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如何绘制家谱轴子?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家谱轴子,家谱轴子,是记载家谱的卷轴。家谱轴子的幅面较大,一般宽1.46米左右,高1.85米。家谱轴子展示的内容是程式化的,主体画面自上而下分为二部分。上部分的顶部,绘厅堂楼阁、松竹等吉祥之物。楼阁有一供桌,其上置一牌位,写着“供奉历代宗祖(祖宗)之位”八个字(千万不能写之神位,古代传说人死后做的是鬼,鬼和神根本就不一个概念)。供桌的下面长长的甬路,甬路的两侧,画有一排排规整的格子,用来记录已逝的祖先、长辈或同族人的名字。名字排列是有规矩的,男居左女居右,夫妻二人左右对称呼应;辈分最高的在顶层一格,其他长辈名次按辈分高低依次向下排列。早先的社会,讲究男尊女卑,一般说来男人都有名字,女人的地位低贱,除富贵人家的女人外,很多女人都没有正式的名字,特别是贫苦农家的女人更是如此。但女人去世后,是必定要在家堂上登记的,所以这些没有名字的女人,就只好冠以“李氏”、“王氏”或“张氏”等等的称呼了。,中国有着古老的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对已经去世的老人更有一份怀念的心理。“每逢佳节倍思亲”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男女老少穿新衣戴新帽、欢天喜地。但是,我们并没有忘记已经逝去的亲人。于是,在过年的时候,为了表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在家里挂起一张由许多牌位组成的家谱轴子,用来供奉我们已经逝去的亲人。,家堂在思想内容上反映了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显示出明确的宗法伦理观念。在家堂的最上方的那两位端坐的老人,从他们所在的位置就可见其至高无上。在古人的心目中,“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在家堂那一个一个小格子里的名字,正是由辈份而来的“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的反映。其次,“孝亲”情感一直在社会观念中占据极重要的位置,对逝去先祖的隆重祭祀和顶礼膜拜,正是反映了人们的这种观念。另外,人们在这种祭祀过程中,除了表达对祖先和先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外,更在于他们相信:敬奉逝去的家人,他们的灵魂就能够保佑其后人人丁兴旺、家族昌盛。,家谱轴子的填写方法,,首位为最高辈分,但是由于历史变革,许多老人的名讳已经无从考究,我们以“供奉历代祖宗之位”代之。,有些区域一行为一代,按家族排行顺序依次填写;有些区域一行为两代,同一行中右侧比左侧辈分高,单个牌位的书写:有一些区域按照男左女右的方式,有一些区域是按照中间分开,家族男性挨内,妻室靠外先考妣(尊称自己去世的父母)伯考、伯妣,叔考、叔妣(去世的叔叔伯伯),先祖妣(尊称自己去世的爷爷奶奶)先伯祖、伯祖妣,曾祖妣(尊称自己去世的太爷爷太奶奶),高祖妣(尊称自己去世的父亲的太爷爷太奶奶,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考”和“妣”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妣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妣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请轴,,请家谱轴子,又叫请老爷老奶,是我们中原过年祭奠祖先的习俗。从来没有中断过,即使在“文革”“破四旧”的时候,也会在年三十中午,在胡同口偷偷地在烧上几个髁(ke,四声,纸元宝),把轴子请出来,只不过祭奠完毕就很快送走(收起来)罢了。把轴子拿出来,工工整整地挂在北屋东面(正面为天地神位、西为佛)的墙上,八仙桌子就摆成了供桌,桌上再摆上菜肴、果品、筷子。菜肴有鸡,有肉,简单的也有四荤四素,上边都放上一点菠菜摆成十字,果品有苹果、橘子等;先是在香炉里烧上一炷香(四根,古传供奉神灵是3根香、鬼是4根,包括磕头都是神3鬼4),再点上两支蜡烛。寓意祖宗已请到,年三十中午一般都包饺子,做好午饭,端两碗摆供桌,然后烧一张黄裱纸,磕头,把饺子汤倒供桌前,然后才能开始吃饭。,除夕晚饭时轴子香炉点香和蜡烛,大年初一早上有吃饺子的习俗,同年三十中午一样供奉过轴子,祖先开始享用我们晚辈供奉的祭品。这个时候,就有街坊邻居和本家来拜访。,大年初五、初六、十五、十六、十七同样进行年三十的供奉,正月十七午饭后,在供桌前焚纸点香,叫送祖宗,即把轴子收起来存放,预备次年请轴子。,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如何绘制家谱轴子?,家谱轴子家谱轴子,是记载家谱的卷轴。家谱轴子的幅面较大,一般宽1.46米左右,高

    家谱轴子

    家谱轴子,是记载家谱的卷轴。家谱轴子的幅面较大,一般宽1.46米左右,高1.85米。家谱轴子展示的内容是程式化的,主体画面自上而下分为二部分。上部分的顶部,绘厅堂楼阁、松竹等吉祥之物。楼阁有一供桌,其上置一牌位,写着“供奉历代宗祖(祖宗)之位”八个字(千万不能写之神位,古代传说人死后做的是鬼,鬼和神根本就不一个概念)。供桌的下面长长的甬路,甬路的两侧,画有一排排规整的格子,用来记录已逝的祖先、长辈或同族人的名字。名字排列是有规矩的,男居左女居右,夫妻二人左右对称呼应;辈分最高的在顶层一格,其他长辈名次按辈分高低依次向下排列。早先的社会,讲究男尊女卑,一般说来男人都有名字,女人的地位低贱,除富贵人家的女人外,很多女人都没有正式的名字,特别是贫苦农家的女人更是如此。但女人去世后,是必定要在家堂上登记的,所以这些没有名字的女人,就只好冠以“李氏”、“王氏”或“张氏”等等的称呼了。

    中国有着古老的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对已经去世的老人更有一份怀念的心理。“每逢佳节倍思亲”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男女老少穿新衣戴新帽、欢天喜地。但是,我们并没有忘记已经逝去的亲人。于是,在过年的时候,为了表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在家里挂起一张由许多牌位组成的家谱轴子,用来供奉我们已经逝去的亲人。

    家堂在思想内容上反映了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显示出明确的宗法伦理观念。在家堂的最上方的那两位端坐的老人,从他们所在的位置就可见其至高无上。在古人的心目中,“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在家堂那一个一个小格子里的名字,正是由辈份而来的“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的反映。其次,“孝亲”情感一直在社会观念中占据极重要的位置,对逝去先祖的隆重祭祀和顶礼膜拜,正是反映了人们的这种观念。另外,人们在这种祭祀过程中,除了表达对祖先和先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外,更在于他们相信:敬奉逝去的家人,他们的灵魂就能够保佑其后人人丁兴旺、家族昌盛。

    家谱轴子的填写方法

    首位为最高辈分,但是由于历史变革,许多老人的名讳已经无从考究,我们以“供奉历代祖宗之位”代之。

    有些区域一行为一代,按家族排行顺序依次填写;有些区域一行为两代,同一行中右侧比左侧辈分高

    单个牌位的书写:有一些区域按照男左女右的方式,有一些区域是按照中间分开,家族男性挨内,妻室靠外先考妣(尊称自己去世的父母)伯考、伯妣,叔考、叔妣(去世的叔叔伯伯)

    先祖妣(尊称自己去世的爷爷奶奶)先伯祖、伯祖妣

    曾祖妣(尊称自己去世的太爷爷太奶奶)

    高祖妣(尊称自己去世的父亲的太爷爷太奶奶,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考”和“妣”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妣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妣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

    请轴

    请家谱轴子,又叫请老爷老奶,是我们中原过年祭奠祖先的习俗。从来没有中断过,即使在“文革”“破四旧”的时候,也会在年三十中午,在胡同口偷偷地在烧上几个髁(ke,四声,纸元宝),把轴子请出来,只不过祭奠完毕就很快送走(收起来)罢了。把轴子拿出来,工工整整地挂在北屋东面(正面为天地神位、西为佛)的墙上,八仙桌子就摆成了供桌,桌上再摆上菜肴、果品、筷子。菜肴有鸡,有肉,简单的也有四荤四素,上边都放上一点菠菜摆成十字,果品有苹果、橘子等;先是在香炉里烧上一炷香(四根,古传供奉神灵是3根香、鬼是4根,包括磕头都是神3鬼4),再点上两支蜡烛。寓意祖宗已请到,年三十中午一般都包饺子,做好午饭,端两碗摆供桌,然后烧一张黄裱纸,磕头,把饺子汤倒供桌前,然后才能开始吃饭。

    除夕晚饭时轴子香炉点香和蜡烛,大年初一早上有吃饺子的习俗,同年三十中午一样供奉过轴子,祖先开始享用我们晚辈供奉的祭品。这个时候,就有街坊邻居和本家来拜访。

    大年初五、初六、十五、十六、十七同样进行年三十的供奉,正月十七午饭后,在供桌前焚纸点香,叫送祖宗,即把轴子收起来存放,预备次年请轴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