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东周为什么无法复兴?详解东周不能复兴的原因

    2024.02.06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像汉朝的王莽篡汉,晋朝的永嘉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宋朝的靖康之乱等,这些朝代在动乱之后,有的王朝中央政府能够再次掌握实权,实现中兴,那么为什么东周不能复兴呢?下面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但是周朝却不一样,在经过动乱,迁都之后,实力一代不如一代,从天下共主急转直下成为了大诸侯,地盘也是越来越小,最后就剩下了洛阳那点地方。周王室的衰落,是否可以理解为制度原因,还是内乱不断、没有英主所导致的偶然因素?

    西周的统治主要依靠镐京国人控制关中核心区域,再依靠关系密切的各路诸侯控制地方。但是随着周王朝的发展,普通国人和贵族之间的矛盾(贫富差距)开始变大,这点从周厉王时期发生的国人暴动可以看出,所以周宣王的南征北战,很可能就是为了转移矛盾。看看,两千年前,我们就会这样玩了。

    到了周幽王时期,相信关于这位仁兄,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的烽火戏诸侯了。可是现代史学家认为,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的真假有待考证,因为上古史料缺乏,且相关记载晦涩,而且那时候历史记载甚至是文字,语言交流,都是控制在一小部分贵族手里,很多事情会被不同程度的扭曲。

    但是不管周幽王和褒姒的狗血剧到底如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周幽王“废长立幼”。周幽王一开始是立姬宜臼为太子,出于某些原因(历史中没有记载),周幽王废了太子姬宜臼和王后申后,转而立了姬伯服为太子,褒姒为王后。

    这样一搞,周王朝的权力中枢肯定要重新洗牌,有些人就会丢掉权力,比如申后的父亲申侯,还有其他一些诸侯也不是很接受这个事实,于是面临被清洗的申侯,就跑去犬戎那边,以答应犬戎洗劫镐京为条件,拉拢犬戎为盟友。

    面对巨大的财富,犬戎自然是卖力干活,申侯带着这些盟友攻破镐京,洗劫一空,同时把周幽王和姬伯服给杀了。经过这么一闹腾,姬宜臼和申侯在镐京国人心中的形象自然就崩塌了,再者犬戎也可能随时再来抢劫,那就离开这里吧,他们于是就和支持者们迁都洛邑。

    而支持废长立幼的奸臣虢石父之子虢公翰,则在河北拥立周平王的弟弟为周携王,搞出了一个“二王并立”的局面,还保持了二十年之久。周携王最后让晋国打着周平王的旗号给灭了,但是所获土地晋国却没有归还周平王。至于西周的故土,则被周平王以空头支票的形式给了秦国,于是秦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周王室经过这一通内讧,实力大大减弱,即便是岐以东的土地给周平王,他也不敢要了,毕竟在迁都这件事上,秦国、郑国、晋国这都是出过力的诸侯,其中郑国出力最多,周王室也多受制于郑国。期间周平王不是不想再雄起,奈何周王室的基本面都丢了,失去了镐京国人的支持,真的是实力不济。

    周平王死后,周桓王和郑庄公闹翻,出兵讨伐郑国,结果在有陈、蔡、卫三国助阵的情况下,面对当时兵力并不强大的郑国,周王室还打了败仗,可见此时的周王室之虚弱。此战让周王室颜面扫地,最后的遮羞布被揭下。

    可见,一个政权,无论曾经多么的辉煌强盛,离开了自己的基本面,结局都是落地的凤凰不如鸡。

    单字解释: 东 周 为 什 么 无 法 复 兴 ? 详 解 东 周 不 能 复 兴 的 原 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