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广东名将后代竟在200多后人在辽宁?有族谱祖坟为证,听听专家怎么说?

    2024.05.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清修《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袁崇焕》载:“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虽然史载袁崇焕无后,但在大连旅顺却突然冒出了袁崇焕的一支直系后裔,在世的尚有200多人。,
    ,“祖宗是不能乱认的。”65岁的袁家沟村村民袁洪春如是说,他称自己是袁崇焕的第15代孙。,
    ,在他的叙述中,涉及的人物、地点、时间都是有板有眼的。,或许他说的只是个故事而已,又或许他口中的才是历史的本真。,
    ,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研究员王万涛认为,“有家谱,有祖坟,这些都算得上是证据。”那么“无后”的袁崇焕的这一支子孙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广东名将后代竟在200多后人在辽宁?有族谱祖坟为证,听听专家怎么说?,
    ,
    ,
    ,
    ,01夫人绸缪秘为袁家留后,
    ,
    ,
    ,
    ,古时候有点权、有点钱的男子三妻四妾属于平常,据可查史料所载,袁崇焕就有正妻叶氏和一妾。据《东莞县志》载:“相传袁督师下狱定罪后,其妾生一子,匿都城(今北京)民间。大兵入关,为满洲某所得,隶籍于旗。” (此记载与袁洪春这一支无关),
    ,崇祯元年(1628年)6月,崇祯重新启用被免官的袁崇焕,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面对年轻的天子,意气风发的袁崇焕殿前慷慨陈词,夸下海口:计划以五年时间恢复辽东。,
    ,回到家中,夫人叶氏和丫环赵氏听了袁崇焕的殿前应对后,不免大惊,“若五年不能平辽,只怕是欺君之罪。”,
    ,广东名将后代竟在200多后人在辽宁?有族谱祖坟为证,听听专家怎么说?,
    ,赵氏,山东莱州人,本是书香门第,上京告御状未果,卖身葬父,为叶氏所买,
    ,叶氏思前想后,很快就做了决定,告诉袁崇焕,“现在袁家无后,请纳赵氏,速到西山脚下觅屋将其隐藏,不可张扬。”就这样,袁崇焕和赵氏文君秘密结合在了一起。,
    ,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引大军突入长城,直逼京师,袁崇焕率军回援,不克。入京后,袁崇焕回家得知赵氏文君已经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因为怕朝廷发觉,他无法相见,只能起了两个名字:袁昊、袁杲。,
    ,12月,袁崇焕下狱。次年8月16日,袁崇焕被处死。后来,袁崇焕的头颅被他的亲兵佘壮士盗走,就连一直为袁崇焕守墓的佘氏后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先叫什么,而袁洪春却知道,“他叫佘举!是袁崇焕的两个贴身卫士之一。”而另一个卫士,叫袁敬,他的任务就是保护赵氏文君和袁崇焕的两个儿子逃出京城。,
    ,将这个故事完整保存下来的,正是袁敬的后人。,
    ,
    ,
    ,
    ,02图谋家产恶人诓跑旧主,
    ,
    ,
    ,
    ,从京师出逃的时候,袁崇焕部下的祖大寿送去银票万两,赵氏文君携二子在袁敬的暗中保护下,一路逃至山东,在莱州湾虎头崖旁的凤毛寨隐居下来。由于赵氏持家有道,他们很快就成了当地的富裕户。,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赵文君病逝,她临终留下遗嘱:“海上一定要保留对子船。无论哪一代犯了抄家之罪,都可从海上逃生,祖先留下的银两备逃生后安家之用。”,
    ,赵氏是个有见地的女子,她生前就规定,自己这一支,每一代都要出一个人去反清复明,袁杲、袁继业、袁权等都参加了天地会、日月教等反清复明组织。而袁敬那一支,每一代都要在当地官府捐个官,负责打探消息,以便随时避祸。,
    ,广东名将后代竟在200多后人在辽宁?有族谱祖坟为证,听听专家怎么说?,
    ,历史翻到乾隆朝前期,袁敬的第五代嫡孙袁志成在莱州府当差后,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无所不好,不久便把家产败坏荡尽,于是便打起了篡夺袁家祖产的主意。,
    ,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一天,袁志成找到了赵文君谪系子孙袁克亮家,“大事不好了,袁克讳(袁克亮的弟弟)参加反清复明的事情败露了!他全招了!快跑吧!”其实,他当时得到的消息是,乾隆帝已为袁崇焕修了坟。,
    ,跑吧,袁克亮带着一家七口上了对子船(两船并在一起,可以多装物件)开始了通往辽东的逃亡之旅。袁洪春说,当年赵氏曾叮嘱家人,避祸时家人就一直往北走,“因为那边是清朝的发源地,袁崇焕的意思是"越是危险的地方,反而越安全"”。,
    ,临走时,袁克亮将所有的家产都留给了袁志成,又给了他三万两银票,感谢他家的世代忠义之举。也正是他的这个举动,终于打动了袁志成,最终导致两家后人在几百年后重逢,让袁克亮的后人能够了解到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最终能够认祖归宗。,
    ,
    ,
    ,
    ,03渔耕持家袁家避祸辽东,
    ,
    ,
    ,
    ,在海上走了两天后,袁家人到了旅顺双岛套,袁洪春说,当时本来是想去营口那边登陆,然后继续往黑龙江跑的,“但是看到这里土地肥沃,农闲时又能打鱼,便于家族发展,于是就留在了这里。”,
    ,在袁家沟村西头有一口浅浅的水井,袁洪春说这是先祖来到旅顺定居后打下的第一眼井,井水清冽,从没有干涸过。在不远处的山上,有一个衣冠冢,碑刻文字显示,墓碑立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墓主人是袁大财,也就是袁克亮的儿子,下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子孙敬立的名字。袁洪春说,有了这块墓碑,袁家和袁家沟村的历史也就找到了交集。,
    ,广东名将后代竟在200多后人在辽宁?有族谱祖坟为证,听听专家怎么说?,
    ,
    ,
    ,
    ,04后人寻根揭开家族历史,
    ,
    ,
    ,
    ,“你说自己是袁崇焕的后人,咋也得有证据吧。”袁洪春说,要是没袁安明这个本家哥哥,他们压根就找不到自己家族的根。,
    ,2001年,袁安明到山东莱州想找到和袁克亮有关的线索,他找遍了当地和袁字有关系的村落,但却一无所获。最后他鬼使神差般地去了趟老干部局。,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他只是抱着倾诉的态度和一名叫袁佑三的处长说了说自己寻根的事,袁佑三听了半天没吱声,突然问他,“你们山东祖先叫什么?”“袁克亮。”袁佑三听了浑身一震,猛地一拉他,“你跟我来。有个人知道你们家的历史!”,
    ,广东名将后代竟在200多后人在辽宁?有族谱祖坟为证,听听专家怎么说?,
    ,在一个小楼里,袁佑三朝床上的一个老人喊道:“爸,袁克亮的后人找来了。”老人叫袁汉,他是当年谋夺袁家家产的袁志成的后人。,
    ,袁汉盘问了袁安明半天,“你该是袁崇焕的第十五代孙,我是袁敬的第十四代孙,算是你父辈。”已经103岁的老人像松了口气似的说,“我们等了你们袁家十代人了!”,
    ,原来,当年袁志成诓跑了袁克亮一家后,握着手里的银票,幡然悔过,他临死前对四个儿子说,“我们的家产都是袁克亮家的,子孙后代不可私自动用,等到他们的后人回来就还给人家。”,
    ,就这样,种种的巧合之后,袁汉将祖辈口口相传的关于袁家的一切原原本本地讲述了出来,近来,袁氏族人已修出《袁氏家族谱》,作为寻根的纪念。,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近来,袁氏族人已修出《袁氏家族谱》,作为寻根的纪念。

    清修《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袁崇焕》载:“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虽然史载袁崇焕无后,但在大连旅顺却突然冒出了袁崇焕的一支直系后裔,在世的尚有200多人。


    “祖宗是不能乱认的。”65岁的袁家沟村村民袁洪春如是说,他称自己是袁崇焕的第15代孙。


    在他的叙述中,涉及的人物、地点、时间都是有板有眼的。

    或许他说的只是个故事而已,又或许他口中的才是历史的本真。


    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研究员王万涛认为,“有家谱,有祖坟,这些都算得上是证据。”那么“无后”的袁崇焕的这一支子孙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广东名将后代竟在200多后人在辽宁?有族谱祖坟为证,听听专家怎么说?





    01夫人绸缪秘为袁家留后





    古时候有点权、有点钱的男子三妻四妾属于平常,据可查史料所载,袁崇焕就有正妻叶氏和一妾。据《东莞县志》载:“相传袁督师下狱定罪后,其妾生一子,匿都城(今北京)民间。大兵入关,为满洲某所得,隶籍于旗。” (此记载与袁洪春这一支无关)


    崇祯元年(1628年)6月,崇祯重新启用被免官的袁崇焕,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面对年轻的天子,意气风发的袁崇焕殿前慷慨陈词,夸下海口:计划以五年时间恢复辽东。


    回到家中,夫人叶氏和丫环赵氏听了袁崇焕的殿前应对后,不免大惊,“若五年不能平辽,只怕是欺君之罪。”


    广东名将后代竟在200多后人在辽宁?有族谱祖坟为证,听听专家怎么说?


    赵氏,山东莱州人,本是书香门第,上京告御状未果,卖身葬父,为叶氏所买


    叶氏思前想后,很快就做了决定,告诉袁崇焕,“现在袁家无后,请纳赵氏,速到西山脚下觅屋将其隐藏,不可张扬。”就这样,袁崇焕和赵氏文君秘密结合在了一起。


    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引大军突入长城,直逼京师,袁崇焕率军回援,不克。入京后,袁崇焕回家得知赵氏文君已经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因为怕朝廷发觉,他无法相见,只能起了两个名字:袁昊、袁杲。


    12月,袁崇焕下狱。次年8月16日,袁崇焕被处死。后来,袁崇焕的头颅被他的亲兵佘壮士盗走,就连一直为袁崇焕守墓的佘氏后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先叫什么,而袁洪春却知道,“他叫佘举!是袁崇焕的两个贴身卫士之一。”而另一个卫士,叫袁敬,他的任务就是保护赵氏文君和袁崇焕的两个儿子逃出京城。


    将这个故事完整保存下来的,正是袁敬的后人。





    02图谋家产恶人诓跑旧主





    从京师出逃的时候,袁崇焕部下的祖大寿送去银票万两,赵氏文君携二子在袁敬的暗中保护下,一路逃至山东,在莱州湾虎头崖旁的凤毛寨隐居下来。由于赵氏持家有道,他们很快就成了当地的富裕户。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赵文君病逝,她临终留下遗嘱:“海上一定要保留对子船。无论哪一代犯了抄家之罪,都可从海上逃生,祖先留下的银两备逃生后安家之用。”


    赵氏是个有见地的女子,她生前就规定,自己这一支,每一代都要出一个人去反清复明,袁杲、袁继业、袁权等都参加了天地会、日月教等反清复明组织。而袁敬那一支,每一代都要在当地官府捐个官,负责打探消息,以便随时避祸。


    广东名将后代竟在200多后人在辽宁?有族谱祖坟为证,听听专家怎么说?


    历史翻到乾隆朝前期,袁敬的第五代嫡孙袁志成在莱州府当差后,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无所不好,不久便把家产败坏荡尽,于是便打起了篡夺袁家祖产的主意。


    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一天,袁志成找到了赵文君谪系子孙袁克亮家,“大事不好了,袁克讳(袁克亮的弟弟)参加反清复明的事情败露了!他全招了!快跑吧!”其实,他当时得到的消息是,乾隆帝已为袁崇焕修了坟。


    跑吧,袁克亮带着一家七口上了对子船(两船并在一起,可以多装物件)开始了通往辽东的逃亡之旅。袁洪春说,当年赵氏曾叮嘱家人,避祸时家人就一直往北走,“因为那边是清朝的发源地,袁崇焕的意思是"越是危险的地方,反而越安全"”。


    临走时,袁克亮将所有的家产都留给了袁志成,又给了他三万两银票,感谢他家的世代忠义之举。也正是他的这个举动,终于打动了袁志成,最终导致两家后人在几百年后重逢,让袁克亮的后人能够了解到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最终能够认祖归宗。





    03渔耕持家袁家避祸辽东





    在海上走了两天后,袁家人到了旅顺双岛套,袁洪春说,当时本来是想去营口那边登陆,然后继续往黑龙江跑的,“但是看到这里土地肥沃,农闲时又能打鱼,便于家族发展,于是就留在了这里。”


    在袁家沟村西头有一口浅浅的水井,袁洪春说这是先祖来到旅顺定居后打下的第一眼井,井水清冽,从没有干涸过。在不远处的山上,有一个衣冠冢,碑刻文字显示,墓碑立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墓主人是袁大财,也就是袁克亮的儿子,下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子孙敬立的名字。袁洪春说,有了这块墓碑,袁家和袁家沟村的历史也就找到了交集。


    广东名将后代竟在200多后人在辽宁?有族谱祖坟为证,听听专家怎么说?





    04后人寻根揭开家族历史





    “你说自己是袁崇焕的后人,咋也得有证据吧。”袁洪春说,要是没袁安明这个本家哥哥,他们压根就找不到自己家族的根。


    2001年,袁安明到山东莱州想找到和袁克亮有关的线索,他找遍了当地和袁字有关系的村落,但却一无所获。最后他鬼使神差般地去了趟老干部局。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他只是抱着倾诉的态度和一名叫袁佑三的处长说了说自己寻根的事,袁佑三听了半天没吱声,突然问他,“你们山东祖先叫什么?”“袁克亮。”袁佑三听了浑身一震,猛地一拉他,“你跟我来。有个人知道你们家的历史!”


    广东名将后代竟在200多后人在辽宁?有族谱祖坟为证,听听专家怎么说?


    在一个小楼里,袁佑三朝床上的一个老人喊道:“爸,袁克亮的后人找来了。”老人叫袁汉,他是当年谋夺袁家家产的袁志成的后人。


    袁汉盘问了袁安明半天,“你该是袁崇焕的第十五代孙,我是袁敬的第十四代孙,算是你父辈。”已经103岁的老人像松了口气似的说,“我们等了你们袁家十代人了!”


    原来,当年袁志成诓跑了袁克亮一家后,握着手里的银票,幡然悔过,他临死前对四个儿子说,“我们的家产都是袁克亮家的,子孙后代不可私自动用,等到他们的后人回来就还给人家。”


    就这样,种种的巧合之后,袁汉将祖辈口口相传的关于袁家的一切原原本本地讲述了出来,近来,袁氏族人已修出《袁氏家族谱》,作为寻根的纪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