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匈奴单于来汉表示臣服时,汉宣帝用什么礼节接待他?

    2024.04.28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汉宣帝时期,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曾来汉表示臣服,当时汉朝用什么礼节接待他呢?下面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若论汉朝最大的外患非匈奴莫属了,从战国时期到西汉汉宣帝止,崛起于北方草原的匈奴一直对中国北方边界骚扰不止,刘邦建立汉朝后也曾发兵与之交战,可结果是大败而归,为了息事宁人,不得已采用和亲的方式与匈奴周旋。之后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终于在汉武帝时代开始向匈奴发起反击,这中间历经多次战役,双方互有损伤,不过令人开心的是在汉朝发起的三次关键性战役即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中,汉朝取得大胜,从此汉匈两国进入到了汉强匈弱的时代,但匈奴并未表示臣服。

    谁曾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汉宣帝时代,匈奴竟有复起之势,不过汉宣帝并没有给匈奴机会。公元前72年,汉宣帝发兵铁骑16万分5路进攻匈奴,同时派遣校尉常惠节制乌孙的5万多骑兵与汉军一起攻打匈奴,这一战匈奴大败。之后汉军与之交战多次,匈奴往往不战而退,是以在汉宣帝中期匈奴这个世仇外患早已不足为惧。更为戏剧性的是匈奴单于在历经多次失败后没有蛰伏,竟来汉朝向汉宣帝表示臣服,这对汉朝而言是百年未见之盛世,汉宣帝开心不已,不过随之而来也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以什么礼仪来接待匈奴单于。你们觉得汉朝会以什么礼节来接待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呢?诸侯之礼?还是比诸侯之礼低一点呢?

    这个问题在汉宣帝时代也曾经过一番讨论,毕竟对汉宣帝而言曾经地位相等的国家现如今向自己表示臣服,汉宣帝也拿捏不定,于是在一次朝堂会议上,汉宣帝将这个问题抛给了群臣。

    丞相黄霸、御史大夫于定国率先发言,他们说:“圣王的制度,施予恩德执行礼仪,以京师为先而以诸侯国为后,以诸侯国为先而以夷狄为后。《诗经》说‘沿着大道没偏向,巡视各地把教化扬。相土赫赫多威武,海外同心来归向。’陛下至高无上的德行充满天地,光明普照四海,匈奴单于闻风仰慕圣朝的教化,进献珍宝来朝贺,自古以来第一例。接见的礼仪应像对诸侯一样,位次在诸侯之下。”(PS史书记载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如此,其实都是客套话,总结起来一句话以比诸侯之礼低点的方式接待匈奴单于。)

    汉宣帝询问其他大臣还有没有意见,若是没有就照此办,这时太傅萧望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单于不是汉天子开国分封的,是地位相等的国家,应不以臣下之礼相待,位在诸侯王之上。四海的兄弟之族叩头称自己是属国,中国谦让而不以臣之礼相待,这正是谦谨的德行,谦虚则亨通。《尚书》说‘戎狄离王城四千五百多里’,言其招徕,恍惚无常。如果匈奴子孙后代纵有鸟窜鼠伏,断缺朝拜贡物,也不算叛臣。信用谦让行于兄弟之族,赐福流到无穷,这是万世长策。”

    最终汉宣帝同意了萧望之的意见,命令礼仪官员用客礼的方式接待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一行,并下令单于的位分在诸侯之上,谒见时称臣不记载。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看汉朝如此的厚待自己,自是非常感动,到了汉元帝时代,为了进一步巩固两国之间的关系,他向汉元帝表示愿娶汉女为阏氏,这也就有了后来昭君出塞的故事。

    单字解释: 匈 奴 单 于 来 汉 表 示 臣 服 时 汉 宣 帝 用 什 么 礼 节 接 待 他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