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赵云如此能征善战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还让马谡去守街亭

    2024.03.05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北伐,为什么要让马谡守街亭,而不是能征善战的赵云?

    中国历史上不乏乱世,不过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三国。演义捧红了这个时期。今天小编便是要带大家来评一评三国中被写成神人的诸葛亮。在初次北伐,为何他不派能征善战的赵云而是派马谡守街亭呢?其实他背后另有私心。

    演义和正史还是具有差别的,比如说诸葛亮招东风以及最初此人被三顾请出茅庐的桥段,大多是虚构而成。不过,正史中的诸葛亮也是不失为一位能臣,但是他任马谡的作为一直为人所疑惑。

    诸葛亮虽然只是个军师,但是他在整个蜀国的影响力都很大,甚至就算此人谋反也不会遭到多少抵抗。所以他任命经验不足的马谡虽然被众人反对,却依旧是被坚持执行了下来。但比起此人,赵云的确是要合适的多。

    首先单单是赵云万军中救阿斗的功勋便足以证明此人能力,更不用说赵云紧随刘备这么多年在战场上经历的实战和打下的人脉,所以赵云上阵无疑是众人大快人心,就算战败也不会有人怪罪诸葛亮什么。

    所以,在小编看来,诸葛亮坚持委任马谡其实背后另有深意,因此他才会做出这样的奇怪之举。

    首先第一点原因是诸葛亮想要借此机会为马谡立下威信,等于说是给自己看中的人才一次积累战功的机会,现代也是这样,领导看中一个人,不可能直接晋升,就算是蜀国这样的一言堂,诸葛亮也不可能直接提拔马谡。

    所以这次战事是诸葛亮为马谡安排的跳板,虽然刘备早就已经说过此人不堪大用,但是为何刘备会特意关照此人,可见诸葛亮早就已经透露过想要将此人作为自己继承人的打算,而不堪大用就是刘备的回应。

    如今刘备已死,诸葛亮便将立接任人提上日程,如果这次马谡能够守住街亭,他接下来的政治路诸葛亮会帮着一步步铺好,甚至最后接替诸葛亮的位置。

    第二点原因却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赵云此时并不空闲,诸葛亮进攻魏国定下的谋略可不是直接进攻,而是以疑兵吸引敌方,诸葛亮放出风声要从斜谷道进军。曹魏果真信了他的鬼话,排除曹真在此处迎敌。

    虽然这是疑兵,可诸葛亮不可能真的一兵不派,直捣黄龙,因为如果此处魏国兵马得知被骗了,既然已经赶不回去,干脆猛烈进攻,给蜀国来背后夹击。所以,守卫此处一样很重要。赵云便被派以重任守住此地。

    曹真可不是什么平庸之辈,所以诸葛亮了解换任何一个人都看不住此地,蜀国更重要的不是进攻,而是先保住自己的这分地。赵云被给予这样的重任,自然不可能离开守街亭了。所以,赵云不在的蜀国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将。

    第三点原因却也是诸葛亮高估了马谡。在诸葛亮看来,守住此地并不是难事,因为他的任务并不是将此处长期守下去,而是单单守几天罢了。只要多坚持几天,马谡就可以全身而退。由于任务简单,诸葛亮根本没有想到马谡会败。

    只不过,刘备看人还是准的很,马谡果真是没有大才,只是嘴强王者罢了,诸葛亮虽然是忠诚,却也有不听劝告揽权的嫌疑,所以刘备一死,无人可约束住他,后期的蜀国再也不见早期人才充斥的盛况。

    除了赵云之外,当时蜀国还有魏延处于空当,但是诸葛亮却认为对方有反心,置之不用,最后将北伐中唯一一次可能大胜的战役弄黄了。那么,在大家看来,倘若派魏延卫敌,结局又当如何呢?

    单字解释: 赵 云 如 此 能 征 善 战 诸 葛 亮 北 伐 为 什 么 还 让 马 谡 去 守 街 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