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汉宣帝为刘奭挑选了三位辅佐大臣,为何刘奭还是将西汉带向衰落?

    2024.03.26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刘奭,即汉元帝,汉宣帝刘询与许平君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刘奭在位期间,非但没有成为守成之君,反而将西汉带向衰落,那么他是怎么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碎的呢?下面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从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起,到汉宣帝刘病已止,西汉经过历代帝王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武昭宣盛世,尤其是汉宣帝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更是将西汉帝国推向了顶峰。不过在选择继承人时,汉宣帝虽对太子刘奭不满,但考虑几个原因之后,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刘奭,同时他还特意为刘奭选择了三人作为辅政大臣为其保驾护航。

    按说有三位辅政大臣的帮助,刘奭虽不能让汉帝国再前进一步,但作为守成之君还是可以的,没成想事与愿违,刘奭不仅守成之君没做成,反而西汉在他的治下开始走向衰落。

    公元前49年,汉宣帝驾崩,临去世前,他还对太子刘奭放心不下,他知道刘奭喜好儒生,因此在为其安排辅佐大臣的时候,三驾马车有两辆都是儒生,分别是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也许此时在汉宣帝心里想的是王霸之道,你虽不喜,但国家此时安定,多点儒生治国也无伤大雅,怀着对太子刘奭无限的憧憬,汉宣帝离世。

    汉元帝刘奭继位后,对两位师傅特别的信任,对于他们提出的仁政主张也是给予支持的态度。有了汉元帝的信任与支持,以萧望之为代表的儒臣在朝堂的话语权越来越多,影响力与日俱增。这边影响力增加,那边三驾马车之一的乐陵侯史高无形中觉得自己被冷落了,心里感到不平衡,于是便于宦官里应外合反对萧望之的改革主张。

    萧望之一看,外戚与宦官居然联合起来了,他便向汉元帝建议免去宦官掌中书的权利,另外还应该考虑外戚放纵、宦官擅权带来的危害,汉元帝此人由于性情柔弱缺乏主见,汉元帝虽然对萧望之提出的建议深表赞同,但就是迟迟不做出调整。

    原本宦官就对儒臣势大感到不安,现如今宦官们没先招惹儒臣,儒臣倒是打起了宦官们的主意,这下以宦官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等人为代表的宦官联合史、许两姓外戚开始了与萧望之为代表的儒臣的斗争。由于萧望之不善计谋,又有着文人的一番傲骨,不能团结能团结的大臣和得到君主的完全信任尊重,最终几个回合下来,萧望之斗争失败,自己饮鸩自杀。

    汉元帝得知自己的师傅自杀后,非常震惊,不过对于将其师傅逼死的弘恭、石显等人只是口头责罚一番,过后又宠信如故。由于汉元帝对宦官的放纵,导致萧望之去世后,其他的儒臣在宦官的操纵下被放逐,儒臣一倒,外戚史高也不是对手,最后迫于无奈史高向汉元帝乞骸骨,回家。结果之前彼此平衡的三方势力,最后只剩下了宦官一家。

    对此汉元帝还不自知,还天真的认为宦官没有家室,不会缔结“外党”,更是放心的将朝政全部委托宦官石显处理,事无大小,都由他汇报决断,结果在石显擅权期间,纲纪紊乱,吏治腐败,国家开始走向下坡路。汉宣帝为汉元帝做的万全之策,准备的一手好牌,最终还是让汉元帝打的稀碎。

    单字解释: 汉 宣 帝 为 刘 奭 挑 选 了 三 位 辅 佐 大 臣 为 何 刘 奭 还 是 将 西 汉 带 向 衰 落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