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吴文化—吴地习俗—雷公电母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夏日,最动人心魄的天象就是电闪雷鸣了。打雷时,一个雪亮的闪电过去,轰然的雷声便接踵而来,让人心旌摇动。小时听人说,打雷时只要呆在大人身边,就没有危险,于是便一股劲地往母亲怀里钻。母亲说:“雷公公是专打坏人的,只要不做忤逆之事,不掉饭粒,就不必害怕。”如此看来,国人注重孝敬父母、珍惜粮食的优良传统,还有“雷公公”的一份功劳呢!,  由于天上的雷能摧毁树木房屋、置人死地,古人就设想出了一个雷公,而雷与闪电往往不在同一节拍出现,又为他配了个电母。不过这一对“够威够力”的神仙,一般人家都不敢供奉,一般寺庙也难见踪影,所以知其模样者不多。小时候有幸在江南一座破庙中亲睹其尊容:雷公是一条大汉,眼如铜铃,满面怒容,手执榔头凿子。古书说:“雷者,天鼓也。”看来雷公就是用这金属工具锤击天鼓而隆隆发声的,也不知这天鼓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经得起如此敲凿。而电母则活脱脱像个母夜叉,手持圆镜,目光犀利。二神居高临下,俯视人间。奇怪的是,电母所持之镜一半雪亮,一半涂黑,心中很不明白。直到后来见到警车,车上红灯中有半个旋转着的反光碗,方才理解这“一半黑”乃是个“休止符”,使闪电更为短促。其实,雷公电母在作威时起初是“步调一致”的,只不过电母是个“急性子”,比雷公跑得快,所以总是先到一步。,  那么古人对雷公电母是个什么态度呢?据说苏东坡在路上喜遇雷雨,作诗曰:“麾驾雷公诃电母”,“麾”是指挥,“诃”是呵斥,原来他老兄是在指挥驾驭这二位神仙。可见苏轼是了解并熟知雷公电母的,因自己胸怀坦白,心中无“鬼”,非但不怕雷电,反而感到畅快淋漓。而被雷之人,据老人说,那都是坏人,用扫帚在其背上轻扫,可以显现字迹,那些文字就是雷公电母给他写下的“罪状”。可惜无缘亲眼目睹,否则抄录或拍摄成像,也可警示世人。难怪现代影视剧中常把坏人作案安排在雷电交加之夜,一个忽闪打过来,把罪犯煞白的脸映得毕清毕爽,渲染了气氛。在书中,则把雷击称之为“殛”———杀死,很有点“蟑螂死光光”的味道。戏剧小说里有人发誓赌咒,常用“天打五雷轰”来表明心迹,若是一对情人,女方则会立即用手去堵他的嘴,不让继续说下去,可见雷公电母的“威力”。,  江南多雷雨,那电闪雷鸣有否给江南人带来好处?有。据说一场雷雨,可产生数以吨计的氮肥洒落地上,难怪江南土地是如此肥沃,而雷电过后,产生大量负离子,空气格外清新。近年来,大量目击“飞碟”光临地球的报导见诸于媒介,或许是外星人发现我们这个美丽的蔚蓝色星球时常有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的景象,感到好奇而来打探的。不过这些来访者万里迢迢而至,却为啥不肯显露真容,同地球人一聚呢?可能之一是他们接近雷区,首先看到的雷公电母“形象太差”,误以为地球人皆为此等模样而吓得只能隔窗相望,这倒是雷公电母们的不是了。,  雷公电母外表虽然丑陋,说不定还是我们的“生身父母”呢。在地球生命起源的诸多学说中,有一种“生命起源于闪电”的观点,认为是雷电“催化”了碳氢氧氮的化合而产生了有机物,然后进化,然后就有了丰富多采的生命和人类。这学说同宗教中虚无缥缈的上帝创造了人类的说法相比,无疑是科学的。中国人创造的雷公电母就无疑比西洋人聪明多了:有了公、母,就有了阴、阳,才能“繁衍”后代,因此电母也成了神仙界中不可多见的女性。每当他们发现所创的“后代”中有不肖子孙之时,就先用“镜子”来透视这些人的五脏六腑,以示警告,对个别“败类”,则“殛”之,以示惩治,这就是人类对雷电又敬又畏的原因。而电母则比较调皮,喜欢开开玩笑:敛起开放的性格,缩成一团,到人家家里乱钻乱走,好像在“微服私访”,这就是偶见的“球状闪电”,千万碰不得,否则引发脾气,不讲情面,有时这团闪电找不到出路,会把烟囱当作走道,太窄了,就干脆炸它个粉碎。,  只是在南方庙宇中见过雷公电母,北方雷雨少,不知有无他们的塑像?可能这对公婆年事已高,“示惩”时也会“难得糊涂”,误伤好人,毁坏建筑,雷公的凿子也会击穿天空,让天河直泻人间,亏得国人还创造了个女娲在那里补天,否则人类岂不早就遭了灭顶之灾?,  自从有了避雷针,雷公电母的“误操作”得到了有效避免,不过避雷针并非万能,最近听说雷电还可产生“感应电”,击毁的都是光盘电脑等高新技术设备,这说明雷公电母也在“进步”,幸亏科学家针锋相对,又发明了一种避雷“器”,让电母尚未来得及“发作”就将她引入地下,避免了灾害。至此,人们方才可以放心地把这对“公婆”供起来了。,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吴文化—吴地习俗—雷公电母,夏日,最动人心魄的天象就是电闪雷鸣了。打雷时,一个雪亮的闪电过去,轰然的雷声

      夏日,最动人心魄的天象就是电闪雷鸣了。打雷时,一个雪亮的闪电过去,轰然的雷声便接踵而来,让人心旌摇动。小时听人说,打雷时只要呆在大人身边,就没有危险,于是便一股劲地往母亲怀里钻。母亲说:“雷公公是专打坏人的,只要不做忤逆之事,不掉饭粒,就不必害怕。”如此看来,国人注重孝敬父母、珍惜粮食的优良传统,还有“雷公公”的一份功劳呢!

      由于天上的雷能摧毁树木房屋、置人死地,古人就设想出了一个雷公,而雷与闪电往往不在同一节拍出现,又为他配了个电母。不过这一对“够威够力”的神仙,一般人家都不敢供奉,一般寺庙也难见踪影,所以知其模样者不多。小时候有幸在江南一座破庙中亲睹其尊容:雷公是一条大汉,眼如铜铃,满面怒容,手执榔头凿子。古书说:“雷者,天鼓也。”看来雷公就是用这金属工具锤击天鼓而隆隆发声的,也不知这天鼓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经得起如此敲凿。而电母则活脱脱像个母夜叉,手持圆镜,目光犀利。二神居高临下,俯视人间。奇怪的是,电母所持之镜一半雪亮,一半涂黑,心中很不明白。直到后来见到警车,车上红灯中有半个旋转着的反光碗,方才理解这“一半黑”乃是个“休止符”,使闪电更为短促。其实,雷公电母在作威时起初是“步调一致”的,只不过电母是个“急性子”,比雷公跑得快,所以总是先到一步。

      那么古人对雷公电母是个什么态度呢?据说苏东坡在路上喜遇雷雨,作诗曰:“麾驾雷公诃电母”,“麾”是指挥,“诃”是呵斥,原来他老兄是在指挥驾驭这二位神仙。可见苏轼是了解并熟知雷公电母的,因自己胸怀坦白,心中无“鬼”,非但不怕雷电,反而感到畅快淋漓。而被雷之人,据老人说,那都是坏人,用扫帚在其背上轻扫,可以显现字迹,那些文字就是雷公电母给他写下的“罪状”。可惜无缘亲眼目睹,否则抄录或拍摄成像,也可警示世人。难怪现代影视剧中常把坏人作案安排在雷电交加之夜,一个忽闪打过来,把罪犯煞白的脸映得毕清毕爽,渲染了气氛。在书中,则把雷击称之为“殛”———杀死,很有点“蟑螂死光光”的味道。戏剧小说里有人发誓赌咒,常用“天打五雷轰”来表明心迹,若是一对情人,女方则会立即用手去堵他的嘴,不让继续说下去,可见雷公电母的“威力”。

      江南多雷雨,那电闪雷鸣有否给江南人带来好处?有。据说一场雷雨,可产生数以吨计的氮肥洒落地上,难怪江南土地是如此肥沃,而雷电过后,产生大量负离子,空气格外清新。近年来,大量目击“飞碟”光临地球的报导见诸于媒介,或许是外星人发现我们这个美丽的蔚蓝色星球时常有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的景象,感到好奇而来打探的。不过这些来访者万里迢迢而至,却为啥不肯显露真容,同地球人一聚呢?可能之一是他们接近雷区,首先看到的雷公电母“形象太差”,误以为地球人皆为此等模样而吓得只能隔窗相望,这倒是雷公电母们的不是了。

      雷公电母外表虽然丑陋,说不定还是我们的“生身父母”呢。在地球生命起源的诸多学说中,有一种“生命起源于闪电”的观点,认为是雷电“催化”了碳氢氧氮的化合而产生了有机物,然后进化,然后就有了丰富多采的生命和人类。这学说同宗教中虚无缥缈的上帝创造了人类的说法相比,无疑是科学的。中国人创造的雷公电母就无疑比西洋人聪明多了:有了公、母,就有了阴、阳,才能“繁衍”后代,因此电母也成了神仙界中不可多见的女性。每当他们发现所创的“后代”中有不肖子孙之时,就先用“镜子”来透视这些人的五脏六腑,以示警告,对个别“败类”,则“殛”之,以示惩治,这就是人类对雷电又敬又畏的原因。而电母则比较调皮,喜欢开开玩笑:敛起开放的性格,缩成一团,到人家家里乱钻乱走,好像在“微服私访”,这就是偶见的“球状闪电”,千万碰不得,否则引发脾气,不讲情面,有时这团闪电找不到出路,会把烟囱当作走道,太窄了,就干脆炸它个粉碎。

      只是在南方庙宇中见过雷公电母,北方雷雨少,不知有无他们的塑像?可能这对公婆年事已高,“示惩”时也会“难得糊涂”,误伤好人,毁坏建筑,雷公的凿子也会击穿天空,让天河直泻人间,亏得国人还创造了个女娲在那里补天,否则人类岂不早就遭了灭顶之灾?

      自从有了避雷针,雷公电母的“误操作”得到了有效避免,不过避雷针并非万能,最近听说雷电还可产生“感应电”,击毁的都是光盘电脑等高新技术设备,这说明雷公电母也在“进步”,幸亏科学家针锋相对,又发明了一种避雷“器”,让电母尚未来得及“发作”就将她引入地下,避免了灾害。至此,人们方才可以放心地把这对“公婆”供起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