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历史上公子扶苏是怎样的人 扶苏的母亲是谁

    2023.11.24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作为秦始皇的儿子,他的身份是特殊的。这位公子与秦始皇的性格有些不同,秦始皇是众人眼里的暴君,而公子则仁爱,素有美名。相传扶苏的名字是秦始皇亲自为其取的,扶苏本有枝繁叶茂的寓意,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为长子取名“扶苏”,可见对长子的关心和极高的期望。

    扶苏,出生于公元前241年,秦始皇长子,嬴姓,赵氏,名扶苏。古时候的名字跟现在的不一样,古代的男子称氏不称姓。公子扶苏虽然是赵氏、赢姓,却不被称呼为赵扶苏、嬴扶苏。而是被称作公子扶苏,或扶苏公子,公子扶苏是一位正直之人。太史公对他的评价是:“扶苏为人仁。”就算是秦国的第一大奸臣——赵高,也对他的仁义赞不绝口。

    扶苏是怎样的人 扶苏的母亲是谁"/>

    甚至到了后面,陈胜、吴广起义也要打着公子扶苏的口号,由此而得到天下人的支持。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扶苏为人仁,对人处事都十分谨慎、谦恭的人。虽然扶苏并不如其父亲有为政的天赋,但在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儿子里,恐怕也只有扶苏才最具备储君资格。扶苏其人是政治英才不错,但是他欠缺一个帝王应有的心术。秦始皇三十五年,卢生、侯生等儒生对秦始皇的暴政进行讥讽,指责始皇暴政也因此逃亡。始皇得知后震怒,下令御史逮捕所有的儒生,并对他们严加拷问,于是在严酷的刑法下,儒生之间便相互检举揭发,秦始皇亲自判处四百多名儒生,把他们全部活埋在咸阳,以示天下。对于父皇“焚书坑儒”的做法,扶苏自觉父皇在决策上欠妥,他直言进谏,因而触怒秦始皇,秦始皇便有意疏远扶苏,将扶苏打发到边远的地方去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公子抚苏他仁义,却又稍微显得软弱,这是他不适合当帝王的一个因素。公子抚苏对于秦始皇的暴政是有深刻认识的,因此在始皇帝焚书坑儒的时候,扶苏会挺身而出,直言进谏。即使扶苏是个遵从传统和规则的人,他遵从孝道、礼仪、诚信和传统,体恤百姓疾苦,多次上书秦始皇施仁政,屡建战功的蒙恬将军支持他,他是有机会修正秦始皇暴政的合法继承人。但是,终究被父亲的怒火给压制了。

    秦始皇是很生气公子扶苏在自己气头上跟他作对,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来了,秦始皇也并非一直不喜欢扶苏,趁着这个机会,扶苏大有可能子在边远地方,磨炼磨炼,说不定也是秦始皇的初衷。像扶苏素有贤名的公子,秦始皇应该不会不知道,扶苏在民间的名气。因此,扶苏最后没能继承王位,实在是天意啊!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甚是。

    秦始皇却在东巡的时候因病去世了,临终前他已经拟好了遗诏,宣扶苏立马赶回咸阳处理自己的丧失和继承大典,让扶苏马上将手中的三十万的军权交给蒙恬。奸臣赵高说服始皇幼子胡亥让他继位,一起出去扶苏。为了达到目的,他还威胁当时的秦朝丞相李斯,李斯于是对赵高假诏谋害扶苏的阴谋视而不见。公子扶苏在上郡收到了这份假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他认为要听从父亲的命令,于是自杀而亡。他的死并没有让这场夺位之事结束。胡亥和赵高为了保险起见,还下旨赐死了蒙氏兄弟。这样一来,整个秦朝的政治大权就全部落在了胡亥和赵高手中。

    赵高和胡亥两人都不是什么仁慈善良之辈,在他们统治国家的那段时期,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各地纷纷爆发了起义,为了反抗秦二世的残暴统治。陈胜起义就是打的公子扶苏的名号,说明在百姓心中扶苏才是接任国君的人选。

    那么,扶苏此人的来历到底怎么样的呢?在历史上对他母亲的记载少得可怜,甚至可以说没有记载,可是扶苏总不可能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吧!

    关于扶苏的母亲的身份,一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扶苏的母亲郑妃是郑国人,她喜欢唱郑国的情歌《山有扶苏》,秦始皇很喜欢郑妃,也很喜欢郑妃给自己生的孩子,所以给他们的孩子起名为“扶苏”。既为了纪念他们之间的爱情,又有对扶苏的重视之意。因为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

    第二种说法是扶苏的母亲是楚国人,这一说法还是经过推测的得来的。他们认为扶苏的母亲楚夫人可能是出自楚国王室的女子,扶苏身上流有一半的楚国王室的血脉。因为这种说法,在《秦时明月》中就引用了这一说法,他们认为秦始皇始终不能放心的将国家大权交给扶苏就有原因是扶苏有楚国血脉,始皇忌惮扶苏是楚国要复国的棋子。

    但是在历史上,扶苏的母亲如果是楚国王室之女的话,当时秦国的楚夫人、扶苏以及一个特别的人物昌平君之间就一定有着某种关系才对。昌平君是楚国王室之人,最后楚王室无人继承,昌平君就是最后一任楚国国君。但是昌平君虽然是楚国人,却一直在秦国当官,而且还很得秦始皇的信任。秦国有惯例就是,秦王的妻子要让自己的母亲来选,而且行了冠礼之后就可以成婚了。而且当时嬴政的后宫中有三位太后,养祖母华阳太后、亲祖母夏太后和生母帝太后,后面两位太后一位死了,另一位被贬出咸阳了。所以只要出身楚国的华阳太后来决定嬴政的妻子人选了。太后们对于王后的选择一般都是从自己母国选,因此我们推测嬴政的妻子是楚夫人。这种说法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前一种说法太过于梦幻,很多迷妹们当然希望是第一种说法吧!

    单字解释: 历 史 上 公 子 扶 苏 是 怎 样 的 人 扶 苏 的 母 亲 是 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