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诸葛亮:君子一诺千金,终生不改

    2023.12.24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做人一定要说话有效,绝不能轻易改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否则你说一千句真话也等于全是瞎话。有很多人不注意这一点,因此等于自己抽自己的耳光。

    强者谋事的手段

    轻诺寡信者内心没有坚持,不会有成就。成功偏爱执着者。诸葛亮在三顾茅庐时就答应刘备要一起干事业,在刘备临死托孤时又答应继续完成天下大事。他信守了自己的诺言,来去明白。执着者活着并不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为人处事相当轻松。

    诸葛亮指挥蜀汉大军在汉中打败曹操后不久,刘备在群臣的拥戴下,进位汉中王。凡事太顺必有亏损,再过不久关羽大意失荆州,被孙权军队生擒。孙权问关羽肯降否?关羽大怒,厉声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孙权于是杀关羽,把关羽首级用木匣装好献给了曹操。曹操自从见了关羽的首级后,日渐不爽,病倒在床,不久就死了。曹操死后,曹丕加紧篡位,逼退汉献帝,正式南面为帝,刘备也随即称帝于成都,中国出现南北二帝对峙的局面。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领大军来攻东吴,不料被陆逊所阻,未能成功,病死在了白帝城永安宫,临死将蜀汉江山与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答应了刘备要尽忠辅佐少主。就为了这句诺言,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带领群臣奋发图强,大治蜀中,练兵积粮,以图报国。数载之后,刘禅已长大成人,渐能处理政事。诸葛亮为了向南发展,领兵讨伐南蛮,七擒孟获,平定了夷地。然后七出祁山,九伐中原,每次总是节节逼近曹丕老巢,胜利在望。不幸后主刘禅轻信小人,每次在诸葛亮差不多就要胜利时后院起火,将诸葛亮招回。诸葛亮每次都功亏一篑,积劳成疾,渐感身体虚弱。不久曹丕起用魏国元老司马懿对抗诸葛亮,仍然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诸葛亮终因操劳过度,病死在了战场上。

    诸葛亮启示录

    ○人要明明白白地来,明明白白地去

    诸葛亮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建功立业,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刘备三顾茅庐将他恭请出山,为他提供了实现抱负的最大空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同样地,没有刘备也没有诸葛亮。

    刘备在临死时,把自己的儿子与整个蜀汉江山都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为什么他毫不犹豫?因为他不能犹豫。一旦犹豫就说明他对刘备有所不忠,而对刘备不忠就是对自己的事业不忠。诸葛亮并不是简单地忠于刘备,而是忠于他们共同的事业。什么事业?创造新世界。

    有的人轻诺寡信,这种人内心没有坚持,将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有的人一诺千金,终生不改,这种人内心有坚定的信念,成功属于他们。

    人要明明白白地来——我来这个世界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什么是我想要的?

    人要明明白白地去——我是否对得起自己?我都做了什么?我还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

    如果以上六个问题在临终时能清楚地回答自己,那么这个人是高尚的、智慧的,他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枉为人一场。

    如果回答不上,那基本上白活了。

    诸葛亮一生来得明白,走得明白,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事业尽了全力,并且做得非常好。这才是人样,值得我们学习。

    而其不凡的智慧,将继续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单字解释: 诸 葛 亮 君 子 一 诺 千 金 终 生 不 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