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魏延偷袭子午谷只要几千人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同意

    2024.02.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对诸葛亮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为什么不让魏延偷袭子午谷?

    三国故事精彩纷呈,受到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绝大部分人都是心向刘备的,尤其是后期诸葛亮的做法,可以说是超越了时代,体现了诸葛亮忠义和智慧,可以说是中国人完美人格的体现。

    就算是现在曹操的风评好了很多,但这依然不阻碍对诸葛亮的喜欢,看到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心里总是莫名的心塞,玩各种三国游戏,心里总是憋着一口气,要完成诸葛亮没有完成的事业。

    因为心中充满了遗憾,所以三国迷们,一直都在反复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不接受魏延的建议,偷袭子午谷,还有就是,不断有人从各个角度,分析偷袭子午谷胜算到底有多大。

    这方面的分析已经很多了,很多人也说了诸葛亮早就看透了魏延等等,但是所有的分析,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诸葛亮的身份,这一点才是整件事的核心要素。

    诸葛亮什么身份?

    我们看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很容易在潜意识里,把诸葛亮认为是统领的元帅,但诸葛亮不是元帅,更不是将军,魏延姜维才是将军,诸葛亮更不是军师,这个时候的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全面主持蜀汉工作的实际统治者。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蜀汉的地理位置,明明就是易守难攻的,做防守才是最好的军事策略,这一点难道诸葛亮不懂吗。

    有人说,北伐是为了以进攻代替防守了,这就更是站不住脚了,明明防守更容易,你空耗国力主动挑衅比你实力强的对手,军事上没有意义呀。

    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从来都不是完全站在军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诸葛亮的维度要更高一些,他的高度是政治,是道义。

    诸葛亮为什么北伐,目的是为了维护蜀汉政权的正统性,告诉所有人,恢复中原是蜀汉的目标,他们从来都不是偏安一隅的政权。

    正是出于这种目的,诸葛亮才要北伐,明了解是失败的概率大,但依然要这么做,为什么就是占领道德上的制高点,不让蜀汉沦为割据政权。

    很多人讨论关于子午谷的问题,都喜欢站在纯军事的角度,但这事儿还有另一个角度,那就是诸葛亮为了表示自己的正统性,是绝对不会同意魏延高偷袭的。

    因为古代的观念是,天子有征无战,意思就是,我作为天子,是去讨伐你,既然是讨伐,就要光明正大地去,绝对不能搞偷袭,这是诸葛亮维护自己合法性的重要步骤。

    既然蜀汉是讨伐逆贼,那就不能偷偷摸摸搞偷袭,那叫战,只有我比你高一级,这叫征伐,正是因为我比你高一级,所以断然不能采取偷袭的模式。

    蜀汉很少人有诸葛亮的高度,魏延就更不能理解,事实上从后面的事情完全可以看出来,蜀国从军事上,的确更符合防守。

    诸葛亮死后,蜀汉又存在了几十年,但代价是缺失了正统,而正统缺失的后果,就是敌人来的时候,没打就投降了,因为连自己人都认为蜀汉是个偏安政权了。

    诸葛亮是个伟大的政治家,当然也是卓越的军事人才,他作为蜀汉的丞相,考虑的问题,并不单纯是军事,所以讨论子午谷实际成功的概率有多大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诸葛亮是不会同意那么做的。

    单字解释: 魏 延 偷 袭 子 午 谷 只 要 几 千 人 诸 葛 亮 为 什 么 没 有 同 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