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刘备对刘巴有五恨:诸葛亮筑巢引凤招降刘巴

    2023.12.29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刘巴,字子初,零陵人,少有才名。荆州牧刘表屡次要聘用他,都被拒绝了。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到了荆州,和刘备对峙,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地方才子,投奔刘备的非常多,唯独刘巴比较另类,舍了刘备却投了曹操。

    刘备对刘巴有五恨,这第一恨就是当荆州人才人人俯首、个个归心的时候,刘巴却舍弃自己,投奔曹操。

    这第二恨是:刘巴不光自己投奔曹操,而且还代表曹操到南方招降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企图抄刘备后路,幸好火烧赤壁,曹操战败北归,刘巴才没有得手。

    这第三恨是:曹操失败以后,刘巴正好在零陵,诸葛亮当时也在零陵,孔明比较大度没有记恨刘巴,而是捐弃前嫌,写信给刘巴希望说服他归顺,结果被刘巴断然拒绝。史书记载:“先主深以为恨。”

    这第四恨是:后来,刘璋迎刘备入川,这个时候刘巴已经成了刘璋手下,他又站出来和刘备作对,说刘备是枭雄,来了就要出问题。等到刘璋派刘备去葭萌关抗击张鲁,刘巴又阻止说:“如果让刘备讨伐张鲁,就是把老虎放到山林里啊。”

    这第五恨是:刘备包围成都,很多人想归顺,刘巴却支持刘璋拼死一战!

    刘备手下恨刘巴的人可不在少数。占领成都以后,刘备生怕手下人要了刘巴的性命,提前在军中下令,“有伤害刘巴性命的,要全家抵命。”后来刘巴终于归降。

    在所有三国人物里边,能这样完全彻底、义无反顾地和刘备对抗到底的人才,恐怕也找不到第二个人了。连刘备自己都很纳闷,想不明白刘巴为什么这样反对自己。

    后来有一件事情让刘备终于找到了原因。有一次,张飞和刘巴套近乎,来见刘巴,刘巴居然大模大样地往那里一坐,根本就不搭理张飞,张飞十分愤怒。

    诸葛亮对刘巴说:“张飞虽然是军人,但是敬慕您刘先生。现在我们主公收合文武,以定大事,团结一心是很重要的。您先生应该别那么清高,也和他们交往交往啊。”

    刘巴却傲慢地说:“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怎么能和这些粗人大兵共语呢?”

    大家注意,在汉代,读书人是很清高的。他们往往瞧不起出身贫寒的普通人,更瞧不起舞枪弄棒没有什么文化的军人。

    从对张飞的态度中,我们看出来了,刘巴之所以这么反对刘备,原因很简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看不上刘备出身卑微,还有就是没有高学历。

    就是这么一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刘巴,诸葛亮却十分推崇他。史书上说,亮曰:“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对于刘巴这样的人该怎么管呢?刘备给了宽容、给了待遇、给了职位,但是刘巴仍然不为所动。

    我们经常听身边的人说,“在一起这么久了,我把心都掏给他了,他怎么就不感动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了解一个人就是了解他的需求,感动一个人就是满足他的需求。了解需求,满足需求,这个人自然就会死心塌地跟你在一起。

    管理智慧箴言

    了解一个人就是了解他的需求,感动一个人就是满足他的需求。

    那么像刘巴这种清高的人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可以从一个典故中看到奥妙。

    《庄子·秋水篇》记载了一个典故,说惠子相梁,就是说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了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对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它,怕它抢食,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学那个猫头鹰,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惠子听后很惭愧。

    在这个典故当中,庄子就是清高才子的典型代表,他把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看得和腐败恶心的臭肉一样,根本不屑一顾。他需要的是梧桐树,是竹子的果实和清甜的泉水。

    什么是梧桐树?就是有意义的职位和崇高的事业;什么是竹子的果实和清甜的泉水?就是清廉、恬淡而充实的生活。

    刘巴也是这种人,他需要的不是感情,不是职务。刘巴这种才华横溢、清高自持的人才,最需要的是一份能充分发挥才能,让他感到有意义的事业,这个叫做筑巢引凤,即用一份有意义的事业留住人才。

    诸葛亮对刘巴这种人才的基本策略就是:“抬起来,不打扰。”首先把他放到自己最擅长的岗位上去,充分发挥,放手使用。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巴在蜀汉政权里先担任了尚书,后来在法正去世后,又担任了尚书令的高官,主要负责政府工作。那有人就说了,刘巴以前和我们那么作对,万一给了他职务,他乘机造反搞阴谋怎么办?其实刘巴这样的人,不是阴谋小人,有问题也会爆发在当面,所以根本不必担心他搞小动作。你越信任他、尊重他,他越不会做出格的事情。而且,一旦把老百姓的事情交给他,他就算辜负领导,也绝不会辜负事业、辜负老百姓的。

    其二,就是让刘巴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三国志》上说:“先主称尊号,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就是说蜀汉立国,相关的重要文件全是刘巴写的。一开始,我们都以为蜀汉立国,是诸葛亮一手操持的,孔明文笔又那么好,肯定重要文件都是孔明先生自己写的,其实根本不是。

    为什么让刘巴写呢?让刘巴写有三个好处:

    一是吸引人才,刘巴是清高的大才子,由他来写,可以吸引更多平时吸引不来的人才,加入蜀汉事业。

    二是显示胸怀,连刘巴这么死硬的对手,最后都为蜀汉写立国文书了,你看看,我们的事业是多么有号召力啊!

    三是增加投入,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刘巴,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就能提升他对我们事业的认同,他以后会更加努力地工作。

    刘巴这样的干部,还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就是不喜欢平时你来我往的应酬。

    今天,很多人都喜欢下班以后大家在一起聚一聚,吃饭啦,喝茶啦,结伴自驾游啦,或者小饮几杯,或者去高歌一曲,这样一来,生活丰富多彩了,彼此的感情也融洽了。

    但是,像刘巴这样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应酬。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生活方式。作为领导,要理解和尊重他们,不可以强求。

    这一点,孙权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三国志》裴注记载,曾经有一次,张昭和孙权议论刘巴,张昭说刘巴这个人太傲气,看不上别人,连张飞这样的大人物都敢怠慢,太过分了一些。

    孙权却说:“要是让刘巴结交俗人,取悦领导,他还能被称为高士吗?”可以说,孙权说到点子上了。

    狼行成群,虎行落单。凤凰的巢穴就是要高一些,不和其他的鸟混杂。高人,往往也是人际关系比较淡薄的人。我们切不可一味强求,更不能以他不爱参加应酬为依据,就评价他为人处世有问题。

    诸葛亮准确地抓住了庞统、刘巴这样的特殊人才的特殊心理,为刘备争取到了宝贵的人才资源。

    刘备要进兵西川,新的问题就产生了:西川道路崎岖,山川险要,而且没有敌人的兵力分布图,怎么办?进川之前,最需要的就是一张详细的西川地形图。人要走运的时候,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就在刘备和诸葛亮、庞统等人开始惦记西川的时候。地图自己送上门来了。

    有人说了,地图又没有长腿,它是怎么自己送上门的呢?这就引出了诸葛亮的第四个人才策略,叫做躬身接水。

    单字解释: 刘 备 对 刘 巴 有 五 恨 诸 葛 亮 筑 巢 引 凤 招 降 刘 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