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刘襄作为刘邦长孙又在诸吕之乱立下了大功 最后为什么无缘皇位

    2024.01.2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对刘襄和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长孙刘襄在诸吕之乱立下了大功,刘襄最后为何无缘皇位?

    刘邦的长孙刘襄,虽然也贵为一方诸侯王,但却对西汉帝国的皇位存在一种执念。当然,皇族子弟想当皇帝,也算是人之常情,但是刘襄的心态不一样:因为刘襄觉得,自己才是最有资格的皇位继承者,至于其他人,都没资格。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刘襄如此自视过高?这一切,还得从刘襄的身世说起。

    1、刘襄尴尬身世

    话说刘襄不光是刘邦的长孙,而且还是长子一系的长孙。

    刘邦称帝后,册封吕后为西汉的皇后。按照周朝留下来的宗法制度:天子的继承人,是由嫡长子——即天子的发妻所出的长子来继承。就这样,并非长子,但却是嫡长子的刘盈,被刘邦册封为太子。这便是后来的汉惠帝。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西汉一系的法统,是刘盈这一系子孙担任皇帝。当然,刘邦的嫡系子孙,也基本上在诸吕之乱中,遭到了连根拔除。

    而刘襄的父亲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同时也是庶长子。如果刘邦没有嫡长子的话,皇位该是刘肥继承。所以,其实早在刘肥在世的时候,对皇位就存在想法。为此,刘肥还险些遭到吕后谋害。

    刘邦当皇帝以后,也觉得对不起庶长子刘肥。为了保证刘肥过上和天子差不多的生活水平,刘邦把西汉地盘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齐地,册封给了刘肥。就这样,刘肥做了齐王。

    刘邦去世后,刘盈继承皇位。不过,从刘盈登基开始,到吕后去世,前后十五年时间里,西汉朝廷里掌权的始终都是吕后。在这十五年时间里,刘邦多个儿子因吕后身亡。刘肥也在这段时间里过世。

    刘肥去世后,刘襄继承了齐王王位。并且,在刘襄掌管齐国期间,刘襄有了问鼎皇位的机会——吕后去世后,朝廷中的一部分元老勋贵铲除了吕家人,同时还以后少帝(吕后在世期间册封的傀儡皇帝,系刘盈的儿子)不是汉惠帝亲生儿子的名义,废黜并杀害了后少帝。在这个过程中,刘襄也通过齐国的势力,在铲除吕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吕家人没了,后少帝也被废黜,但大汉朝还是需要一个皇帝的。这让刘襄觉得:继承皇位这样的美差,非自己莫属:因为按照宗法制度,现如今刘邦的嫡系子孙都已经不在人世。而从庶出子孙来说,自己是长子长孙,按理应该继承皇位。更何况,自己论势力,有齐国的财力做保障;论功劳,自己可在铲除吕家人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所以不论怎么说,自己都该继承皇位。

    恍惚中,刘襄看到自己在长安登上了皇帝宝座,完成了父亲刘肥一辈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当然,刘襄更觉得:自己是拨乱反正的大汉天子……

    2、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很多事情,满以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往往结局和自己所期盼的背道而驰。这便是所谓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刘襄的皇帝梦便是这样,刘襄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自己会错失皇位。但现实是:刘襄确实和皇位失之交臂。

    吕家人被铲除的本质,其实是军功集团和刘家诸侯王不满吕家人掌权。所以,吕家人被铲除以后,关于新皇帝的人选,成为了刘家人和军功集团的焦点问题。对于刘家人来说,只要还是汉朝统治,皇帝必须出自刘家,这一点军功集团没有意见。但是,军功集团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新皇帝该选谁?

    自我感觉最符合当皇帝的刘襄,其实是最不符合当皇帝的,最起码军功集团这么想:刘襄实力太强,而且骨子里觉得皇位是自己应得的。因此刘襄当了皇帝以后,肯定不会把军功集团当回事儿,闹不好考虑到吕家人团灭的悲剧,还会对军功集团不利。所以,万万不能让刘襄当皇帝。

    反倒是代王刘恒,在军功集团眼里,属于没啥实力,而且人还有点呆傻。这样的人当皇帝,肯定人畜无害。于是,军功集团表示拥立刘恒当皇帝。而刘家人里,除了齐王一系的诸侯王以外,对这个主张都没有意见:毕竟,只要刘家人当皇帝,就万事大吉。

    就这样,刘恒做了皇帝,是为汉文帝。

    单字解释: 刘 襄 作 为 刘 邦 长 孙 又 在 诸 吕 之 乱 立 下 了 大 功 最 后 为 什 么 无 缘 皇 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