。

    “小的时候我就听说过寄死窑的是,听起来可真残忍。没办法啊,那时候都这样。”

    老大娘一阵叹息,接着又说“我还听说,1920年的时候最后一位老人走进窑洞,被活活饿死,后来好像附近的窑洞就都再也没有用过了”

    听老大娘一说,宫哲兵心里大概有了数,随后他又向老人问起了“寄思窑”的说法。“大娘,您听说过寄思窑的说法吗”?

    “寄思窑?这还真没有听说过”,老人撇撇嘴,一脸疑惑的表情。

    后来,宫哲兵又辗转几个村子,采访了多位老人,老人们则纷纷摇头表示并未听过“寄思窑”这一说法。

    从对老人们的采访中,大概可以确定“寄死窑”果然如传说中的那样,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结束自己生命的场所。

    那“寄思窑”又是如何传出来的,这事还得一探究竟。

    几经波折,经过多方考察访问,宫哲兵才了解到,原来早些年盐池河镇有位干部觉得“寄死窑”过于残忍,与我们所弘扬的“孝道”文化相违背,不利于当地形象的建设,于是便苦思冥想,玩了一个谐音梗。

    利用“寄死窑”的谐音,编造出了“寄思窑”这个词汇,并根据“寄托相思”的寓意自行捏造了一个故事。于是,“寄思窑”版本的故事逐渐流传开来。

    如此看来,“寄死窑”这一不良的弃老习俗在我国的历史上也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尽管“寄思窑”的版本更符合人道主义和伦理道德,但是我们要正视历史、尊重历史,而不能歪曲历史。

    只有还原历史真相,才能了解真实的民间风俗,摸清传统文化的脉络与走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传统民间习俗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也经历了去粗取精的过程。如今,“寄死窑”早已成为一段尘封的历史,发挥着警醒和教育后人的作用,让当代人以史为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爱老敬老的道德风尚在整个社会席卷蔓延。在社会与家庭的共同作用下,老年人必将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