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蜀汉大臣表示不支持北伐,诸葛亮的儿子竟带头反对,姜维北伐到底做错了什么?

    2024.02.27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一直都想要经战争手段从而消灭曹魏,从公元228年的时候开始,直到诸葛亮去世,在这6年时间里,诸葛亮曾6次进攻了曹魏,但却没能取得什么大的战果,而诸葛亮本人也在最后一次的北伐中离世了。

    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和曹魏进入了长达二十年的相对和平时期。这期间蜀汉的掌权者分别是蒋琬和费祎,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两个人都不赞成大规模的进攻曹魏。

    曹魏的曹爽曾经进攻蜀汉,最后以失败告终,蜀汉方面除了姜维经常带领少量军队骚扰曹魏之外,两国之间没有发生大的冲突。

    到了费祎被刺杀之后,姜维终于有了独立掌权的机会,这时候姜维已经准备了二十年的时间。在费祎活着的时候,姜维带兵的数量都被控制在一万人以内,现在费祎一死,蜀汉的军队就随便姜维调动了。

    费祎刚刚去世没有两个月,姜维就带领着几万大军进攻到了曹魏的土地上。姜维挑起战争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在随后的几年里面,每一年姜维都会带领军队去进攻曹魏。

    这一打就是五年的时间,从公元253年到公元257年,姜维没有一年闲着的。曹魏方面被蜀汉打的应接不暇,损失的军队多达几万人,蜀汉方面也差不多。

    这时候朝廷里面反对姜维的声音越来越多,就连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带头反对姜维。诸葛瞻在朝廷里面拉拢了几个三流武将,想要废掉姜维取而代之。

    不过诸葛瞻连父亲的十分之一的本事都没有,根本不是诸葛亮的继承人姜维的对手。这时候朝廷里面分为多股势力,这些势力除了姜维自己之外,其他人都反对姜维。姜维承受不住压力,不敢再继续带兵北伐了,只能在朝廷里面老老实实做了5年官。

    这些人反对姜维倒也不无理由,费祎在世的时候说过:我们的能力远不如诸葛亮,现在能够保住这点江山就已经是幸运了,不要想着继续征战了。

    而且蜀汉的硬实力也不允许征战,蜀汉只有94万人口,男女各算一半,男丁只有47万左右,其中能够参军的不超过20万,况且蜀汉也没有这么多粮食养兵,正常情况下常备军在10万左右。这些军队守土尚且需要屯田才能够养活,一旦出征就不能屯田,需要的就是粮食和钱粮,对于蜀汉的国库压力非常大。

    而且姜维每次出征的军队数量这么多,蜀汉需要不停地给姜维运送粮食才行,需要的补给线也比较长,这样老百姓也要跟着忙活,土地生产也就荒废了。

    诸葛亮当时能够出征,是因为诸葛亮治理经济的手段比较厉害,国内储备了足够的粮食,这样诸葛亮打上两年还要歇歇才行。

    姜维无休无止的征战,自己还丝毫不管经济上的事情,其他官员都为了给他筹集粮草忙碌,把本来经济就已经快崩溃的蜀汉,耗得更加衰败,也难怪蜀汉的大臣们都会反对姜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虽然知道这是父亲的政策,可为了蜀汉的生存,还是没有和姜维站在一起。

    姜维歇了5年之后进行了最后一次北伐,这一次姜维被邓艾击败,损失惨重回到了国内。战败后姜维没有敢于回朝廷,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屯田自保。

    到了第二年,曹魏经过四十多年的准备,终于对蜀汉进行了压制性的进攻。当曹魏的大军灭亡蜀汉的时候,诸葛瞻战死沙场,临死还念念不忘要除掉姜维。姜维在蜀汉灭亡后被杀,姜维死后,因为几次北伐杀死的曹魏士兵过多,全家都被杀害。

    今天的历史故事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对历史故事感兴趣的话,不妨关注小编,小编将为大家持续更新更多精彩资讯!

    单字解释: 蜀 汉 大 臣 表 示 不 支 持 北 伐 诸 葛 亮 的 儿 子 竟 带 头 反 对 姜 维 北 伐 到 底 做 错 了 什 么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