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汉朝马邑之战的影响有哪些

    2023.12.17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马邑之战的影响很大,它改变了自汉高祖刘邦以来所采取的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开启了武帝一朝对匈奴战争的开端。本文是汉朝马邑之战的影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汉朝马邑之战的影响

    马邑之战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汉朝军事力量的改变,也是一个民族性质和内涵的变化。此战树立了汉族前所未有的尊严,建立了一个国家挺立千秋的自信。虽然这一战并未成功,却使得匈奴王廷提高了警惕,也使得北疆胡人不敢轻易南侵。

    马邑之战的影响还体现在此战使得大汉的人才不断涌出,汉武帝著名的帝国双星卫青和霍去病正是在此战之后被武帝发掘。马邑之战的影响还体现在边疆安全方面,这一战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朔北的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的复兴和文化的发展。马邑之战的影响十分深远,民众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军队展现出朝气。然而带给朝廷显贵们的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此战没能剿灭匈奴主力,没能实现预期的计划,更没能活捉匈奴单于,而是在最为紧要的关头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最为不妙的是此战使得匈奴人恼羞成怒,他们对汉人的敌视与日俱增,对汉地的侵略也是有增无减。使得一段时间内汉武帝疲于应付,顾此失彼,这是马邑之战的影响中消极的一方面。

    不同的人对马邑之战是谁的错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说马邑之战的始作俑者是汉朝当时的大行令王恢,是他最先建议汉武帝发兵伏击匈奴,于是汉武帝调派了三十多万重兵埋伏在边境线上。匈奴单于发现情形不对之后逃脱,王恢却按兵不动,这才导致了后来马邑之战的功亏一篑。

    但是王恢的确是想为朝廷一劳永逸的解除边患,事发突然也真的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且他当时可以直接调动的兵马不足三万,匈奴单于却有十多万骑兵,一旦交战后果不堪设想,他是为了国家,为了朝廷,宁可自己负罪下狱也要保全这三万精兵的性命,以便他们在日后可以寻找战机再与匈奴开战。因此马邑之战是谁的错这一问题应客观分析,王恢虽有错,却不应该是此战失败的负责人。

    蔡东藩先生在他的书中曾就马邑之战是谁的错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马邑之战最大的错在于当时被俘的汉朝亭长。当时匈奴单于看见牛羊遍地,却没有放牧的人,心生疑惑,就抓住了汉朝边境的一个亭长。那个亭长泄露了汉朝的一切计划,这才导致了这次马邑伏击的功败垂成。那个亭长为了自己的性命充当了一个大大的汉奸,使得数十万人劳而无功,空耗钱粮,严重打击了汉朝军民的士气。单于逃脱之后,开始集合部队对汉朝的北方边境不断地侵扰,制造了很多麻烦,这都是那个亭长为了一己之私所造成的结果。

    马邑之战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事件,那么马邑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呢?马邑之战简介中记载,秦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为了能够自立为王,亲手杀死了他的亲生父亲兴曼单于并且把周边部落都攻下,统一匈奴各部。随着军事的不断增强,匈奴逐渐走向强盛。

    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因为汉朝朝廷无暇管理北部治安,所以冒顿单于借此机会利用兵强马壮的优势攻入北方,这使汉王朝在北方的统治受到直接影响。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在争伐韩信的时候被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虽然最后汉高祖得以突围,但自从这件事过后西汉王朝不得为了换取边境的安宁委曲成全,同意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马邑之战的背景中记载,汉朝在经过文景之治后,积累了巨额财产并且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便使匈奴受到了强大的威胁。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对匈奴实施军事打击并且在政治上废除了和亲政策。

    后来汉武帝又派人去周边国家进行友好往来并且在经济、军事、外交这些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西汉抗击匈奴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起来。由于匈奴一直侵犯汉王朝的边界领土,经常在边界抢夺、残害百姓。这一系列的挑衅最终激起了汉王朝的反抗,最终引发了马邑之战。以上便是汉武帝时期马邑之战的背景。

    单字解释: 汉 朝 马 邑 之 战 的 影 响 有 哪 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