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夏侯惇和曹操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屡战屡败却深受重用?

    2024.01.19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 夏侯惇和荀彧为首,武将以夏侯惇为首。

    当时变乱突起,各位官员态度不明,许多人在徘徊观望,准备背叛曹操投降吕布。吕布节节胜利, 攻占兖州绝大多数的城市。曹操的家人住在鄄城,随时可能陷落,夏侯惇从濮阳出发,率领军队轻装前进,没想到半路上遇上吕布主力。夏侯惇下令死战,勉强击退 吕布。可吕布攻占鄄城只是虚晃一枪,真正的目的是夺取兖州重镇濮阳。濮阳是曹军储存粮草铠甲军器的地方。濮阳一失,夏侯惇军心大乱。混乱之中,堂堂一军首 领夏侯惇竟然被吕布手下的奸细绑架。正史当中用比较多的笔墨描绘了这次绑架。可惜主人公夏侯惇默默无言,整场秀中都没有任何出彩的言行。反倒是夏侯惇部下 韩浩挺身而出,斥责劫匪,表示绝对不会因为绑架的是将军,就不抓捕敌军奸细。幸好劫匪胆小,被韩浩一番恐吓之后弃械投降。后来,曹操听说了这件事情,不但 没有安慰夏侯惇,反而对罔顾夏侯惇性命的韩浩多番表彰,认为“卿此可为万世法”,规定以后凡是有被劫持的事件发生,大家不必顾忌人质的性命,尽力杀掉劫匪 就好了。曹操对夏侯惇为将能力的不满和轻视,从这件事中略微可以窥见。

    之后,夏侯惇跟随曹操出战吕布,被流箭射伤了左眼,性命垂危。虽然后来夏侯惇终于康复,曹操心中却多少有些愧疚,于是没有追究夏侯惇战败的罪责,让夏侯惇继续担任陈留、济阴地区的长官,但从此之后就没有让夏侯惇领军作战了。

    (关于夏侯惇的瞎眼,史书描述得非常生动。“拔矢啖睛”让独眼将军夏侯惇名满天下。可是,正 史中的夏侯惇对于瞎眼,不像演义那样坦然,更没有吃掉自己眼睛那么夸张。当时军中有夏侯惇,夏侯渊两位名将,大家为了好区别,就称呼夏侯惇为“盲夏侯”。 夏侯惇很不满这个外号,心理压力很大。每次照镜子的时候就会生气,夏侯惇一生气就把镜子摔在地上。幸亏那时候的镜子是铜镜,不然夏侯惇不知道要毁掉多少镜 子。)

    夏侯惇指挥军队不行,管理百姓倒是一把好手。

    在担任地方官的几年,夏侯惇政绩出色。有一年大旱,大旱之后蝗虫四起,庄稼几乎颗粒无收。粮 食一断,前方作战的军队就无以为继。夏侯惇就截断大寿河水,建造了一个大型水库。夏侯惇亲自到工地上挖土背泥,让老百姓很是感动。水库建好之后,夏侯惇督 促百姓栽种粟米,让老百姓又有了活路。夏侯惇的水库修建的很牢固,直到魏国灭亡的时候依然还在使用。老百姓都很感念夏侯惇。

    因为管理地方有功,在曹操夺取洛阳等地之后,夏侯惇被任命为河南尹。洛阳本是东汉国都,富庶 繁华,可经过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早就残破不堪。夏侯惇招抚流民,安排就业,鼓励耕作,几年下来,洛阳地区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后来,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 峙,夏侯惇负责后勤工作,从牙齿缝中给曹操调配到了足够的粮食,成功渡过了军粮匮乏全军败退的危机。也因为这个功劳,在袁绍被攻破之后,夏侯惇以河南尹的 身份被任命为伏波将军,在曹军众将领之中第一个拥有了便宜从事的权力。

    在楚汉争霸之时,刘邦重新组建一只部队,给刘邦提供足够的钱粮支持,让刘邦能够放手作战,没有后顾之忧。于是,当刘备评定功臣的时候,认为萧何功劳第一。

    正史中的夏侯惇作战能力平平,没有拿的出手的战绩,唯一的一次独立领兵作战还以失败告终。但 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夏侯惇没有为将之才,却有治民之才。曹操在兖州之时,夏侯惇管理陈留、济阴,为曹军提供军粮,成绩斐然。曹操对阵袁绍之时,又是夏侯 惇负责后方调度,解除曹操后顾之忧。曹营之中,夏侯惇堪比刘邦手下的萧何,是个很好的管家。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上表朝廷,前后加封夏侯惇一共两千五百户,为曹营众将第一人。 建安二十一年,夏侯惇跟随曹操征讨孙权,被任命督全军二十六支部队。大战结束之后,为了表彰夏侯惇的功劳,曹操特意赏赐给夏侯惇歌姬和乐器。曹操在命令中 说,当年春秋时代的魏绛因为提出和“和戎”之策,和晋国附近的一些少数民族结盟,双方停战,就能够接受歌姬乐器的赏赐,何况是将军您呢!

    当然,曹操此举还有深意。曹操一方面很信任夏侯惇,毕竟两人是兄弟关系,夏侯惇为人也稳重谨慎,另一方面是曹操了解夏侯惇将才不足,虽然担任全军都督,但并不适合率军出战,只要稳住后方就好。

    这一年的五月,曹操被封为魏王。魏国建立之后,军中众将都接受了曹操任命的职务,唯独夏侯惇依然是东汉的官职。夏侯惇心中不安,虽然说曹操对夏侯惇非常好,经常在百官面前,和夏侯惇同乘一辆车,让夏侯惇可以随意出入曹操的卧室,但是君臣关系一定要明确。

    当时,夏侯惇是汉献帝任命的前将军,曹操是汉献帝任命的丞相,二者同为汉献帝的臣子,两人官 阶相差不大。多年之前,曹操需要有尊崇汉室这样一件外衣,可现在曹操羽翼丰满,已经独立建国,诸位将领都已经在曹操手下担任官职了。唯独一个夏侯惇依然还 是汉朝官职,自然显得格外另类。

    夏侯惇是个聪明人,自然看得懂朝局。如坐针毡的夏侯惇主动求情出任魏国官职。接到夏侯惇的请 求,曹操开始还不同意,曹操说:“我听说最优秀的君王是把臣子做老师,次一等的君王是和臣子做朋友。将军您是尊贵而有德行的人啊。像我这个小小的魏国,怎 么能够委屈您,让您来做臣子呢?”曹操的回复中满是对夏侯惇的敬意,不过仔细品味却也有弦外之音,毕竟夏侯惇再怎么优秀,曹操再怎么谦逊,依然是君臣关系。

    当夏侯惇再次请求之后,曹操答应了夏侯惇,任命夏侯惇为魏国的前将军(当时军中的最高将领)。等到曹操去世之后,曹丕代汉自立,建立魏国,夏侯惇更被任命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夏侯惇和曹操有兄弟关系,有治民之才,又懂得谦逊退让,明白臣子的本份,夏侯惇才能成为曹营众将第一人。

  • 单字解释: 夏 侯 惇 和 曹 操 有 什 么 关 系 ? 为 什 么 屡 战 屡 败 却 深 受 重 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