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王莽撵刘秀流传了一些传说故事 分别都是什么样的

    2024.03.01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还不了解:王莽和刘秀的读者,下面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莽赶刘秀时,都留下了哪些趣事或传说?

    王莽,是新显王王曼的次子,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在公元5年,汉平帝死后,王莽选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帝,从而效仿周公居摄践祚。三年后,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是为新朝。

    后来,因为王莽的托古改制,法禁烦苛,再加上连年灾荒,引起了各族的反叛,甚至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而就在东汉建立之前,坊间还流传着一段王莽撵刘秀的故事。

    那么,关于王莽撵刘秀一事中留下的地名或传说都有些什么呢?

    有一次,刘秀被王莽追着跑,从白天一直逃到夜晚。在夜幕降临时,刘秀在一个村子的西边落了脚,而王莽的追兵循着足迹赶到了村子的东边,两者相距不足几里地。

    当时天色已晚,再加上双方都不确定各地的距离,王莽根据脚力来看,认为第二天就能够追上刘秀,便下令大军休整,次日再出发。到了第二天凌晨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村西的鸡提前两个小时便开始打鸣。

    刘秀听到鸡鸣后,以为天就要亮了,便赶紧爬起来继续逃亡。而村东的鸡却晚了一个小时,直到天亮了才开始打鸣。也正是因为这其中的时间差,使得刘秀避免了王莽的追杀,逃出生天。

    博望坡的水饭店。有一次,王莽的大军沿着许南官马大道来追杀刘秀,等刘秀逃到博望坡的东边时,早已是人困马乏,饥饿无比。偶然间,刘秀看到一处窝棚,似曾有人家居住的痕迹。见此,喜出望外的刘秀急忙下马跑了过去,想要去讨点水米充饥。

    但是,等到他靠近窝棚的时候,却发现里面很是脏乱,破碗、破罐到处都是。看到这一幕,刘秀感到一阵失望,但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却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完好的瓦罐,里面装满了清水。

    这一下,刘秀顾不上脏净,抱起瓦罐就是一阵狂饮。但奇怪的是,无论他怎么喝,瓦罐里的水永远都是满地。解了口渴的问题,眼见天色还早,刘秀便把马系好,在窝棚边缘的稻草上睡了一会。

    一觉醒来后,刘秀感到更加的饥饿了,灌了两口清水,刘秀突然对着瓦罐说,如果这时候有一碗面就好了。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话音刚落,便见瓦罐里的清水一下子变成了热腾腾的浆面条。

    刘秀顾不得多想,狼吞虎咽的把浆面条给吃完了。吃完面后,恢复力气的刘秀害怕王莽的大军又追了上来,便急忙跑出去骑马上路。还没走多远,刘秀便听到了后方传来了一阵马蹄声,环顾四周,见荒野中无处躲藏,他更是害怕。

    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刘秀咬了咬牙,跳下马躲进了路边的沟中,而沟中有一棵长得很旺盛的马齿菜。战马因为受惊,直接一溜烟地跑远了,而追兵当时也只顾得上追马,竟然没有发现沟中的刘秀。

    后来,等到刘秀称帝后,他没有忘记当时救他于危难之际的窝棚,以及马齿菜。于是,刘秀派人前去寻找当地的窝棚。等来人回来禀报刘秀后,说当时的那个窝棚早已不存在,而在其原处上则多出了十几间房子,有农人居住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小村庄。至于马齿菜,那一带长得到处都是。

    听完后,刘秀感到很高兴,便直接钦封小村庄为水饭店;并封马齿菜“永生不死”。也正因为如此,马齿菜就算是被人连根刨除,甚至暴晒数日,但只要一经雨水,仍然会重新生根发芽。

    垛子石。在方城县四里店一带,有一座山,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层层叠叠的。有一次,刘秀逃到四里店二十里的一座山上,眼看追兵越来越近,他急忙藏在一堆石头的缝隙里。当时追兵都是看着战马追,并没有发现躲在缝隙里的刘秀。

    等到追兵远去后,刘秀才松了一口气,从缝隙里钻了出来。又困又乏的刘秀,不禁叹道,如果这里有一张床该多好。等他话音一落,便见前方出现了一张石床。喜出望外的刘秀,就躺在石床上睡起了觉。

    但到了半夜,突然刮起了大风,刘秀也被冷醒了,他翻了翻身子,喃喃自语“山上这么多石头,为什么就不能够垛起来挡风呢?”说罢,刘秀又睡了过去。

    等到次日起来一看时,却发现山上的石头都垛了起来。后来,人们就称这里为垛子石。

    单字解释: 王 莽 撵 刘 秀 流 传 了 一 些 传 说 故 事 分 别 都 是 什 么 样 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