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王绾是秦朝丞相,为何不被秦始皇重用?

    2024.03.28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王绾是秦朝丞相,为何不被秦始皇重用?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王绾是秦朝的丞相,秦朝建立后,他和冯劫,李斯等议定了秦始皇的称号。而且他还主张实行周朝的分封制,将宗室,皇子,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保持国家的稳定。

    可是李斯建议采用郡县制,结果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会采纳李斯的建议呢?其原因有两点。

    1、分封制的失败

    分封早在商朝就开始了,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对功臣和宗室也都进行了分封。分封的诸侯在西周时期还是能遵守分封制的规定。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自己开始破坏了分封制,导致了诸侯们都不遵守制度了,使得周王室的威信下降了。

    诸侯们互相攻打,争夺地盘,对周礼完全不顾,以至于到了战国,出现了歼灭性的战争,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

    通过两百多年的战争,秦始皇最后统一了中原。所以当王绾提出分封制时,秦始皇就觉得分封制是不能稳定国家的,不然不可能出现诸侯们纷争天下的形势。

    而李斯也提出了分封制的弊端,所以秦始皇觉得李斯分析得对,因此决定废除分封制。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失败,使得秦始皇不敢再用这个制度了,因此他想要寻找新的制度。

    2、秦始皇想要集权

    周朝时期,各诸侯国的权利力很大,诸侯们有军队,有自主的行政权,因此导致了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都不听周天子的号令了,甚至还与周天子对抗,比如郑庄公。

    所以,秦始皇考虑到这些后,就认为如果秦朝还实行分封制,那么很可能会走周朝的老路,导致他好不容易得来的统一局面,可能会很快土崩瓦解。

    那么秦始皇就想弃用分封制,想用另外的制度来代替分封制。这时李斯提出了郡县制,使得皇权加强了。

    李斯的这个建议,符合秦始皇的想法,因为秦始皇认为只有皇权加强了,将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他的手中,才有可能避免造反的出现。

    因此李斯的法家思想,得到了秦始皇的肯定和采纳。这也证明了秦始皇是想采用法家的思想来治理秦朝。

    秦始皇能任命王绾为丞相,也说明王绾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可是在治理秦朝的制度上,秦始皇却采用了李斯的建议。

    因为秦始皇认为还继续采用周礼来治理秦朝已不适合当时的形势了,秦始皇为了保住他的胜利果实,启用了严刑峻法来管理秦朝。

    秦始皇运用法家来治理秦朝也没有问题,因为周朝实行的礼教对人的自觉性要求很高,但当时人们的自觉性没有那么高,而且欲望是在不断膨胀的,所以才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用法律手段来治理秦朝,也顺应了时代的形势,是合理的。大家可能觉得秦朝只有十五年,就是因为暴政所致。

    有这方面的原因,然而暴政主要还是体现在了秦二世时期,赵高乱政,再加上暴政,以及其它诸侯国的旧贵族们想要复仇的情绪,导致了秦末的反秦起义。

    然而我们要看到,秦始皇做出的贡献至今都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他利用法律来维护秦朝的统治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秦始皇的这种管理方式也有缺陷,容易导致百姓对他的怨恨,因为缺少了情感。所以秦始皇在考虑管理制度时,只考虑了客观性的问题,没有把人的情感管理加入管理制度,因此给人留下了暴政的形象。

    因此,我们可以从秦朝历史中,总结出公司管理的方法。一家公司在管理上,要采用制度和情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既要有规范的规章制度,也要有合理的人文关怀。

    这样才有可能将公司业务正常地持续发展下去。

    单字解释: 王 绾 是 秦 朝 丞 相 为 何 不 被 秦 始 皇 重 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