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史上最大的昆虫——巨脉蜻蜓 翅膀展开阔达75厘米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巨脉蜻蜓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翅膀张开后长达75厘米,这种生物生存在3亿年前,却在2.5亿年前灭绝。巨脉蜻蜓之所以能长这么大,在天空中无敌手,就是因为当时的氧气足够多,它们的灭绝可能也是因为氧气含量下跌。,  一、史上最大的昆虫——巨脉蜻蜓,  巨脉蜻蜓又名大尾蜻蜓或巨尾蜻蜓,是3亿年前石炭纪的一种昆虫,与现今的蜻蜓接近,以其他昆虫及细小的两栖动物为食物。巨脉蜻蜓的翅膀展开阔达75厘米,是已知地球上曾出现最大的昆虫物种,但是早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就已灭绝。,  巨脉蜻蜓的翼展达75厘米,科学家认为它们主要吃其他会飞的和爬行昆虫,甚至吃一些更小的早期两栖类动物,或是刚开始从海洋移居陆地的动物。就巨脉蜻蜓如何在石炭纪能生长成如此巨大的体型一直都是讨论的焦点。,  因为氧气经气管扩散至昆虫身体的方式会限制巨脉蜻蜓的体型,而这种史前昆虫的体型却超越了这个限制。最初有指巨脉蜻蜓能够飞翔是因当时氧气在大气层较平时多20%,这个理论最初不被接纳,但就有关巨大畸形症及可获取氧气之间关系的研究证实了这个说法。,  二、巨脉蜻蜓灭绝原因,  这些蜻蜓凭借着空中优势,大肆捕食其它昆虫、甚至小型两栖动物,而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天敌。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空中霸主在石炭纪末期产生后,很快就灭绝了。巨脉蜻蜓的灭绝可能是因氧气含量下跌造成,并且肯定的是它们不能在现今的环境生存。,  三、方舟生存进化巨脉蜻蜓,  方舟生存进化巨脉蜻蜓是一个巨型的蜻蜓,是不能进行驯服的,所以无法当做坐骑。活动范围在平原、森林或是沼泽中。这个动物是有一定的攻击性的,肉食,身上带血的生物和玩家强,平常无。,  世界上最小的蜻蜓,  马来西亚自然协会柔佛州分会在全球最古老的热带兩林中,发 现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蜻蜓,这种蜻蜓,身长只有10毫米,两翼横展时长10至13毫米,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体形最小的蜻蜓之一,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史上最大的昆虫——巨脉蜻蜓翅膀展开阔达75厘米,巨脉蜻蜓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翅膀张开后长达75厘米,这种生物生存在3亿年前

      巨脉蜻蜓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翅膀张开后长达75厘米,这种生物生存在3亿年前,却在2.5亿年前灭绝。巨脉蜻蜓之所以能长这么大,在天空中无敌手,就是因为当时的氧气足够多,它们的灭绝可能也是因为氧气含量下跌。

      一、史上最大的昆虫——巨脉蜻蜓

      巨脉蜻蜓又名大尾蜻蜓或巨尾蜻蜓,是3亿年前石炭纪的一种昆虫,与现今的蜻蜓接近,以其他昆虫及细小的两栖动物为食物。巨脉蜻蜓的翅膀展开阔达75厘米,是已知地球上曾出现最大的昆虫物种,但是早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就已灭绝。

      巨脉蜻蜓的翼展达75厘米,科学家认为它们主要吃其他会飞的和爬行昆虫,甚至吃一些更小的早期两栖类动物,或是刚开始从海洋移居陆地的动物。就巨脉蜻蜓如何在石炭纪能生长成如此巨大的体型一直都是讨论的焦点。

      因为氧气经气管扩散至昆虫身体的方式会限制巨脉蜻蜓的体型,而这种史前昆虫的体型却超越了这个限制。最初有指巨脉蜻蜓能够飞翔是因当时氧气在大气层较平时多20%,这个理论最初不被接纳,但就有关巨大畸形症及可获取氧气之间关系的研究证实了这个说法。

      二、巨脉蜻蜓灭绝原因

      这些蜻蜓凭借着空中优势,大肆捕食其它昆虫、甚至小型两栖动物,而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天敌。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空中霸主在石炭纪末期产生后,很快就灭绝了。巨脉蜻蜓的灭绝可能是因氧气含量下跌造成,并且肯定的是它们不能在现今的环境生存。

      三、方舟生存进化巨脉蜻蜓

      方舟生存进化巨脉蜻蜓是一个巨型的蜻蜓,是不能进行驯服的,所以无法当做坐骑。活动范围在平原、森林或是沼泽中。这个动物是有一定的攻击性的,肉食,身上带血的生物和玩家强,平常无。

      世界上最小的蜻蜓

      马来西亚自然协会柔佛州分会在全球最古老的热带兩林中,发 现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蜻蜓,这种蜻蜓,身长只有10毫米,两翼横展时长10至13毫米,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体形最小的蜻蜓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